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教育的目的在丰富人生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图片提供/123RF

为了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与途径」,我再度翻阅了黄武雄的《学校在窗外》这本书。黄武雄很喜欢J. Krishnanmurti的说法∶「教育的目的,在于免除人的恐惧。人越了解世界,越了解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越能免于恐惧。」

只是黄武雄发现,台湾的教育却让师生们学越多,恐惧感越高。因为「我们只会在孩子身上堆积一些缺乏意义、又不经反思的知识,要他们堆积这些知识,去拥有地位与财富,结果呢?人拥有越多,越怕失去,因此心里永远是恐惧的。」
  深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目前正规教育教导学生的「套装知识」,多半是将人类长期累积下来缤纷庞杂的经验,透过抽象化、普遍化、分类化、标准化的编裁,整理而成系统化的论述。

这些「套装知识」的学习,固然可以增添师生们对世界万物的共同性了解,但真实世界并非就是这个样子;师生双方都必须须将这些套装知识与自己的真实经验相互印证与批判,才能与自己独特的经验产生连结,而非一堆没感情的文字堆砌。

事实上,无论是老师或学生,最初都是从自我中心出发去认识自己和周遭的环境,并且认为他人的感受应该与自己雷同;当我们开始与他人产生真实的接触,才能慢慢觉察到他人原来与自己是不同的个体,以致用同情揣摩不同处境下的他人感受。所以,黄武雄才会倡议:教育的目的在透过与外在人事物互动,打开人们的经验世界!

写到这里,我又想到伦理学家R. Nozick曾提出个一个有趣的「经验机器」(experience machine)思想实验。   他说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发明了一种能透过刺激大脑,提供各类期待经验的机器,无论是旅游、阅读、交友甚至性关系,都可以藉由神经反应的机器,让人产生各类非常真实的心理感受,在此情况下,人们是会不会想在这台机器理过一辈子?

在诸如电影《骇客任务》或《命运好好玩》的电影里可以发现,人们似乎不会想要一辈子待在里面。因为人想要的人生不是单纯的心理感受,而是「真实地去体验它」!!

就像有人渴望爱与被爱的感觉,但希望是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体验它。人们甚至希望透过亲密关系的建立,培养自己具备爱与被爱的能力,而且真的有值得被爱的特质。

由此我更加确信:如果Nozick所言不差,人唯有透过与外在世界互动,才能感受到自己活生生地存在,进而体验丰富的人生;那么当我们回扣到黄武雄的观点,教育就是在引导人们与世界互动,打开人们的经验世界,享受这丰富且真实的人生!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阅读】:
无法二分的人生抉择
学会写程式也必须从基本做起
因材施教 用孔子的话翻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