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答问》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对一贯道使用基督教圣经的回应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壹、 前言

一贯道又称天道,1 近年来在台湾蓬勃发展,我身周围也有许多一贯道的好朋友。这篇报告期待对一贯道有粗浅的介绍,分析基督教和一贯道的不同,并讨论如何对一贯道信徒传福音。在介绍一贯道的部份,尽量运用一贯道信徒自身的陈述,以期避开偏见。由于本身不是一贯道信徒,了解也可能有错误,希望更了解的人不吝指正。

贰、 一贯道的教义

一、 一贯道的神

(一) 一贯道的至高神

一贯道的至高神,根据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的电子书描述,为「明明上帝」,又称「无极老母(母字应转九十度,如下图)」。一贯道认为明明上帝其实就等同于儒教的维皇上帝、道教的瑶池金母、佛教的大日如来、明代新兴宗教的无生老母或无极圣祖、基督教的上帝、伊斯兰教的安拉。2 孚中说明「明明上帝」的全名为「明明上帝无量清虚至尊至圣三界十方万灵真宰」,而母则有五种意义:一、中字加两点,中为天下大本,两点则代表阴阳。二、○代表无极, 代表真如本心。三、太极图中线伸长出圈外,代表超越太极阴阳,贯乎其中。四、「母」正转九十度,代表先天灵性之母。五、像人的脸。孚中指出一贯道虽然有至高神,却非强调独一神,因此不排斥其他的仙佛神圣。3

(二) 一贯道其他的仙佛神圣

孚中说明一贯道事奉的仙佛,根据张天然的《暂定佛规》,包括明明上帝、诸天神圣、弥勒祖师(即金公祖师)、南海古佛(观世音菩萨)、济公活佛(即活佛师尊)、月慧菩萨、各位法律主(关帝、吕祖、桓侯大帝、岳帝)、灶君、镇殿元帅(师尊之子张茂猛)、镇殿将军(师尊之子张茂田)、教化菩萨(云游姑娘)、各位大仙、金公祖师。4 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的电子书另有提及天地君亲师、五教圣人(道教教主老子、儒教教主孔子、佛教教主释迦牟尼、基督教教主耶稣、伊斯兰教教主穆罕莫德)、长生大帝(南极仙翁)、天然古佛(师尊张天然)、中华圣母(师母孙慧明)、祖先。当中并说明金公祖师就是十七代祖路中一,各位大仙则是历代忠烈节孝位列仙班者,以及近年在世修行功德圆满者。5 另外十八代祖张天然为济公活佛化身,师母孙素真则为月慧菩萨化身。6

二、 一贯道的求道与修道

一贯道非常重视求道,因为「若遇明师,直指大道,地府抽名,天堂挂号」、7 「明师一指,超生了死」。8 而道是「先得而后修」,意即先藉着求道、得道而得拯救,之后在开始修行。9 以下介绍几个关于求道修道的重要观念:

(一) 原佛子

一贯道认为众生不灭的灵性都是由无极老母所生,因此叫作「原佛子」,总数有九十六亿。本来这些原佛子都和无极老母一起在无极理天,无忧无虑,但后来天地生成,按着气数所定,原佛子必须降生人间。10 降生人间之后原佛子却「贪恋红尘假景,迷失本来性灵,既不知从何而来,复不知寻路而归」,11 于是无极老母终日忧心悲痛,因此降下一贯大道来搭救原佛子。12

(二) 三期末劫

一贯道认为从世界开始到末日为「一元」,可分为十二「会」,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会」是一万零八百年,现在则是「午会」结束,「未会」刚开始的时段。另外可分为三个时期:青阳期(伏羲时代)、红阳期(周文王时代)、白阳期(午未之交)。白阳期约从清末民初开始,会持续一万零八百年。白阳末期共有八十一劫,救拯者为弥勒古佛,另有济公活佛(张天然)和月慧菩萨(孙素贞)扶助。13 由于原佛子不知从何处而来,也不知要往何处去,「愈沉愈迷、愈迷愈坏,世风险诈,已达极点,因而酿成空前之大刼」。14 早期一贯道认为末劫表示世界即将毁灭,但现在逐渐转化而认为是内在心灵的劫难。15

(三) 白阳三期,儒家应运

一贯道认为现今白阳三期是儒家应运的时刻,因此要用儒家思想来挽救人心并促进世界大同。16 白阳三期的救拯者弥勒古佛已于清末民初化身为十七代祖路中一来过人间,未来在世界大同达成后还会再来。因此要让弥勒再来,必须更多信徒修道、渡人并创造美好世界。当得道的人越来越多,大同世界就会来临,弥勒也会应运再来。17

(四) 三曹普渡

一贯道所谓三曹普渡,李纪勋引用张天然的《性理释疑》来说明:「上可以渡河汉星斗,气天诸仙;中可以渡人间芸芸众生;下可以渡地府幽冥鬼魂」,因此信徒可超拔在地狱受苦的亲人或祖先。18 但若要超拔九玄七祖,必须要「修道有恒,积功累德,对道有表白者」,即所谓「一子入道,九祖光荣;一子成道,九祖超升」。19 而引导别人得道,因为「渡人有功」,也可将功德回向自己的亲人或祖先,20 因此一贯道信徒相当重视渡人求道。21

