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师,我有问题》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教会是「感人」还是「赶人」?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图片提供/123RF

教会到底是「感人」还是「赶人」的地方?这是一位朋友提出来的黑色问题。教会怎么会赶人?欢迎都来不及了,哪里会赶人?教会不就是诗歌感人,爱心感人,见证感人,大家才去吗?但若教会真的只会「感人」不会「赶人」,那所有的教会应该人满为患不是吗?如果教会不赶人,只有见主面才会离开教会,基督徒比例早就大幅提升了,不是吗?

一个令人伤心的结论就是「教会是既感人又赶人」的地方。这里说的教会不是某个教会而是全体教会的常见文化。教会感人无庸置疑,但如果发生下列状况,教会就很容易在无形中变成「赶人」的地方了。

1. 给予业绩压力

某些教会所有的美好都类似「饵」,一旦上钩就进了一个跟直销类同的系统,整个组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扩张势力」,这种情况很快就会「后浪推前浪」,在与日俱增的压力下, 「逃走」显然是必然的结果。

2. 服事太多

只要您是好人,当教会邀请你「分担家务」投入服事的时候,当然是义不容辞,但是时间一久,不少就发现,老是那几个人在投入「所有的」工作,若您参与的是这类型的教会,很快就会听到「burn out」这个词,您自己这根蜡烛也就恹恹一息了。

3. 紧迫盯人

许多重视人数的教会团体有着绵密的系统追踪会友出席状况,当一个人停留在感人阶段(蜜月期)的时候觉得那是关心与热络,久了以后,只要看到来电显示就知道是被锁定,当然也就避之惟恐不及了。

4. 冷漠疏离

某些教会行礼如仪,大家客客气气,谁也不给谁压力,但是假以时日,终究会发现这是缺乏热情的教会,有热情的都走了,您手上拿的就是下一个号码牌。

5. 封闭狭隘

一开始觉得这是一个很温暖的地方,但渐渐发现,这是一个小圈圈,大家每周腻在一起,只要您出席率降低就有被淘汰的危机,您外面朋友越来愈少,生活圈子愈来愈小,那就是记号了。

6. 定罪律法

由于大家都追求属灵,所以当您祷告词穷或是圣经不熟,甚至于多说几句埋怨的话就准备迎接「不属灵」标签,很多人所谓的爱心都会带来别人的伤害,当轮到您的那一天,也就是分手的时候了。

7. 表里不一

教会标榜高标准,所以大家也尽量表现高标准,但是当实际的表现跟口口声声诉求的理想差距过大的时候,迷惘的人就会选择离开了。

8. 领袖失德

教会毕竟是有「讲台」的地方,台下这么多人看着台上这几个人,本来就已经是极其脆弱的结构,此时,只要领袖失能失德,底下自然分崩离析了。

9. 分党结派

多数教会团体都有某些选举,这时候最容易窥见人性的权力与阶级本能,甚至某些教会平日就已经存在派系问题,当人们无法处理这种违反圣经的现实之际,不想卷入纠纷,选择离开也是人之常情。

10. 事工导向

教会的本质是一种亲密关系,因此,当教会开始走向以事工为导向,不管这项事工多有意义多有发展,注定还是要功亏一篑的。我们支持这个事工,但是自己早晚要离开,因为上帝要的是工人不是工作。

以上观察的不是某个教会而是整体教会行之有年的文化,简而言之,马丁路德改教500年后,现今的教会系统已经古老而僵硬,与整个时代格格不入。真理是不改变的,但是僵硬地坚持教条确实是食古不化,忽略这个时代的人对真理的感受而只将以前的论述老调重弹,也是神学正确而已。这就是为什么「耶稣比宗教大」会引起偌大共鸣的主因。

回到圣经,教会不只是宗教组织,非营利团体,慈善机构加上传福音机器而已,更不是悬挂十字架的建筑物。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一种关系,教会是一种基督徒互动的状态,教会是一群基督徒以圣经为中心彼此劝勉的生活方式。教会只有一个头,就是耶稣基督,只要不回归圣经的教会观,坚持传统的教会永远是纷扰复杂的。

教会的本质是简单的,组织是弹性的,教会无法效法政府的做法也不能拷贝企业的模式,所以当您的教会一直在追求「潮流」,一下子学这个国家,一下子跟那个路线,还要常常鼓励你出国参加特会,下场一定是疲于奔命的。每个初信的基督徒都希望自己是个「好基督徒」,所以都会尽量配合教会的路线,无会不到,若在这时候没有真正成熟的基督徒引导后进,我们很快就会世俗化,甚至走向偏差。

信仰不能视为一种集体意识,信仰是每个人的生之追寻,基督信仰更是明确地建立在耶稣道成肉身的榜样上,不能视为一种理论或学说,而是一种实践,难怪耶稣说「要行道」。华人教会重视解经,这是宝贵的资产但也要小心成为一种陷阱。

若是信仰活不出来,教会很可能从「感人」开始,却以「赶人」结束。时代正在剧烈转变,基督徒若无法真正理解信仰的意义,只是凸显固执,那就太遗憾了。

◎原刊登于传扬论坛 http://weproclaimhim.com/?p=7851

【延伸阅读】:
面对代际差异的焦虑—北美华人教会在理念上能尝试哪些自我调整
沉默的痛—北美华人教会英文事工的挣扎
他专程为你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