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劳工文学

文 / 何撒娜

    「像这样的景气,今年如果再继续下去,□!怕不人吃人吗?走遍天下,也还找不到一点工作,要不到一碗饭吃。」
    「比十年前那一次的歹景气,还坏了好几倍呢。」

~杨守愚〈一群失业的人〉

    一群农村里的人,不顾家里反对,在农忙期间结伴到都市想寻找工作。结果走了几 天,工作一个都没找到,把从家里带来的盘缠花完了后,开始四处漂泊。想要回家 去,又怕被数落讥讽,只好继续在田野间晃荡。等到肚子饿得受不了,这群人打起 旁边甘薯田的主意,想偷挖几个来烤熟果腹。结果,被田主人发现了,拿著扁担追 打,一群人气喘吁吁地跑远后,这才发现不但甘薯没有偷到,连自己仅有的包袱在 匆忙间都给丢在路上了……。而老天爷也好像故意欺负他们一样,开始簌簌地下起 雨来,越下越有劲,风刮的更大了,天色又是加速度地变黑……。这就是杨守愚这 篇〈一群失业的人〉所描述的故事。

    失业潮、景气不好可不是当代独有的现象,杨守愚这篇〈一群失业的人〉的写作年 代,是1920年代的台湾。所谓的「劳工文学」(或是「工人文学」),照字面来说 ,指的是描写工人生活、劳资问题、劳工的婚姻感情等文化特色的文学创作。文学 家叶石涛先生曾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到,目前台湾大约有三、四百万的劳工,以此推 论,大约有一千多万的劳工家属;在这些庞大的劳工人口中,照理说应该有非常蓬 勃发展的工人文学才对,读者也该很多。但事实正好相反,台湾自从光复以来,真 正大量从事工人文学创作的,至多不会超过五、六位。

    劳工文学在七○年代末以港都高雄为中心开始发展,主要作者有小说家杨青矗、陌上尘,以及加工区诗人李昌宪等人,极力提倡反映港都社会结构的文学。一九八○年代,郑俊清的作品《愤怒的山城劳工》,则是台湾有史以来第一部描写集体工人 抗争的小说,使「工人小说」一变而成为「工运小说」。在这些作品中,影响力最 大的作者,是以写「工厂人小说」闻名的杨青矗,他并获得2003年吴三连文学奖的 肯定。杨青矗本名杨和雄,1940年生于台南县七股乡,十二岁随父母迁居高雄。杨 青矗的父亲是中油高雄炼油厂消防队员,后来不幸殉职,他半工半读完成高职夜间 部学业,以「抚恤遗族」身分进入高雄炼油厂,一直工作了十九年。杨青矗的工人 题材小说站在社会弱势的立场,写出劳苦大众的生活与心声,唤起劳工意识的觉醒 。在劳基法尚未实施之前,他透过小说勾勒出隐藏劳资之间的不平与无奈,因而受 到当局有形与无形的打压,迫使他在1978年以「党外」身分,竞选工人团体立委, 该项选举因台美断交而中止。1979年爆发高雄美丽岛事件,杨青矗与王拓两位作家 也被捕判刑。杨青矗的著作主要有《在室男》、《工厂人》、《工厂女儿圈》、《 厂烟下》等书,一人身兼工人、作家、西服店及出版社老板、社会及政治运动者数 种角色。

    文学可以反映人生浮沉、批判社会现状,甚至能进一步地改变社会。例如在英国文 学发展过程中,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70)和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两 人,一从小说,一从戏剧,介入时代脉动,针砭社会窠臼,也遗留后世诸多扣人心 弦的文学作品,开创写实批判文学路线的新页。而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愤怒的 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1939),作者约翰.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 描述大萧条时期贫苦农民背井离乡的悲惨故事,不但为斯坦贝克赢得了普利兹奖, 并迫使国会立法,资助迁居的农民。这本作品也被列为改变美国的廿本书之一。

    像这类的文学作品,能深刻地描绘社会现状,凸显弱势者的悲哀与困境,因此也才 能在历史中拥有一席无可取代之地。然而,正像叶石涛先生所说的,在台湾劳工与 劳工家属几乎占将近一半的人口,然而,台湾的文学界在此一领域却明显地没有足 够的创作。这反映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呢?在台湾,我们很少听到这一类的反省;在 中国大陆的文学界,则因为社会主义的影响,对于农民与劳工议题较为重视,也有 学者提出「小人时代的文学」此一名词来形容当代的都会文学风潮;在这里,「小 人」主要是指「小资」,即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中产阶级和新兴市民阶级。当代中产 阶级的愿望、生活理想和价值建立在琐碎的「物」、以及对这些「物」的消费和神 往上。这种构成生活意义的意识形态和急剧扩张的消费资本主义有关,文学的内容 也越来越琐碎。

    文评家陈芳明认为,当代构成本土文学的重要内容,不应只有历史悲情而已;在悲 情之外,在特定族群之外,还有更为丰富的想像、情感与经验,注入升华的、多元 的、开放的思考。而如何将创作的焦点放在被忽略的弱势者,如何让文学成为历史 中一个重要而深刻的反省声音,也许是关注当代文学的人接下来必须深思的一个议 题吧。

索引页

回信望爱全球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