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馬教授》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如何成為堅固者?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圖片提供/123RF

他的名字叫做彼得,原來是個漁夫。年輕的時候,他在中東的加利利湖邊打魚,他所受的教育不多。如同許多猶太人,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期待自己的祖國有朝一日能夠復興。要達到這個夢想,殊為不易,羅馬軍團是當時世界上最堅強的軍隊,擁有最強大的武力,佔有最多的領土,又挾有希臘文化的優勢。要想獨立建國,只有盼望那位「彌賽亞」的到來。彌賽亞是上帝差來的救世主,稱為「基督」。但是基督是誰呢?

  當施洗約翰出來宣講「悔改」的道,從猶太曠野的約旦河畔傳出。許多人前往,眾人看不到基督,大都散了。「直率」與「認真」是彼得生命的特質,他成為施洗約翰的門徒。他知道施洗約翰是基督的先鋒,先鋒的任務在介紹基督,基督一定會出現。

  公元25年或26年,彼得第一次與施洗約翰所見證的基督──耶穌見面。耶穌真的是基督?真的是彌賽亞嗎?彼得的心中迫切的想知道這個答案。當時彼得不叫彼得,他名叫「西門」,這是「沙漠」、「荒涼」或是「廢棄之地」的意思,代表猶太人長期亡國後的絕望與灰涼。耶穌見到彼得,只給他一句話:「你要稱為磯法(磯法翻出來就是彼得)。」(約翰福音一:42)。

  彼得是「石頭」的意思,石頭不是零碎沙石,而是巨大堅硬的磐石。耶穌以長遠的眼光、永恆救贖的角度,知道這位年輕的漁夫,將成為傳遞真理的人。後來,多人看見耶穌的神蹟,多次想擁戴耶穌作王,耶穌經常離開群眾,卻緊緊帶著彼得。甚至耶穌在釘十字架之前,還對彼得說:「撒旦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但我已經為你祈求,叫你不至於失了信心。你回頭以後,要堅固你的弟兄。」彼得跟隨耶穌,經歷質變,由沙漠變磐石,由可廢棄的,變為天國的寶貝;由軟弱變為堅固的石頭。

  要將沙漠變成磐石,在自然界幾乎不可能。磐石只會經由風化、日曬、風吹、雨淋,逐漸的變成細石、砂子。砂子要反自然方向凝聚成磐石,必須又回地殼底下,經由高溫、高壓的重塑,才能重現磐石。要改變一塊石頭已經這麼困難了,何況是人。人有自己的意志、選擇、喜好、引誘,文化與壓力。人性的罪惡與軟弱,只會加速人的劣化,即使是宗教、哲學、美學的教育,只能期待減緩劣化的速度,但是無法產生徹底的質變。只有耶穌,才能給人帶來這種質變。祂在彼得身上給這個宣告,你不再是沙漠,而是磐石。

  既然教育無法給人帶來質變,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平民教育學之父」柯美尼斯(John Amos Comenius, 1592-1670),在他的著作「最大的啟蒙」(The Great Didactic)寫道:「教育不是讓人產生短期的效益,而是為了永遠的福祉。」他提出:「宗教、哲學與科學的教育都是片段,只有將這些片段連結於耶穌基督,教育才能有永恆一貫的效益。」

  跟隨耶穌是彼得一生的教育,使他成為真正的磐石。磐石有三個特性:一、在考驗時,經得起篩。二、一直有耶穌的保守,沒有失去信心。三、經過考驗後,堅固其他的人。耶穌沒有向彼得解釋,彼得什麼時候要堅固別人,也沒有說明如何堅固。祂會逐漸顯明這一切。彼得不是唯一由荒漠變為磐石的人,後來許多相信跟隨耶穌的人,都有這「質變」的經歷。

  同學,當信靠耶穌作救主,當耶穌成為你救恩的磐石,你就成為堅固別人的磐石。

歡迎參觀作者的網站:河馬教授的網站

【延伸閱讀】:
磐石
停車場的試探
山徑中的深山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