施文涂曾经是一贯道信徒,他指出一贯道要「品行端正、身家清白」才可入道,并有「五种不能得道之人」:操杀业、贱业、流氓、六根不全、身家不清白者。而娼、盗、巫医等下九流或五官不全等身心障碍人士也不得加入。22 苏鸣东则说明这并非拒绝这些人入道,而是这些人必须放下屠刀、改邪归正才可入道。至于五官不全人士,苏鸣东说明并无明确规定不准入道,但也承认当时道场确实有不允许这些人入道的情形。23 现在道场情形如何,尚待求证。

(五) 三宝义理

三宝是一贯道求道的最重要心法,包含关、诀、印。关即「玄关」,又称「通天窍」,须由点传师点开。24 开启玄关者才能让灵性得救,因此「明师一指,超生了死」。25 诀则是「口诀」,又称「通天咒」、「无字真经」、「五字真经」或「五字真言」,26 是一贯道不外传的秘语,27 泄漏则会遭天谴雷诛。28 念口诀能收摄身心,和神明契应,并且灾劫来临时也能得到保佑。另外口诀也能让转化心灵,透过口诵心行去效法弥勒佛大肚能容、心胸坦荡及笑口常开的精神。29 印则是「合仝」,又称「通天印」或「子亥诀」,以左手抱右手的一个手印。30 子与亥的结合为孩,代表修道者要回到赤子之心。子为时间的开始,亥则为终结,代表修道要维持一贯。31 李纪勋指出三宝过去较具有神秘、灵验的神话色彩,但现在也有新的诠释,例如关诀印分别代表性心身:玄关象徵人的善性或佛性,口诀则在于收摄心性,合仝则象徵身体力行。32

(六) 求道愿文中的天谴雷诛

一贯道求道仪式中有立愿文:「如有虚心假意,退缩不前,欺师灭祖,藐视前人,不遵佛规,泄漏天机,匿道不现,不量力而为者,愿受天人共鉴。」「天人共鉴」原为「天谴雷诛或天打五雷轰身」,2000年一贯道总会才将其改为天人共鉴。33 不过李纪勋引用张天然《一贯道的疑问解答》说明天谴雷诛:「天谴雷诛,俗言就是五雷轰身。…如含羞逞愤,耳烧面热非天雷发动乎?行为不正,欲前不前,非地雷发动乎?…岂必待有形有象之雷霆,方显报应哉?」因此天良的谴责就会让人不得自在,有如五雷轰身。李纪勋认为一贯道总会的更改保留了原来誓文的初衷,减少了新信徒的立誓压力,并转化了民间秘密教派的色彩。34

(七) 修道的内功与外功

一贯道得道之后的修道分为内功与外功,内功为修己、正心修身的功夫,外功则为渡人加入一贯道、劝善成人的功夫。35 外功实务上包括印善书、立佛堂、宣扬道义、济急救难、赈灾、人伦等等,「外功圆满,内功随之而圆。」36 孚中观察到若能在渡人、道场上有一番建树,就会被提拔为一方的道务领导。一贯道如此重视渡人的外功修行,因此一贯道信徒极具传道热诚。37

三、 一贯道的道

孚中指出为无极老母降下救世的「道」即为「一贯道」,张天然在《一贯道疑问解答》中说明为「贯彻天地万物万事万类之无极真理」。《认理归真》则阐述为「吾人的本性,儒教谓之良心,佛教谓之金刚,又称为菩提心。道教谓之生死之门,又约谷神,总而言之,即是佛性也。」孚中总结这个道就是人人必遵循的常理,人的道德良心及性命本源。38

四、 一贯道的三教合一

一贯道主张三教合一,即「行儒门之礼仪;用道教之功夫;守佛家之规戒」。因此礼仪上没有「敲打念唱、画符念咒」,而是由祭孔及祭天地、祖先的仪式而来,服装则采用儒家的长袍马褂。道教功夫则是指「三华聚顶、五气朝元」,实际做法则是点开玄关并守住玄关。佛家规戒则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食酒肉、不妄语」,39 一贯道信徒吃素就是源自于此。

参、 一贯道的经典与乩文

一贯道的经典分为「无字真理」及「有字真经」,前者为口传真理,例如黄德辉九祖的「九节内功口诀」及张天然十八祖的「五字真言」。后者则为历代祖师所着的经典,例如张天然十八祖的《一贯道疑问解答》。40

除此之外,另有扶乩写成的训文,这种扶乩飞鸾的宣教方式称为「神道设教」。一贯道的扶乩方式有「开沙」及「借窍」两种,前者由三才完成:天才为拿乩圈在沙盘上写字者,人才为拨平沙盘并唱出所扶之字者,地才则为抄写所扶之字者;后者则直接由仙佛借三才的身体和信徒对话。降乩的神只多为济公、观世音菩萨、无极老母、吕纯阳祖师、关圣帝君等,另有弥勒佛、金公祖师、元始天尊、孔子、释迦牟尼佛、耶稣、穆罕默德等等。41

