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姊妹》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似苦而乐、似乐而苦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我喜欢了解何事会令自己快乐,也喜欢向朋友打探他们快乐的由来。我尤其喜欢去挖掘看似不快乐的人还能有甚么快乐?我以为这件事非常重要。因为人生终究会遭遇到类似的处境,如果我能早点搜集一些快乐的种子,届时就能派上用场。当然,最好是备而不用。

曾读到一本人类学家所写的探索人类快乐的书。这本书让我对快乐的研究,进入到科学分类的层次。帮助我一一参照审视自己的快乐,以此分析自己的快乐是因由何事。不过,那位人类学家漏掉了一项超级重要的快乐--「认识上帝的快乐」。综观人类史,这个快乐绝不容小觑。古今中外无数的人是一生为上帝而活,活在这种喜悦里。

顾美芬的新书《六种喜乐一种苦》 (Six chapters of Joy and an appendix),也做了分类。她将快乐分为六类:工作之乐、阅读之乐、学习之乐、欣赏之乐、付出之乐、独处之乐。很有意思的是,这些项目对于多数人而言,可能不怎么快乐。

对于忙碌工作的现代人,午饭随便扒几口或啃面包充数,晚上回到家疲累到只能坐在电视机前发呆,接着洗澡上床睡觉,有些人甚至连周末和假期也不能放下工作。哪里能感受到工作之乐?

  对于莘莘学子,书桌上总是一大堆待读的教科书与做不完的课后作业,每天放学接着补习班赶场,周末假日还不时有补课。阅读之乐、学习之乐,怎样能够乐无穷?

  至于欣赏之乐、付出之乐、独处之乐,也是跟一般人对快乐的理解相反。任谁都是被欣赏的快乐胜过欣赏他人的快乐,聚敛的快乐强过付出的快乐,与朋友共处比独处开心。

  反倒《六种喜乐一种苦》书中最后提到的那种苦,才是人类多数的快乐。世界上的快乐工业都是以这些为收益来源的大宗。

  〈不听话之苦〉一文中提到「星期天去教会不难吧?但许多基督徒并不听话,起床晚了不去,想在家休息不去,要补习不去,要加班不去,不喜欢牧师讲道不去,不喜欢教会唱的歌不去,不听话的理由有千百种。」

  想想如果基督徒星期天都不用上教会,这世界的快乐工业会赚进更多的钞票,可不是吗?星期天得上教会对基督徒而言,也是大受损失。因为星期天往往是其他人自在快乐的一天,游山玩水、逛街、购物、上馆子、看展览,基督徒若不上教会便可以赚到比平常还多的钱。

  顾美芬接着写:「因为听上帝的话是要付出代价、是要吃苦的,照自己的意思才最舒服。」

  不听上帝话,照自己的意思,这就是人类集体快乐的来源哪!朋友告诉我,她有个好朋友很欣赏基督教,但一直迟迟不愿意受洗成为基督徒,理由是「当基督徒很累,星期天要去教会」。我也有几个学妹,信主才半年,竟然一起买蛋糕点蜡烛,庆祝宣告不要当基督徒了,理由也是「当基督徒不快乐,不只星期天得上教会,周间也有聚会。」。

  当时,我很想跟学妹说「不是这样!星期天上教会是件幸福。当基督徒的快乐还有很多很多,再一阵子,你们将体会到。」但我脑袋混沌,拙口笨舌,讲不出个中之道。看着《六种喜乐一种苦》,心底浮出一句话,「这就是信耶稣后,生命中会有的深层快乐啊!」不过,事隔多年,学妹们也不知去哪里了。

  坊间许多谈及快乐的书籍或文章,都会提到了解自己,才能了解快乐所在。这点我也予以十分的肯定。我也是透过了解自己,进而改变自己、开发出许多其他的快乐,而遇到不快乐时,也可以懂得怎样让自己快乐。但这点绝对还不够!认识上帝,才能获得一种永恒且真实的快乐,本书更让我确定这是众多快乐的基础。

  因着信耶稣,他赐下一付新的眼镜。当我们戴上,视力被矫正,便会看到人世间还存在着另一种真实的快乐。顾美芬深谙那种快乐,她透过文字向读者透漏那六种人所以为的不快乐,而能快乐的力量来源,轻描淡写、不着痕迹地把那快乐「秘诀中的秘诀」,隐隐埋藏在字里行间。可惜的是,有些人在门外徘徊,或初进入信仰的过程之中,会误以为上帝所赐的这些乐很苦。然而,《六种喜乐一种苦》点出「似苦而乐、似乐而苦」的人生吊诡。也就是在基督里,六种看似是苦其实是快乐,以及一种看似是快乐,其实是苦的实况。顾美芬帮助还没有戴上新眼镜、或是刚戴上新眼镜还有点头昏的朋友,远眺未来将尝的喜乐。

  创世记记载上帝给亚伯拉罕的应许是「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每个基督徒都身为亚伯拉罕的后裔,快乐绝不是独享包,而是要让周围的人、甚至是地上的万族都同蒙恩惠。乐己乐人,乐人乐己,分享的快乐,加倍的多。我们有责任把认识上帝的那种快乐向世人报告。或透过文字,或透过口传。

  深愿看了此书的朋友可以从中体会到世人所无法了解的快乐,进而与他人分享。

about 陈小小

about 华子

about 飞飞

【延伸阅读】:
工作的呼召是信心的路
点燃悦读火种,让阅读动起来!2014 创文退修会纪实
作为文学阅读的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