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推廣器捐 為台灣社會福音成就──《生死接線員》的啟發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台灣第一部以器官捐贈為主題的醫療職人電視影集《生死接線員》,是國內繼《白色巨塔》、《麻醉風暴》之後,再度令人矚目的醫療劇。

雖然美國、日本和南韓都已拍出多部膾炙人口的醫療影集,其中也含有不少器官捐贈與移植的劇情,但是專門以器官捐贈為主題的電視劇尚不多見,美國的《Three Rivers》(搶救生命線)、韓國的《Cross》堪稱代表作。台灣在醫療劇數量相對較少的情況下,便拍攝出以器官捐贈為題的整齣影集,實屬難能可貴。

《生死接線員》描寫了許多器官捐贈案例與勸募過程的故事,包括有三個太太的黑道大哥,等不到心臟的壯年先生,車禍腦傷的年輕人、女同志,意外溺水的小孩,呼吸道過敏引發腦死捐肝給父親的病人,漸凍末期心臟死後器捐的少年和自殺的母親,肝衰竭病人,末期病人,父母離異、想要捐肝給父親的少年,爭取立法允許重度智能障礙者可以接受器官移植的父親,以及車禍腦死捐出器官的醫師等。

每一個器官捐贈的案例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一般而言,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的人大多是認同器捐遺愛人間的助人與分享理念;然而有人器捐是希望帶給尚未出生小孩福報;有人因為自己是等待器官移植者,深深知道等待的辛苦;有人是希望捐出器官挽救親人的生命;有些則是在親人因為意外或病重腦死時,經醫療人員建議/勸說,在悲痛與天人交戰心情下希望延續親人生命價值的決定。

器官捐贈直接牽涉到生死與倫理判斷議題,是一個相當嚴肅與高張力的主題,影片處理上有一定的難度。《生死接線員》能夠在忠實呈現每個捐贈案例過程中所遇到的兩難、掙扎與衝突,又能夠不讓劇情過於黯淡透不過氣,特別穿插醫療團隊成員之間輕鬆詼諧的互動,以及醫病之間的溫暖對話,來作為平衡,由此可以看出製播團隊的用心與不易。

《生死接線員》劇中的全部醫院場景都是在彰化基督教醫院體系取景,我不知道製作小組當初為何選擇在彰基體系拍片,但是覺得有很特別的意義。彰化基督教醫院應該是台灣第一次執行器官/組織移植的醫院,彰基創院院長蘭大衛醫師(Dr. David Landsborough (Ⅲ))在1928年,從太太連瑪玉女士(Mrs. Marjorie Landsborough)腿上切取四大片皮膚,移植到13歲的傷患周金耀右腿嚴重潰爛的傷口上。雖然這次的皮膚移植因為生理排斥機制而失敗,後來蘭醫師改以周金耀左腿部分皮膚分散移植在傷口,用自體植皮的方式成功醫治了患者,使其免於截肢。這則「切膚之愛」事蹟[1]也成為台灣醫療史上的標竿事件之一。

劇中的器官勸募與移植醫院名稱是「利恆醫院」,根據《生死接線員》臉書專頁的說明,此院名的由來是因為耶穌誕生在伯利恆,於是取後面二個字「利恆」,作為醫院名字,我認為這有很巧妙的象徵意涵。耶穌誕生帶給世界新的生命與盼望,而一次成功的器官捐贈與移植,可以造就一人或多人的生命延續與希望。

「死去 活來」的信仰詮釋

在影集中,利恆醫院器官移植小組辦公室的牆壁上掛著大幅醒目的「死去 活來」匾額,以此作為器官捐贈的主旨,乍看之下讓人會心一笑,其實是相當深刻的詮釋。絕大多數的器官捐贈案例,都同時包含「Angel」(捐出器官者)的死去和「Dying」(接受器捐的瀕死病人)的活來。而基督信仰的核心就是耶穌基督甘願「死去」,以換取每個人的「活來」。由此來看,器官捐贈事實上也是一種基督信仰的表達與實踐。

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器官捐贈與移植的發展,與基督信仰文化息息相關。器官移植是20世紀醫學的一大成就,早期研發器官移植且獲得突破進展的都是以基督信仰文化為根基的歐美國家,如奧地利、瑞士、法國、英國和美國等。

從國際上的統計資料來看,主要國家器官捐贈率和基督信仰人口(天主教、新教與東正教)比例有高度的關聯性。從下圖可以得知,基督信仰人口比例較高的國家,器官捐贈率通常也比較高。雖然有些不完全一致,但這些國家的基督信仰人口比例的線性迴歸線與器官捐贈率走勢是非常吻合的,呈現高度的正相關。