肆、 一贯道的职级

目前一贯道的职级,按照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的分法如下:42

一、祖师:即师尊张天然及师母孙慧明。
二、道长:道场的元老,有七位道长的职分由张天然所授,另有多位为信徒尊奉为道长者。台湾昔日的老前人张文运及韩雨霖亦被尊奉为道长。
三、老前人:即资深的前人,为年高德劭、贡献道场多年者。台湾有张文运、韩雨霖、何宗浩、陈文祥、张培成等。
四、前人:即资深点传师,为拥有多位点传师、道亲众多的领导者。前人经祖师授权可放命点传师,但若之上还有老前人者,则由老前人亲自授职。在习惯上,从大陆来台开荒的点传师都被称为前人。另有在道亲多的开荒地区,选择资历较深的点传师,授职为地方前人(或称领导点传师)。  
五、点传师:即传道师,为「代表点传师」的简称,旧称代表师,现在通称为经理。  
六、坛主:又称堂主,为佛堂的负责人。   
七、讲师:在佛堂担任宣道的人员。担任讲师以上职务者,必须立清口愿。
八、办事员:在佛堂协办道务的人员。  
九、三才:即扶銮的天才、地才、人才。扶乩者为天才,抄字者为地才,报字者称为人才。天才通常是由幼童担任。   
十、道亲:为对同道的称呼。
目前一贯道十八代祖张天然及师母孙素贞均已过世,十九代祖则尚未明朗,马永常、陈火国、王好德均自称十九代祖。真假祖师的问题,十分困扰目前一贯道信徒。43

伍、 一贯道的礼仪

一贯道最重要的求道仪式,包含献供礼节、请坛礼节、引保师当愿礼节、点道礼节,现有的仪式主要承袭张天然改革的仪式,并有些许更动。引保师为引荐新信徒的两位旧信徒,而前述三宝的传授及求道愿文则是在点道礼节中。44

关于一贯道平日的礼仪,在张天然的改革之下,简化很多,主要为佛堂前早午晚献香叩首,初一十五献供叩首礼拜。45

陆、 一贯道的历史源流与现况

一、 一贯道的源流及道统

一贯道的源流,最早可能渊源于罗教,八祖罗蔚群可能和罗教有关。46 而九祖黄德辉承接八祖,所传被称为大乘教或先天道。47 十二祖袁志谦开始被称为青莲教,而从十三祖过世后分裂,其中一支改革派即是一贯道。48 到了十五祖王觉一,将教名改为「末后一着教」,目前学界多以王觉一为一贯道创立者。49 而十六祖刘清虚则正式将教名改为「一贯道」。50

至于为何称罗蔚群为八祖,其实一贯道的道统传承,据《道统宝鉴》所记载,是从伏羲氏开始的东方前十八代(包括黄帝、大禹、成汤、文王、周公、孔子、孟子等),孟子之后心法失传,因此天命转到释迦牟尼,为西天二十八代(包括摩诃迦叶尊者等),二十八代最后一代为菩提达摩尊者,到中国成为东方后十八代的第一祖,传到六祖惠能后继续传到八祖罗蔚群。51 而九祖黄德辉并非八祖亲传,而是遥接心法。52

一贯道整个流传过程,发生多次的分裂,除了十三组过世后的分裂外,王见川指出十七代祖路中一、十八代祖张天然、师母孙素贞皆为自立而非被指定接续道统,且皆有其他派产生竞争领导权,目前也有数人自立为十九代祖。53 道统的传承如何确认,是一贯道未来重要的问题。

一贯道和白莲教曾被认为有关联,苏鸣东以信徒的立场,考究许多经典详细说明并无关联。54 樊开印也以非信徒立场,用许多原始资料佐证来澄清这个误解。55

二、 一贯道在台湾被禁与解禁的历史

一贯道于1953年被内政部引用「查禁民间不良习俗」列为邪教,并于1958年再度下令加强取缔。1963年治安单位大力取缔,导致1963年各组领导人分别宣布解散。1964年台湾省道教会登报呼吁一贯道回到道教,以致许多一贯道佛堂都加入道教会。56 当时取缔的理由,内政部说法为一贯道为白莲教余孽、故弄神秘、逃避取缔、对信徒控制甚严、赌咒为誓、干预政治、利用传道拉票、操弄选举、宣传反战、共谍曾用一贯道从事阴谋活动等。57 警总的小册子「为什么要查禁一贯道」则说一贯道为白莲教余孽、强调三期末劫导致人心惶惶、作奸犯科、操纵教徒干扰地方选举、暗中秘密集会、裸体崇拜、奸淫妇女、邪行诡异、为共党利用等。58 另外1959年至1982年联合报章共118件提到的一贯道案例所提的理由,宋光宇归类如下:未经报备秘密集会(81件)、离群索居行动怪异(18件)、诈财(17件,指入教收取功德费)、家庭失和(15件)、吃素营养不良(9件)、裸体崇拜(9件,当中2件只有标题提到,内文未提,4件是据闻,3件说有)、宣扬三期末劫(5件)、妖言恐吓(4件)、信教后导致精神异常(3件)、匪谍嫌疑(2件,指与日本日莲宗有来往,而日莲宗亲共)、宣传反战及愚民(2件)、奸淫(2件,均为据闻)、称王称帝(1件)、呼吁停工减产(1件)。59

