回信望愛

談教會福音工作與細胞小組的推行
 
台灣信義會板橋福音堂主任牧師張復民牧師
  近幾年來,細胞小組的聚會方式,因著部分教會推展成功、基督徒人數明顯加 增,細胞小組的推展在台灣基督教界逐漸成為主流,幾乎每個宗派都開始認真討論 是否要將教會轉型為細胞小組聚會方式。

  信望愛企畫本次專題,為您專訪台灣信義會板橋福音堂的主任牧師張復民牧師 ;板橋福音堂自從一九九四年開始推動細胞小組聚會,至今教會穩定聚會人數大約 是未推行小組化之前的三倍左右,近兩年來板橋福音堂更將細胞小組聚會方式與延 伸出的團隊事奉精神,與台灣兩百多個教會分享過,尤其是台灣較為偏遠弱小的鄉 村教會,亦是板橋福音堂服事的重點。

  細胞小組聚會方式真的是台灣福音工作的希望?聚會方式的改變難道就是教會 增長的唯一秘訣?以下是本次對話的紀錄,希望這些資料幫助有心拓展福音的弟兄 姊妹一個好的參考資料。



信望愛:
  請問張復民牧師您在板橋福音堂牧會幾年了?

張復民牧師:
  我在板橋福音堂進入第十六年,之前兩年我是神學生,那時教會沒有全職傳道 同工,所以有點像兼職牧會,禮拜六禮拜天要投入所有事奉,身份上既是神學生也 是傳道人,若把時間全加起來,我在板橋福音堂牧會應該超過十八年了。

 
信望愛:
  您當初為什麼要決定要做細胞小組呢?

張復民牧師:
  因為在傳統教會服事很久,雖然不是說都沒果效,但是教會瓶頸真的存在很久 了,我們常覺得大問題是「產生同工」發生瓶頸,團契找不到輔導,教會找人做長 老、做執事,很多人都很怕,因為責任太重、生活太忙,就不願意接責任重的服事 ,連成人主日學老師也有這種瓶頸。

  很明顯的,教會培養人才的管道塞住了,所以當我們了解細胞小組聚會方式時 ,我們覺得細胞小組的好處是人才培育方式是比較暢通的,可以解決教會發展的瓶 頸。

  經過同工們差不多八、九個月的尋求,並且花時間學習、分享、討論、禱告, 經過八、九個月後我們才決定要用細胞小組的聚會方式,做為更新教會現階段發展 的瓶頸。

 
信望愛:
  這幾年來板橋福音堂的人數成長很快,您覺得最感恩的事情是什麼?

張復民牧師:
  你說教會人數成長很快,我並不覺得,從我的角度來看,人數成長的時間還是 很漫長的,我倒是覺得人數成長的時間可以再快點,因為同胞百姓不信主的比例這 麼高,我覺得應該更多動工,希望基督徒人數的成長比過去再快一些,這是我自己 的禱告啦!

  我很感恩的是: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很多部分是神親自帶領我們;無論向新 加坡教會學習也好、向其他教會學習也好,到頭來,很多東西還是要自己去克服, 別人的經驗並非全然適用的。

  只是我很清楚,神總在我們軟弱需要時教導帶領我們;聖靈對教會有很多帶領 ,聖靈會為教會帶來新的挑戰與新的引領,教會就可以突破不同階段的困難,這是 我覺得最感恩的事情。

  另外,我覺得板橋福音堂的同工都有配合的心,尤其是當遭遇困難時,大家就 一起尋求,而不會發生同工指責牧師不好、牧師是罪魁禍首的事情,板橋福音堂的 同工會以支持、鼓勵和包容的態度來配合教會的工作,這也是我覺得最感恩的事情。

  畢竟,當教會遇到困難,或者同工很辛苦時,如果負面的聲音過多,我想大家 都感到很挫折的;如果負面的聲音少,鼓勵和安慰的聲音較多,這樣的話,我就走 得沒那麼辛苦。

 
信望愛:
  並不是所有人都接納細胞小組型態的聚會方式,甚至有人認為教會以增長為目 標是很危險的,有人批評教會採用細胞小組,好像在作業績,張牧師您的看法是什 麼?