資料來源:
1.黃怡,〈器官移植:送出你的生命大禮〉,天下獨立評論。網頁連結: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195/article/7496 2.美國中央情報局(CIA),The World Factbook網站資料。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

台灣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執行長江仰仁指出[2],依據台灣的基督徒比例與登錄同意捐贈器官的基督徒人數來看,願意捐贈器官的基督徒比例,相較其他宗教來的高。他認為其中主要的原因,在於基督信仰相信死後「肉體」並不是最重要,「生命的價值」才是最有意義的事。

基督信仰最重視的是人與上帝的關係,這才是永生的根基;而人與上帝的關係表達在對神的信心與對人的愛上面,分享與關懷就是最直接的實踐。身體是神的賞賜,我們必須珍惜與善用,但肉體的生命是暫時、終會過去,此時若身體若仍能與別人分享、幫助別人,則是回應神的愛具體的行動。

天主教教理更進一步直接認定器官捐贈是一項崇高的行為。台灣天主教主教團的陳科神父指出[3],《天主教教理》2296中提及:「如果器官捐贈者,在身體和心理上所冒的危險和傷害,與受贈者所企求的利益成正比例,則器官的移植不只合乎道德的法律,而且能是一個功績。」

國內第一個推廣器官捐贈且著力最深的民間組織—器官捐贈協會成立於1991年,創會理事長葉高芳和秘書長蘇惠智兩人都是牧師。在協會網頁上有一篇非常著名的「器捐詩篇」,是由Robert N. Test 所寫的〈To Remember Me〉,由蘇惠智牧師翻譯為〈如果你要懷念我〉,摘錄其中片段如下(略作改寫):

「總有一天,
我會躺在醫院的白色被單下。
總有一個時候,
醫生會認定我的腦功能已經停止。
那表示,我的生命已經結束了。
那時候,請千萬不要稱呼那是死亡之床,
而應該稱為生命之床。
因為我要將我的身體拿出來幫助別人,
延續他們的生命。

如果必須埋葬什麼,
我希望埋葬的是我對別人的過錯、軟弱及偏見。
我將自己的罪歸還魔鬼、將我的靈交給神。
如果你要懷念我,請對一位需要你的人做一件善事或講一句好話;
當你這麼做,我就會永遠活下去。」

再創台灣社會福音成果

台灣的器官捐贈與移植的流程與技術都相當完備,國內已經建立一套嚴謹、公平的配對機制,各項器官移植成功率也都媲美歐美先進國家。比較可惜的是國內的實際成功的器官捐贈率不高,雖有九成以上的民眾聽過器官捐贈,超過八成的民眾對器官捐贈表示支持,但只有40萬人(低於2%)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且在健保卡註記,完成器官捐贈的比率更只有百萬分之8。

台灣比較特殊的情況是即使簽署器捐同意書的病人,在瀕臨腦死時,其器捐的意願還是有可能因為誤解、宗教理由、不肯放手而被重要家屬所否決,導致無法進行腦判與完成捐贈,在《生死接線員》中就上演類似的劇情。

不過《生死接線員》的播出,相信將帶給台灣民眾一次深刻認識器官捐贈與移植的機會,有助器官捐贈風氣的推廣,提高器捐勸募與捐贈的成功率,使許多等待器官的重症病人獲得新生的契機。

此外,台灣社會也愈來愈能夠打破原有的禁忌,去討論與接受器官捐贈;各宗教界也有代表性人物努力突破傳統教義,鼓勵信徒去響應器官捐贈。此時基督徒更可以身作則,參與器官捐贈並與人分享,作為信仰實踐的見證。特別是基督徒醫療專業人員的投入,相信對國內器官捐贈的推展,一定有更美好的影響力。如同19-20世紀基督教奠定台灣教育、醫療、社福的根基,我們在21世紀共同努力讓器官捐贈推廣成為台灣社會福音的另一項成就,榮神益人。

[1] 〈切膚之愛事蹟〉,網頁連結:http://www.sgwlf.artcom.tw/ap/cust_view.aspx?bid=218
[2] 【等待的人多,捐贈的人少】基督徒捐贈比例較高 一同成為器官衰竭病患的救火隊。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343481#ixzz5s6YGHul4
[3] 〈陳科神父:捐贈器官是高尚而有功績的行為〉,《康健雜誌》。網頁連結: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5723

本專欄與路加傳道會網站合作。

【延伸閱讀】:
祝福,助!扶!
我是如何經歷恩典和祝福
繼續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