以此来看,一贯道最多因秘密集会被取缔,但另一方面,一贯道亦曾于1959年提出立案申请而未通过,60 因此以此理由取缔似非正当。诈财的部份,苏鸣东承认道场中确实可能有极少数借道敛财者,而这绝对是一贯道反对的。另有些可能并非贪财,而是缺乏会计制度。61 我赞成判断信仰不应只因部份害群之马,而否定全部。裸体崇拜的部份,施文涂曾入一贯道,后来脱离并反对一贯道,他所着的书却澄清并无此情形。62 匪谍的指控部份,苏鸣东也有详细的回应,说明当时中共和一贯道其实几乎是誓不两立。63 樊开印以非信徒的身份,也提出资料佐证。64

在国家渐渐开放以后,多人为一贯道发出正义之声,终于让一贯道在1987年解禁。65

三、 一贯道的现况

目前一贯道在台湾,信徒人数并不是很明确。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的2007年上传的电子书上称有五万多佛堂,三百多万人,66 但并无实际统计数据。内政统计年报当中,民政的宗教教务概况统计,2007年有196个寺庙教堂,15893位信徒,67 但这个统计所估计的基督徒也严重低估,68 因此准确率也待验证。台湾社会变迁基本调查计画全国抽样的两份问卷中,2004年一贯道信徒人数占2.0%69 及2.7%70 ,换算该年人口71 之后约为四十五或六十万。

一贯道分成多个组线,较大的五个支线为兴毅组何宗浩支线、发一组陈鸿珍支线、宝光祖王寿支线、宝光祖吕树根支线、基础组张培成支线,另有许多其他中小型支线。72 一贯道目前并无公认的十九代祖,各组有各自的前人或领导前人。

柒、 一贯道与基督教

一、 一贯道对基督教的解释以及基督教的回应

王瑞珍提到一贯道主张五教合一,儒是执中贯一,修心养性,仁德心;道是抱天守一,修心练性,善良心;佛是万法归一,明心见性,慈悲心;回是清真返一,坚心定性,恻隐心;耶是默祷亲一,洗心移性,博爱心。73

《一贯道发展史》当中有几篇开沙借窍的训文,宣称是耶稣基督开沙借窍。74 但内容少有阐释基督教教义,而是说明现在应该信一贯道,而「月慧是今世的「救世主」,你要把我的信心,移到那「救世主月慧」的身边。」等等。75 这显然和基督信仰完全违背,因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裏去。」(约14:6)另外圣经也说:「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

《圣经与天道》中提到数点圣经和一贯道的关系,以下一一说明,并提出基督教的回应:

一、作者主张耶和华的自有永有,正如无极老母的不生不灭。76 并强调神告诫基督徒「不可另有信仰,不可敬拜偶像,唯有你们信的才是真神。」的是为了避免迷信的渗入,以保持信仰的真实原貌,其实五教同源,皆指向天道。77

耶和华确实是自有永有,但圣经一再强调:「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20:3新标点和合本)、「论到吃祭偶像之物,我们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甚么,也知道上帝只有一位,再没有别的上帝。虽有称为上帝的,或在天,或在地,就如那许多的上帝,许多的主;然而我们只有一位上帝,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藉着他有的;我们也是藉着他有的。」(林前8:4-6)基督教的上帝非常强调独一,否定其他仙佛神圣,这和一贯道可以拜无极老母,又可以拜其他仙佛神圣,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基督教所信的上帝和一贯道的无极老母,很难说是同一位。

二、作者主张圣经是圣灵感动写成的,这其实就是一贯道仙佛的开沙;圣灵充满则是借窍。78

问题是圣经中圣灵只有一位:「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弗4:4)「恩赐原有分别,圣灵却是一位。」(林前12:4)而一贯道的开沙借窍,则是多位仙佛来显应灵感。

三、施洗约翰所提「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他提鞋也不配。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他手裏拿着簸箕,要扬净他的场,把麦子收在仓裏,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太3:11-12),这位并不是耶稣,因为耶稣并没有用水、火施洗。并认为簸箕英文是「winnowing fan」,其实是指济公的扇子,因此比施洗约翰更大的那一位是济公。79 而「约翰在监裏听见基督所做的事,就打发两个门徒去,问他说:「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耶稣回答说:「你们去,把所听见、所看见的事告诉约翰。就是瞎子看见,瘸子行走,长大麻疯的洁净,聋子听见,死人复活,穷人有福音传给他们。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太11:2-6)这段也说明耶稣并不是约翰所说将要来的那一位。80 另外「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原文是进入)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约16:13)里面真理的圣灵,则是指「师尊」,81 意即济公活佛。

讨论任何经典一定要看上下文,不能断章取义。关于施洗约翰所指,在他后面来的那一位,在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当中,就紧接着介绍耶稣,表明耶稣就是那一位。在约翰福音当中,施洗约翰更直接指出耶稣就是那一位:「约翰回答说:「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我给他解鞋带也不配。」这是在约旦河外伯大尼,约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见证。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裏,就说:「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这就是我曾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我先前不认识他,如今我来用水施洗,为要叫他显明给以色列人。」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彷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上帝的儿子。」(约1:26-34)至于耶稣回答施洗约翰所问:「那将要来的是你吗?还是我们等候别人呢?」耶稣会如此回答是因为旧约所盼望的弥赛亚,正是进行这些工作,因此从这些工作就可以显出耶稣就是将要来的弥赛亚。