張復民牧師:
  做不做業績可用兩個因素來評估,第一是「動機」、第二是「態度」。

  你的動機是為自己好、為自己成功、自己有什麼好處,這就是做業績;但是我 們鼓勵弟兄姊妹或小組長要走向成長時,我們的重點,是「愛」、是全人的關懷, 而不是為了要讓組員成為我們成長的工具;我們關懷這個人、照顧這個人,向他傳 福音,這才是我們的目的。

  表現愛心、照顧羊群、鼓勵基督徒與慕道友,這才是教會福音工作真正的目的 ,教會人數有所成長是後來的現象,所以成長不應該是我們的目標,「愛」才是我 們真正的動機跟目標。

  所以細胞小組如果不是以「愛」為出發點,而是以「利己」出發點;以「愛」 為原則,我想這就可以清楚地分別出來真正的動機;教會福音工作的動機不是自利 ,而是利人、是對人好;我們所關懷的,不管是不信主或小組裡的人,我們是為他 好、是成全他、是幫助他、是牧養他、餵養他、照顧他,我想這時就不會造成所謂 業績的問題。

  第二是「態度」,在過程中我們是不是很功利?這是我們要反省的。例如你是 很好的同工,你是帶很多人參與小組的同工,我們就喜歡你;若你是比較軟弱的、 你是不太會傳福音的,我們就否定你,或者是冷落你,這些都不對!這就是「態度 」。

  軟弱的羊、需要被尋回的,我們是不是肯付代價、一樣努力關心,而不是只關 心「很會帶領人的同工」,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

  在我們的教導裡,以及整個傳道同工團隊中,我們一直很努力、很小心,我們 不該是「服事自己」和「服事肉體」;在態度上,我該把每隻羊都當作自己的小羊 ,按著他們的恩賜來成全他們。

  這樣的話,我想就不會有人埋怨:「你好勢力、你好現實,我賺不了錢、我賺 不了人,就變成不重要的。」,我們對軟弱的羊、需要照顧的、付代價的,我們的 同工真是努力做榜樣去照顧他們。

  這種成長,是「質」的成長,而不只是「量」,我覺得「質」的成長比「量」 的成長更重要!我們期望「質」的成長,聚會人數的「量」才是後來的結果;如果 「質」改進了,「愛」的深度就會增加,我想這才是教會努力的方向。

  有神的愛就有人的愛,讓教會朝向有「愛」的方向,讓羊群的小組得到全備造 就,教會人數就能自然成長,我的看法是這樣子。

 
信望愛:
  以板橋福音堂的地理位置來看,福音堂位在人口稠密、民眾文化較複雜、藍領 階級較多的台北縣地區,您覺得福音堂未來方向跟現在是否會不一樣?在這種較為 複雜的環境從事福音工作,您覺得教會小組化的異象會有所改變嗎?或者會持續一 直下去?

張復民牧師:
  我想大的方向、異象沒什麼變化,只是我們一直在尋求植堂的事情;早期聚會 人數差不多兩百人時,我們就曾植堂過,不過後來發現當時教會狀況並不成熟,好 像母親懷孕,時間未到就把小孩生下來,養的很辛苦。

  所以教會後來的策略就有調整,我們現在先建立中央型的教會,希望藉著它的 成長,讓教會的「質」更成熟,等到人數的「量」較多時,再尋求成熟的植堂策略 、或者開拓策略。

  之前的植堂狀況並不理想,原因是我們自己沒有真正植堂跟建立教會的策略, 我們希望有了完整策略後,「再生小孩」、再提出植堂計畫,我覺得這種方式比較 負責任,而且這樣的話不會難產,植出去的教會也不會發育不良。

