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園》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面對孤單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沒有人是孤島,自全而存在」-- 約翰.唐尼 (John Donne)

在世界人口儼然超過六十億人的今天,我們很難想像有任何人會感到孤單。網際網路、行動電話、呼叫器、無線設備充斥著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然而在這廣大的社群中,我們還是常常感到自己是孤獨的。

問題在於我們生命中擠滿了人,而我們真正尋找的卻是親密感 – 也就是確實知道有人與我們熟識、這個人認識我、關心我。

壓力管理的著名作家奧尼許醫生 (Dr. Dean Ornish) 認為,孤單是人類健康的一大威脅。他曾經說道,「真正的大規模疾病不是生理上的心臟病,而是心靈上的心病 – 孤單和孤寂」。孤寂的感受在網路上尤為明顯:我們可以和全世界的人交談,但事實上我們卻是孤身的坐在電腦螢幕前。

歸屬感的需要、被愛的需要
孤單感最核心就是一種被孤立的感覺,認為沒有人愛我們。所有的人都需要被愛。日常語言中,我們只用一個字是用來描述這複雜的情感。這個字被用在太多的地方,以致於我們時常避免使用這個字,以免自己被誤解。有趣的是,希臘文中「愛」有四個不同的字,用來表達不同的種類的「愛」。

四種「愛」
希臘人把「愛」分作四類:

  • Storge 是親情的愛,表達家庭成員之間那種深厚的連結。
  • Eros 是浪漫的愛 – 手心冒汗、小鹿亂撞的愛。這是具有佔有性的具體的愛。
  • Phileo 是兄弟朋友之間的愛;美國的費城 – 兄弟之愛城 (Philadelphia) 就是依此命名的。這是我們對於其他人所應該具有的愛;是同理心,用他人的角度想事情的心態。這種愛同時也使得我們欣賞對方,看到他們的價值。
  • Agape 是神聖的愛、無私的愛。這樣的愛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單純為了他人的快樂而將自己奉獻給他們。我們常常把「愛」當作一種收取或施捨的交換,但是無私的agape愛是不計任何獎賞或好處的。
  • 實際的Agape愛
    兩千年前,一位三十三歲的木匠 – 耶穌 – 被處以死刑、釘在十字架上,以當時最痛苦、最羞辱的方式死去。他的罪狀尚未列清楚,但他的敵人卻眾多;甚至他的同胞也要求要處死他。於是他安安靜靜、不作任何反抗的走到死刑場,接受那樣的痛苦與羞辱。

    為什麼?因為Agape愛 – 無止境的愛
    耶穌那麼樣的愛我們以致為我們死。祂愛我們不是因為我們是誰、我們能替祂做什麼,而是因為祂就是願意愛我們 – 只要我們願意被祂愛。

    祂知道我們、認識我們。只要我們懷著一顆真誠的心,祂永遠不會拒絕我們。祂將祂的所有都給了我們,使我們可以從身上所負的傷痛、空虛、孤獨與過去的錯誤當中得自由。祂來到世上,為了要永遠與我們同在。祂的死成了罪得赦免的保證;祂的復活成了永恆生命的確據。

    無論我們身邊、生命中有多少朋友,任何人間的愛 – 甚至是最深的友誼 – 都是不完美的,永遠比不上耶穌作為我們的朋友。沒有人能像祂一樣,因為愛而奉獻自己;也沒有人能像祂一樣,永遠與我們同在。祂認識我們比我們自己認識自己還深。同時,祂也曾經體驗過孤單的痛苦。

    耶穌是孤單感最根本的解答。上帝的兒子耶穌成為人,來到世界上;祂了解我們的掙扎與軟弱。祂了解孤獨感,因為祂曾經被朋友出賣。祂忍受謾罵、鞭打、不公的待遇、無辜地被判死刑。祂被掛在十字架上所承受的是不可想像的、極度的痛苦 – 而且是祂獨自孤單一人承受的。

    但祂來到世界上不只是為了上面這些。祂來到世上更是為了使我們能夠得到豐盛的生命 – 將生命發揮到極致;並且使我們最深處的需要,因為與祂建立關係而獲得滿足。祂說,「聽吧,我站在門外敲門;若有人聽見我的聲音而開門,我要進去。我要和他一起吃飯,他也要跟我一起吃飯。」(啟示錄三章二十節,現代中文譯本)打開門走出去吧!沒有冒險,哪來收獲?

    本專欄由EveryStudent網站 提供,是一個專門為大學生所設的網站。

    【延伸閱讀】:
    我的信仰路程
    走過艱辛路
    律法也是一種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