至于耶稣用圣灵与火为人施洗,则很清楚地记载在使徒行传:「耶稣和他们聚集的时候,嘱咐他们说:「不要离开耶路撒冷,要等候父所应许的,就是你们听见我说过的。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徒1:4-5)「五旬节到了,门徒都聚集在一处。忽然,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徒2:1-4)从此也可以看出真理的圣灵绝对不是指济公活佛。

作者说簸箕是扇子,但根据希腊文原文,这个字是ptu,on,根据希腊文字典是「a fork-like shovel」82 (叉状的铲子),用来分别米糠。之所以在部份英文版本被翻译成「winnowing fan」,可能是因为「fan」也有鼓风机的涵义。作者对希腊文原文不熟悉,才造成这个误解。

四、作者提到耶稣说:「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裏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太6:22-23)这里「眼睛」是单数,因此正是指灵魂之门。83 「上帝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裏!看哪,在那裏!』因为上帝的国就在你们心裏(心裏:或译中间)。」(路17:20-21)这里上帝的国就是指玄关之处,因此说在你们「中间」,84 而十字架也是指此自性宝地。85 当耶稣被钉的时候,两边各有一个盗匪被钉死,佛家「眼耳鼻舌身意」六贼中,眼睛正是贼首,而这景象也暗示玄关。86

「眼睛」的单数或复数以及冠词用法,在希腊文和英文并不完全相同。单数加冠词的眼睛也可以是泛指眼睛,要说这就是玄关,必须要有上下文的支持,在此很难说有。路加福音所提到的「中间」在希腊文原文是evnto.j,希腊文字典中的意义为「inside, within, within the limits of」87(里面、当中、在…的界线之中),因此在你们「中间」的意思并非在你们的「中央」,而是「在你们之中」,很难解释为玄关。十字架指玄关,作者一直没有指出明确的根据,用「贼首」、钉十字架的景象等,有穿凿附会之嫌。十字架在基督教中,则是象徵耶稣的死,因为耶稣为了人的罪,被钉死于十字架。因此藉着十字架,人得以与上帝和好。耶稣是为了拯救世人来到世界被钉十字架,因此十字架也象徵上帝所给的使命。十字架在基督教中有非常丰富的象徵,但很难跟玄关扯上关系。

五、耶稣说:「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我必将那隐藏的吗哪赐给他,并赐他一块白石,石上写着新名;除了那领受的以外,没有人能认识。」(启2:17),这新名不能得知,其实就是一贯道的口诀。88

启示录当中,耶稣对七间教会发言,最后给予七间教会不同的鼓励,包括:「得胜的,我必将上帝乐园中生命树的果子赐给他吃。」(启2:7)、「得胜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启2:11)、「得胜的,我必将那隐藏的吗哪赐给他,并赐他一块白石,石上写着新名;除了那领受的以外,没有人能认识。」(启2:17)、「那得胜又遵守我命令到底的,我要赐给他权柄制伏列国;他必用铁杖辖管他们,将他们如同窑户的瓦器打得粉碎,像我从我父领受的权柄一样。我又要把晨星赐给他。」(启2:26-28)、「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我也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启3:5)、「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上帝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裏出去。我又要将我上帝的名和我上帝的名(这城就是从天上、从我上帝那裏降下来的新耶路撒冷),并我的新名,都写在他上面。」(启3:12)、「得胜的,我要赐他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他同坐一般。」(启3:21)若是口诀如此重要,为何只给一间教会?那其他六样呢?如此解释圣经,很难令人信服。

六、耶稣常常强调小孩子才能进天国,其实就是子亥的合仝,而耶稣也常替小孩子按手。89
按手和手印是差很多的,而将「帮小孩子按手」解释为合仝手印,是否有点过于牵强?

七、圣经当中轮回的观念,是在325年尼西亚会议被删除的,早期基督徒是相信轮回的,犹太人也相信轮回。耶稣问:「人说我人子是谁?」(太16:13),他也不否认他是古代先知转生再来。90

很多人喜欢宣称圣经当中轮回的观念被删除了,但我认为这样的主张很牵强。首先圣经强调死人在末世会复活,这很明显跟轮回以及前世是互相矛盾的。例如「既传基督是从死裏复活了,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若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并且明显我们是为上帝妄作见证的,因我们见证上帝是叫基督复活了。若死人真不复活,上帝也就没有叫基督复活了。因为死人若不复活,基督也就没有复活了。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裏。就是在基督裏睡了的人也灭亡了。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但基督已经从死裏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在亚当裏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裏众人也都要复活。」(林前15:12-22)圣经总共一百多处谈到复活,如果圣经里面真的之前有轮回教义,就会有很明显的矛盾。要避免矛盾的话,一种可能就是圣经没有讲到轮回,另一种可能就是认为现在的圣经所有的复活教义也都是后来加上去的,所以应该删除。但因为这样要删除的地方实在太多,而且整个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就是耶稣的复活,完全删除的话,就跟把轮回或涅盘从佛教信仰内删除一样,会非常奇怪。

要提出圣经经过窜改,必须要有明确的证据。例如若有人声称「林肯是支持黑奴制度,只是林肯支持黑奴制度的文献都被删除了」,如果没有明确证据支持的话,会觉得这个声称很牵强,因为这个声称和所有关于林肯的主要记载都不合。