  一旦植堂後,我們會評估新的環境,以之前植堂的中和真光堂為例,我們就會 評估真光堂大概是社區型教會,教會內的外省文化可能多於本省文化,我們就會尊 重這個地區的特色;或者,假設神帶領我們到永和地區開拓,我們就要按照永和地 區的特色去發展。

  教會可能是社區性或都市性(也就是位在重要公路幹道上),這要看將來植堂 方向是什麼?我想板橋福音堂將來應該是基地、母教會,它可以產生很多子教會在 大地區、或者台灣各地、或者海外,都可以建立教會;母會就變成能差派同工、宣 教士的教會。

 
信望愛:
  外界對板橋福音堂的了解是「板橋福音堂有很強的團隊」,我們曾訪問福音堂 同工談團隊事奉的關鍵,是在於您有帶同工的恩賜。

  許多人都有相同的感覺,認為帶人、帶同工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您覺得這是您 的恩賜還是努力?對於傳道人或奉獻做福音工作的人,您建議應該如何帶同工?如 何才能培養一個強大的團隊?或許這個問題對福音工作的發展是重要關鍵。

張復民牧師:
  「擔任領導」是很難的事,我羨慕許多強而有力的領導者,可是我不一定學得 來這些人的強勢;例如鄺建雄牧師,他的能力真的很強!各方面都很有恩賜,但要 把我變成他,基本上就不容易;例如鄺建雄牧師有講道恩賜,我大概就不能學他那 種講法,方法可以一樣,但是我想我比不上他。

  我覺得每一個福音工作的領導者,需要在神面前,好好尋求神賜給自己的恩賜 以及自己的領導模式應該是什麼?

  我感覺神給我一個恩典,就是我很多東西都不強,例如我的音樂敬拜恩賜不強 ,缺點是「不內行」,優點就變成「我可以發掘很多人」,同工只要有一點恩賜, 他就會比我好,他比我有恩賜時我就會盡量尊重他。所以神給我一個恩典,就是「 我很多方面都不強」;我不強,就可以用比我強、比我有恩賜的人。

  像我們教會裡,電腦技能人人都比我強;帶領敬拜,所有同工裡,十個有九個 比我懂得敬拜……這些本來都是我的劣勢,因為我不會領敬拜、我也不懂電腦,可 是我覺得當神給某個同工某項恩賜時,我就盡量給他機會發揮。

  再來是,雖然我覺得我有講道恩賜,但我並不會「強」到所有人都比不過我、 會講不下去,所以當我們安排其他同工講道時,他們也敢上台講道;因為牧師沒有 強到,跟同工之間好像一百分跟五十分的差別,也許我講道有八十分水準,他們講 道也可以達到七十幾分的水平,有的人甚至講道講得比我好。

  這樣有個好處:同工不會覺得他樣樣都不行,他總有一、兩樣專長可以參與、 可以貢獻的。這或許就是我的領袖型態,我讓這些有各種不同恩賜的人可以得到發 揮,這也是神給我的恩典。

 
信望愛:
  所以您的方法是:發掘同工,然後找到他們的恩賜跟長處,給予他們管道,使 他們有發揮之處,這是您帶領同工的方式嗎?

張復民牧師:
  我也學一個功課,就是「尊重」,每個傳道同工都處在不同階段的人生之中, 有的人剛起步、有的人做了十年、有的人做了五年,當然有時也會有人剛好處在不 理想的狀況中;然而不管他的狀況如何,我尊重他的職分,不能因為我是主任牧師 ,我就小看這些傳道,我認為大家都是神的僕人。

  我的第二個功課就是「學習」。前面我談到我會發掘不同人的長處,讓人家有 發揮空間;再來是不管他在什麼階段,尊重他的恩賜,也尊重他在神面前這個階段 的人生跟學習。即使他是我的學生,他好像起步沒幾年,但我會學習尊重他、學習 不用高高在上的態度來對待人,不讓自己對人說出「你什麼都不懂」這種話,我覺 得這是我該學習的。