早期教会留下的文献相当多元,即使是被认为异端的意见,也可以从早期基督徒反驳异端的文献当中看出来,但是这些文献当中并没有提到轮回的观念或争议。旧约圣经许多抄本早于尼西亚会议,且由非基督教团体保存;另外一些蒲草纸的新约抄本,内含部份新约圣经的是早于尼西亚会议的,91 这些很显然无法受到尼西亚会议窜改。总结来说,并无任何抄本或文献证据支持「圣经曾有轮回观念」,若有人要如此主张,必须提出证据。

作者提到的蛛丝马迹,必须详细看上下文:「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裏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太16:13-20)

首先我们看施洗约翰:「那时,分封的王希律听见耶稣的名声,就对臣仆说:「这是施洗的约翰从死裏复活,所以这些异能从他裏面发出来。」」(太14:1-2)因此这里谈到人们以为耶稣是施洗约翰,并非施洗约翰转世,而是因为施洗约翰刚死,人们以为耶稣是施洗约翰复活。再来所提到的以利亚等等,我们可以看耶稣登山变像的经文:「过了六天,耶稣带着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忽然,有摩西、以利亚向他们显现,同耶稣说话。」(太17:1-3)若耶稣是以利亚转世,以利亚如何能再显现并和耶稣说话呢?其实犹太人并无轮回观念,以利亚是指像以利亚、有以利亚心志能力的先知。这从摩西所说的话可以看出来:「耶和华―你的上帝要从你们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像我,你们要听从他。」(申18:15)

因此若我们仔细分析这段经文,耶稣其实只有肯定彼得的话,就是耶稣是基督,永生上帝的儿子。这并非表示耶稣认同前面其他人的看法,也非表示他认同轮回转世。

二、 基督教和一贯道的比较

综合来看,我认为基督教和一贯道类似的点包括:至高上帝是自有永有的、至高上帝爱世人、人类犯罪需要救赎、道是先得后修(基督教是先得救后成圣,但成圣并非靠自己修炼,而是倚靠圣灵)、博爱、世界末日将会来到等,这些是我肯定的地方。

另外基督教和一贯道的分别如下:

一、基督教相信独一真神,一贯道相信无极老母及众多仙佛神圣。专一或广纳到底哪一个比较好,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看法。但我喜欢基督教对专一的坚持,正如婚姻也应专一,更显可贵及纯净。另外一贯道的无极老母可以塑像,但基督教的上帝不能塑像,因为「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甚么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出20:4)

二、基督教得救是倚靠上帝的恩典、藉着信心接受耶稣为主:「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3:16),一贯道则是藉着三宝关、诀、印。关、诀、印必须经专人传授才能获得,但基督徒不须任何人的媒介,只要凭着信心和上帝藉耶稣给的恩典,就能得救。这使得基督教的救恩更为普及,且能避免被垄断。三宝除了内在之外,似乎也很注重外在的形式,基督教的救恩却更强调内在的信靠与委身,因全能上帝应该有能力超越外在的形式。一贯道不知现在是否仍不渡五官不全者,基督教却特别重视身心障碍及弱势,并强调救恩是给所有人。

三、基督教的道统与经典只有圣经,一贯道有许多经典,道统之下常分裂,且教义不断在改变。一贯道道统的传承,有时会让人担心自己是不是跟对了祖师。基督教同样也有分裂的问题,但对教义的任何问题,都能回到圣经去探讨。

四、基督教强调在上帝里面,基督徒是儿女:「你们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上帝的儿女;」(罗8:15-16)而一贯道信徒对于「五雷轰身」、「天人共鉴」的立誓,经过解释与转化后,不知是否仍带有压力与惧怕。

由于我并非一贯道信徒,以上对一贯道的认识仍可能有错误,但只是希望分享一点基督信仰的美好,欢迎互相交流。

三、 如何对一贯道信徒分享基督信仰

对一贯道信徒分享基督信仰,王瑞珍有以下几个建议:92

一、 热切的爱与恒切的祷告:不用一直辩论,而是以爱为出发点,恒切祷告。

二、 带入团契,常作见证:可以邀请进入团契,真诚以爱关心,并分享基督徒的得救见证及确据。

三、 知己知彼:基督徒要了解自己的圣经,才有办法回应一贯道的解释。也要对一贯道有深入了解,才能找到对话的途径。

四、 分享确据,带入救恩:圣灵的内住与印证、得救的把握与永生的确据,为一贯道所无,可以适时介绍。

另外郑国治建议要帮助除去对方的恐惧与心理障碍,并且建议对方读圣经,可以从约翰福音开始。93

我赞成鼓励一贯道信徒读圣经,因他们并不否定圣经。藉着读圣经,希望他们能更认识上帝的心意。经卷的选择上,或许可以考虑约翰福音及罗马书。还可考虑多分享基督徒身为上帝儿女的平安,以及经历上帝的真实体验。另外应避免误称其为鸭蛋教或白莲教,也不要勉强一贯道信徒来教会后立刻吃荤,因「有人信百物都可吃;但那软弱的,只吃蔬菜。吃的人不可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论断吃的人;因为上帝已经收纳他了。」(罗14:2-3)。

捌、 结论

感谢上帝带领我完成这份报告。在写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基督徒会对一贯道有误解,也发现一贯道对基督教也可能有误解。而人的智慧能力实在有限,只有上帝知道一切,也只有他能帮助人认识他。求上帝赐福给每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他,带领每一个人归向他的怀抱。

注脚

1 苏鸣东,《天道的辨正与真理》(台南市:靝巨,1983),334。

2 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5 一贯道供奉的仙佛神圣〉,《一贯道简介》,无页数[2009年5月28日引用]。网址:http://www.ikuantao.org.tw/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1&bdsn=40

3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台北县:正一善书,1999),400。

4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399。

5 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5 一贯道供奉的仙佛神圣〉,无页数。

6 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10 一贯道历代祖师〉,《一贯道简介》,无页数[2009年5月29日引用]。网址:http://www.ikuantao.org.tw/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1&bdsn=64

7 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7-4 性理心法〉,《一贯道简介》,无页数[2009年5月29日引用]。网址:http://www.ikuantao.org.tw/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1&bdsn=59

8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326。

9 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兼论一贯道兴毅南兴「道务整合」》(宗教学系硕士论文,真理大学,2006),82。

10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346。

11 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7-2 三期末劫〉,《一贯道简介》,无页数[2009年5月29日引用]。网址:http://www.ikuantao.org.tw/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1&bdsn=54

12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347。

13 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67-68。

14 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7-2 三期末劫〉,无页数。

15 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70-71。

16 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71-72。

17 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78、80。

18 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74-75。

19 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7-3 三曹普渡〉,《一贯道简介》,无页数[2009年5月29日引用]。网址:http://www.ikuantao.org.tw/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1&bdsn=55

20 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75。

21 王瑞珍提出一种说法,认为一贯道的信徒若带领50人以上相信一贯道,就得到资格可以渡死去的亲人。王瑞珍并非一贯道信徒,且并未说明资讯来源,因此尚待一贯道信徒证实。见王瑞珍,《第三只眼看一贯道》(台北市:校园,2000),59。

22 施文涂,《我怎样脱离一贯道》(台北市:佛教,1985),39-40。

23 苏鸣东,《天道的辨正与真理》,400-401。

24 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107-108。

25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326。

26 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108-109。

27 施文涂指出口诀为「无太佛弥勒」,见施文涂,《我怎样脱离一贯道》,17。

28 苏鸣东,《天道的辨正与真理》,385。

29 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109。

30 王瑞珍认为此手印为双手手心向内互握于胸前,左手在外,两手拇指按住右手无名指及小指根部。所谓子是在无名指根部的位置,亥是在小指根部的位置。施文涂所附的合同印图,和王瑞珍所描述的相符。另外王瑞珍认为一贯道以此手印来敬拜无极老母、趋吉避凶。见王瑞珍,《第三只眼看一贯道》,61-62及施文涂,《我怎样脱离一贯道》,119。

31 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109-110。

32 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110-111、113-114。

33 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94-95。

34 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99-100。

35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351-352。

36 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7-6 行功论〉,《一贯道简介》,无页数[2009年5月29日引用]。网址:http://www.ikuantao.org.tw/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1&bdsn=61

37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351-352。

38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347-349。

39 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7-5 三教合一〉,《一贯道简介》,无页数[2009年5月29日引用]。网址:http://www.ikuantao.org.tw/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1&bdsn=60

40 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6 一贯道的经典〉,《一贯道简介》,无页数[2009年5月29日引用]。网址:http://www.ikuantao.org.tw/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1&bdsn=50

41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360-367。

42 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8 一贯道的职级〉,《一贯道简介》,无页数[2009年5月29日引用]。网址:http://www.ikuantao.org.tw/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1&bdsn=62

43 王见川,〈台湾一贯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台湾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视野和新思维》,534-535。

44 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90-93。关于详细的礼节另可参宋光宇,《天道钧沉》(台北市:元佑,1983),55-66。

45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396-397。另可参宋光宇,《天道钧沉》,49-72。

46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87-90。

47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92。

48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110-111。

49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111-112。李纪勋整理数位学者的看法,也赞同这是学界共识。见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49。

50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121-122。

51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82-86。

52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91。

53 王见川,〈台湾一贯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533-535。

54 《天道的辨正与真理》几乎全书在探讨这个议题,其考据颇令人信服。参苏鸣东,《天道的辨正与真理》,21-154、335-349。

55 樊开印,《一贯道的艰辛历程》(台北县:正一善书,1987),78-82。

56 宋光宇,《天道钧沉》,9-10。

57 宋光宇,《天道钧沉》,12。

58 宋光宇,《天道钧沉》,附录23-27。

59 宋光宇,《天道钧沉》,12-13。

60 宋光宇,《天道钧沉》,附录13-14。

61 苏鸣东,《天道的辨正与真理》,405-406。

62 施文涂,《我怎样脱离一贯道》,35-37。

63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294-295。

64 樊开印,《一贯道的艰辛历程》,83-84。

65 樊开印,《一贯道的艰辛历程》,101。

66 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11-1 东亚〉,《一贯道简介》,无页数[2009年5月30日引用]。网址:http://www.ikuantao.org.tw/modules/tadbook2/view.php?book_sn=1&bdsn=72

67 中华民国内政部统计处,〈内政统计年报:一、民政03.宗教教务概况〉,无页数[2009年5月30日引用]。网址: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1-03.xls