  當然有時我也會有老闆心態,會覺得說:「唉呀!怎麼搞的老教不會?」,但 總是要學習,學習尊重每個人處在不同階段,尊重他是神的僕人,這是我學的第二 個功課。

 
信望愛:
  一般人對牧師的刻板形象,不外乎是「關心人、幫助人解決問題、容易與人親 近、口出安慰的話,易於走入人群」等等;可是我們發現您有另外一個形象,就是 您似乎有經營者的形象,能快速反應教會變化跟社會需要隨時做調整;外界對細胞 小組的推動者,有人會扣上「增長等於做業績」的帽子,所以有人會以為推動細胞 小組的牧者,就像是企業經營者,您覺得這種形象是好是壞?

張復民牧師:
  我想我的角色是逐漸轉型的,形象也逐漸改變。例如,當聚會人數一百多人時 ,我清楚了解每個會友跟每個家庭發生的事:小孩讀幾年級?讀什麼學校?家庭的 困難是什麼?某某會友有沒有交到女朋友等等……我可能都很清楚,那是我牧會的 第一階段,當時我是「牧者型」的。

  可是聚會人數成長至兩三百人以後,我發現我必須改變自己,讓自己成為「管 理型」的領導者;我必須承認,很多事情我無法「事必親恭」,我必須成全同工, 全職、帶職的同工,讓同工們發揮,我不可能自己直接牧養全部會友、處理所有事 情。所以漸漸地我把牧養工作重心,放在同工造就、同工訓練,以及成全同工上, 漸漸脫離直接照顧會友的角色。

  以前婚禮喪禮,我幾乎從頭包到尾,因我是唯一的全職傳道,會友的婚喪喜慶 ,我有責任全部照顧好;這五、六年來,我漸漸地把這些工作分給其他同工幫忙, 在教會事工和人數逐漸變化時,我也要調整我的角色,我相信如果神祝福我們,將 來聚會人數繼續加增,教會全職同工變成一百人,我大概就只能照顧這一百人,好 支持成全他們去照顧所有的會友。

  現在板橋福音堂有二十個左右的全職同工,再加上宣教士與工讀生,我要好好 照顧這二十幾個人已經不容易了!如果神祝福教會,讓聚會人數更多,全職同工增 長到五、六十人,甚至七、八十人,我想讓我一個人照顧這麼多人,要顧得深、顧 得好,就已經很困難了。

  所以如果教會繼續成長,我很可能不只要作「管理者」,更要成為「領導者」 ,我必須有心理準備,接納神可能會讓我邁向這種階段,這是我要去面對跟調整的 ;如果我不調整,教會就會產生瓶頸,因為我「事必親恭」,教會聚會人數可能就 無法突破兩百人,如果我轉型去「管理」教會,教會人數或許就會往上成長,這是 我自己的領受。

 
信望愛:
  兩千年福音運動夏忠堅牧師曾在一篇文字中提到,如果傳道人把教會當成事業 經營的話,經常評估績效,好像在經營事業一樣,教會可以獲得更新與成長;您覺 得台灣的教會傳道人,是否要採用經營管理的方式來牧會,您覺得這對教會比較好 嗎?

張復民牧師:
  我個人沒有「管理經營」的學養與背景,基本上我認為教會是個「家」,我們 都在神的家裡盡忠,我強調的是「盡忠」,所以我不會把表現不好的人 fire 掉, 我不認為我可以 fire 任何人。因為他在神的家裡盡忠,如果他沒盡忠,我的責任 是去鼓勵他、了解他,搞清楚為什麼他沒有辦法盡責;萬一原因是他出了大狀況, 我幫不了忙,我覺得應該讓一些其他同工知道,大家一起幫助他,而不是說他表現 不好就趕他走路。

  我覺得「家」就是「每個人都有權利留在這裡,有權利留在這裡成長」,「家 」不能因為哪個小孩不乖就趕出去;尤其是神的家,我們更不該趕傳道人或幹事離 開,如果他不好,可以鼓勵他,他不好可以幫助他,讓他變得好一點。把人趕走, 在我的思想裡頭,我覺得是不對的。

  所以到目前為止,教會裡有少數同工因為婚姻、生小孩等因素離職的,但沒有 被教會 fire 掉的,我們不 fire 人;反過來說,在我們接納一個人進來同工前就 會很小心,我們會評估他的恩賜、各方面表現,當我們一旦接納他之後,我們就不 會有開除人的念頭;我覺得,他不好是我的錯,他如果沒辦法發揮,或者他有些不 理想的地方、或者生命不好,這都是我該努力的,而不是說我就把他趕出去,不能!

  神的家可以有一點點提醒,或者一點點的小處罰都可能,但是不可以趕人出去 ,所以到現在神憐憫我們的教會,我們把這裡當「家」,每一個人都有責任,而且 可以在家裡面成長,我想這是我對自己的原則。

  教會的用人原則跟一般企業的用人文化不太相同,畢竟教會不是營利單位,不 能以人的表現來裁量去留;當然某些企業也是很有人情味的,有些企業不會用預算 跟錢來決定你要不要留在這裡。十幾年來,我們沒有趕過人、沒有趕過表現不好的 人。

  當然,如果是道德問題就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他明顯違反聖經原則,我們就只 有按著聖經的程序去做,但是神憐憫我們,沒有遇到這種狀況,特別是在全職同工 之中,我們沒有這些不悔改的事情。

 
信望愛:
  長久以來總有許多人呼籲,台灣基督徒人數一直無法增長,台灣福音工作似乎 很困難;台灣的福音工作已經進行了一百三十五年,相對於韓國的宣教史也是一百 多年,您覺得為什麼台灣教會會一直這麼弱小?最大的原因是什麼?如果台灣的基 督徒人數要增長,台灣的屬靈環境更好,您覺得台灣的基督徒與傳道人應該怎麼努 力?

張復民牧師: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承認我真的不曉得答案。

  神會用領袖來改變社會、改變時代,好像士師時代非常混亂、沒有異象、民就 放肆;但一旦神興起一個領袖,他就可以改變整個時代。我看到世世代代來,神改 變社會環境的方式是興起領袖,例如神在韓國興起一個趙鏞基,光在漢城一地的工 作就可以影響到近百萬人,間接的影響力更大。所以我求神打發真正的僕人起來領 導教會、帶領教會,這是我自己的禱告。

  現在台灣比較明顯的復興似乎是台北靈糧堂跟整個靈糧堂系統,因為神用了周 神助牧師這個人;我記得二十幾年前,台北靈糧堂不過是個三四百人的中型教會, 這種中型教會在台灣比比皆是,可是經過二十年,台北靈糧堂變成台灣最大的教會 ,屬靈且充滿活力;我覺得這就是神用了一個人,改變一整個宗派和教會,所以我 會就求神打發很多領袖出來,帶領福音的工作。

  我是一個普通平凡的人,我求神在我能影響的範圍內,或者我的教會內,多多 興起未來領袖在福音工作上;我們也很積極地栽培未來領袖,如果神在我們當中興 起一些未來領袖,也許他就可以成為改變這世代的人,這是我的禱告;我也好好地 栽培我的孩子,希望我的孩子也能成為神所重用的人,不過這要看神怎麼安排,我 不能壓迫任何人。

  我的責任就是好好照顧教會,或許將來有屬靈領袖是從我們教會當中產生,更 多地被神使用,我相信這個世代就可能會被改變;當然有一種領袖是能為眾教會帶 來合一、帶領大家一起合作,我覺得這也是一種領袖型態,就看神怎麼用這人的才 華。

 
信望愛:
  台灣的基督徒普遍的軟弱是「懼怕向人傳福音」、或者面對祭祖問題、社會偏 見等;有些基督徒生命、信仰觀跟神學觀是模糊而被扭曲的,基督徒間對聖經解釋 也不盡相同、或有爭論,台灣基督徒面對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往往不是爭吵就是 退縮;或者,有另外一種狀況是,基督徒對自己教會沒有信心,不知道該不該帶朋 友到教會來?