68 内政统计年报统计2007年不含天主教的基督徒人数为391954人,但按照2007年台湾基督教会教势报告,不含真耶稣教会、安息日会、天主教的的基督徒人数为898662人,礼拜平均出席人数为453693。台湾基督教会教势报告是普查每一个教派的信徒资料汇整而成,因此可信度并不低。见中华基督教福音协进会,〈2007年台湾基督教会教势报告〉,无页数[2009年5月30日引用]。网址:http://www.ccea.org.tw/church/adlink/statics/%E6%95%99%E5%8B%A2%E5%A0%B1%E5%91%8A2007%E5%B9%B4.pdf

69 章英华、傅仰止主编,〈台湾社会变迁基本调查计画:第四期第五次调查计画执行报告〉(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05),183[2009年5月30日引用]。网址:http://www.ios.sinica.edu.tw/sc/cht/download.php?fn=tscs04.pdf

70 章英华、傅仰止主编,〈台湾社会变迁基本调查计画:第四期第五次调查计画执行报告〉,144。

71 内政部统计年报中2004年的人口数为22689122人。见中华民国内政部统计处,〈内政统计年报:二、户政01.人口年龄分配〉,无页数[2009年5月30日引用]。网址: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2-01.xls

72 宋光宇,《天道钧沉》,137。

73 王瑞珍,《第三只眼看一贯道》,66。

74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424-429。

75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820-823

76 渡者,《圣经与天道》(台北市:慈光,1984),12-14。

77 渡者,《圣经与天道》,51-53。

78 渡者,《圣经与天道》,10-11。

79 渡者,《圣经与天道》,17-22。

80 渡者,《圣经与天道》,44-45。

81 渡者,《圣经与天道》,44。

82 Frederick W. Danker ed., “ptu,on,”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on CD-ROM, Bibleworks 7, n.p.

83 渡者,《圣经与天道》,23-25。

84 渡者,《圣经与天道》,26-27。

85 渡者,《圣经与天道》,27-29。

86 渡者,《圣经与天道》,28。

87 Frederick W. Danker ed., “evnto,j,”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on CD-ROM, Bibleworks 7, n.p

88 渡者,《圣经与天道》,30。

89 渡者,《圣经与天道》,30-31。

90 渡者,《圣经与天道》,50-51。

91 Barbara Aland et al., eds.,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D-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1994), 6*-9*.

92 王瑞珍,《第三只眼看一贯道》,111-115。

93 郑国治,〈(十四)一贯道〉,《信仰问答汇编:异端与信仰(更新版)》(2005),无页数[2009年5月30日引用]。网址:http://www.chineseministries.com/books/Frameset-qa.htm

【参考文献】

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一贯道简介》。无页数。2009年5月29日引用。网址:http://www.ikuantao.org.tw/modules/tadbook2/open_book.php?book_sn=1

中华民国内政部统计处。〈内政统计年报:一、民政03.宗教教务概况〉。无页数。2009年5月30日引用。网址: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1-03.xls

中华民国内政部统计处。〈内政统计年报:二、户政01.人口年龄分配〉。无页数。2009年5月30日引用。网址: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2-01.xls

中华基督教福音协进会。〈2007年台湾基督教会教势报告〉。无页数。2009年5月30日引用。网址:http://www.ccea.org.tw/church/adlink/statics/%E6%95%99%E5%8B%A2%E5%A0%B1%E5%91%8A2007%E5%B9%B4.pdf

王见川。〈台湾一贯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台湾本土宗教研究的新视野和新思维》。张珣、江灿腾合编。台北:南天,525-568。

王瑞珍。《第三只眼看一贯道》。台北市:校园,2000。

李纪勋。《宇宙观、仪式与宗教变迁―兼论一贯道兴毅南兴「道务整合」》。宗教学系硕士论文,真理大学,2006。

宋光宇。《天道钧沉》。台北市:元佑,1983。

孚中。《一贯道发展史》。台北县:正一善书,1999。

施文涂。《我怎样脱离一贯道》。台北市:佛教,1985。

高雄市前镇区市公所。〈本区特色―寺庙:一贯道天台圣宫〉。无页数。2009年5月30日引用。网址:http://kccdo.kcg.gov.tw/new_index.php?page=feature_temple08_04

章英华、傅仰止主编。〈台湾社会变迁基本调查计画:第四期第五次调查计画执行报告〉。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2005。2009年5月30日引用。网址:http://www.ios.sinica.edu.tw/sc/cht/download.php?fn=tscs04.pdf

渡者。《圣经与天道》。台北市:慈光,1984。

郑国治。〈(十四)一贯道〉。《信仰问答汇编:异端与信仰(更新版)》。2005。无页数。2009年5月30日引用。网址:http://www.chineseministries.com/books/Frameset-qa.htm

樊开印。《一贯道的艰辛历程》。台北县:正一善书,1987。

苏鸣东。《天道的辨正与真理》。台南市:靝巨,1983。

Aland, Barbara et al., Kurt Aland, Johannes Karavidopoulos, Carlo M. Martini, and Bruce M. Metzger, eds.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D-Stuttgart: Deutsche Bibelgesellschaft, 1994. Danker, Frederick W., ed.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on CD-ROM. Bibleworks 7. Print ed.: Frederick W. Danker, ed. A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nd Other Early Christian Literatur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延伸阅读】:
漫漫长路
和好之旅
圣经原文重不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