  這幾年來,台灣某些採用細胞小組聚會方式的教會,傳福音的方式似乎有些改 變,例如不用直接、硬碰硬的方式傳講福音,基督徒可能先與人成為朋友,然後在 適當時機邀人參加小組;許多受邀者參與小組後,覺得參加基督徒聚會蠻好的,就 繼續留在小組中,然後參加教會主日崇拜;如果慕道友覺得教會不錯,喜歡教會, 才願意留下來。

  所以我們自己對小組化教會的觀察是:因為教會的本質不錯,當未信主者來到 教會後,喜歡這個教會,才願意留在這個地方;這是否意味,教會本質要很好,才 有辦法幫助基督徒做福音工作?才能帶領基督徒做更多的事情?不知道張牧師您對 這種教會現象有什麼看法?

張復民牧師:
  我會用「健不健康」來評估基督徒的屬靈生命,而不用「好或不好」;我覺得 一個基督徒的屬靈生命如果是健康的,就比較容易產生福音的感染力;一個教會如 果健康,它就比較有完備的功能。

  聖經強調教會是基督的身體,聖經一直用「身體」來說明教會,如果從身體的 角度,就會有健康的概念。一個健康的身體,應該包含很多功能:生殖功能可以繁 延,成長功能可以長大成熟,還有質跟量的成長。所以我用「健康」,因為「健康 」才能成長,如果一個教會不健康,它自然不成長。

  神對基督的教會並沒有「量」的限制,神的期許是「長成基督的身量」;「質 」的部分,在於教會或基督徒在成長之中,是否擁有足夠的養分源於基督,教會跟 基督徒的生命就可以成長。

  所以我認為教會要健康、基督徒要健康,只要我們擁有健康屬靈生命,我們就 會有基督生命所產生的力量;我比較不喜歡用「信仰」,我覺得信仰好像只是基督 徒來做做禮拜而已,我覺得基督徒最重要的是生命,而不是形式。

  基督徒的屬靈生命是不是健康?最明顯的評估方法,就是在於「愛」的行動表 現上,基督徒的生命表現就是「愛」,一個有愛的基督徒,他的生命品質應該就很 好。

  基督徒應該用健康的屬靈生命感染周遭的人,福音就可以傳的出去,我覺得當 基督徒擁有健康屬靈生命時,就該把福音的感染力傳遞到周圍環境,這樣的話教會 就會成長!健康的教會與健康的基督徒,才能把健康的福音帶給台灣社會,才能散 發基督的愛。

  台灣教會與台灣基督徒一直沒辦法跨出去的原因,其實就跟基督徒的屬靈生命 有很大關係;基督徒的屬靈生命病了,教會病得很厲害,造成福音傳不出去。就像 我們現在推動小組工作,萬一小組生病也會發生這種狀況;如果小組能漸漸地把處 理掉一些問題,小組健康了,它就有活力了!有活力了,慕道友進來小組就會覺得 享受到基督的生命,人進來就會得到造就、人進來就會覺得喜樂,這時候福音就傳 開了;健康的小組,可能半年、一年就增長分裂成兩個小組;不健康的小組,可能 三年也不會增長分裂,這是我的想法。

 
企畫/採訪:徐千祐
文字整理:黃雅萍
板橋福音堂網站:http://www.pglc.org/


 
淺析細胞小組教會      前期文章索引

 
 
徐敏雄專欄     陳韻琳/蘇友瑞專欄     網路話題
陳小小專欄:親子之間     陳小小專欄:生活筆記     陳小小專欄:婆媳之間
華子有話說     網路作家     漫畫與人生     信望愛閱讀     舒旅優行
 

回首頁

版權所有,請尊重著作權。
Copyright©2000 信望愛資訊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