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人大年初一的成丁禮

文/拉他咪•達石(摩梭人)  照片提供/何撒娜

    摩梭人生活在中國的西南邊陲,主要聚集在四川和雲南兩省交界地永寧盆地、瀘沽湖濱及金沙江台地和蒗渠壩子四個區域。人口17084人,這裡至今仍然頑強地沿襲、傳承著一套古老、精緻的文化傳統,延續著以母系血緣為紐帶,以女為尊,分工精細,團結和睦的母系家屋結構,成年男女之間實行以情感為唯一,男不娶、女不嫁,暮合晨離的兩性走訪制度。

摩梭人    最早的成丁禮,是摩梭家屋在大年初一為來自母系血緣、年滿十三歲(虛歲)孩子舉行的一項人生禮儀。在舉行成丁禮之前,摩梭孩子一律只穿麻織長衫,不穿成人的裙子或褲子。行過成丁禮之後才穿裙子和褲子,故此,成丁禮又稱「穿裙子」禮或「穿褲子」禮。在摩梭語中男孩的成丁禮稱li gei,直譯是「繫腰帶」之意;女孩行成丁禮稱tai gei,直譯是「穿裙子」之意。

    關于十三歲舉行成丁禮儀式的傳說是這樣:很早很早以前,人和動物都沒有生命年輪。後來摩梭人的始祖阿巴多(a ba duo)要給各種生物體贈送壽命的期限,並且首先把這件事情告訴了摩梭人,要她們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聆聽她的呼喚,盡早應聲就可以得到高壽。這一夜阿巴多首先喊一千歲,當時一切生命都已入夢,只有靈慧的仙鶴聽到她的喊聲;後來她喊一百歲大雁答應了,它得壽一百歲。最終六十歲亦被狗應去了。一直到阿巴多喊出十三歲,酣然入睡的摩梭人才大夢初醒只得壽十三歲。摩梭人感到十三年壽命太短,去找阿巴多求情,與其它動物互換壽命,最後只有善良的狗與摩梭人對換壽齡。摩梭人為了祭奠狗的恩情,凡到十三歲都要行成丁禮,象徵生命的開始。

摩梭人    為了報答狗的情義,摩梭人稱過年為ku shi。每每過年都要先餵狗,看狗先吃肉或吃飯或喝湯來預測來年的天氣、雨水、豐收程度,然後才吃年夜飯。

    每年正月初一的清晨,成丁禮都在摩梭家屋的活動中心——正房(yi mi)內舉行。正房內有左右兩根柱子,左為「男柱」,右為「女柱」;男孩在左側「男柱」下舉行,女孩在右側「女柱」下舉行。屆時,正房火塘上方供著豬膘肉、糖、茶、鹽巴、水果、自製的各種糕點、銀元及人民幣等,火塘裡燃著旺旺的火,香煙繚繞,油燈閃爍。儀式由達巴(本土原始宗教的傳承者,相當于祭師)和藏傳佛教的喇嘛來主持,如請到達巴就在火塘邊做祭祀,達巴就會念誦:「今天星星明,月亮明,太陽明,日子亮堂堂,萬事一切都合順;你穿上裙子(或褲子)長命百歲……」若請到喇嘛要在經堂內做佛事,念誦各種祈福經。在一聲聲悠揚的誦經聲中,受禮的孩子在大媽或小媽(母親的姐妹)的攙扶下,緩緩走向各自柱子旁。攙扶受禮孩子的大媽小媽屬相要與其相合。十二種屬相分四組,每組三個屬相,即牛、蛇、雞;虎、馬、狗;猴、龍、鼠;豬、羊、兔。各組內的三個屬相均為「命合」,即屬牛的要請屬蛇屬雞的,與其他屬相不合,也就不能請。如果屬相相剋,則在村中尋找相合的成年女性。在舉行儀式的柱子下,家屋早已預備好五穀雜糧各一袋和一個完整的豬膘。當誦經聲達到高潮時,受禮孩子一隻腳踏在袋上,另一隻腳踏在豬膘上,虔誠地脫去童裝,換上嶄新的成人裝。

摩梭人    男孩戴自制的瓜瓣式小帽或狐皮帽,也有的戴藏式金皮帽或禮帽,上身穿深色右衽金邊短衣,下著長寬褲,腰束紅、黃、藍、黑相間的腰帶,佩短刀或長刀,足登長靴,整套服裝乾淨俐落、威武雄壯。女孩服飾則較為復雜,頭上交叉盤繞用犛牛尾巴編製的粗大假辮,纏以藍、黑絲線的彩珠,把垂下的絲穗置于胸前或腰部。上穿深色的右衽金邊短衣,內配套色彩鮮艷的dong bu(一種襯衣,袖口和衣領處翻折),下穿白色的百褶裙,長裙中部橫貫一條紅色絲線(傳說紅絲線是生命的輪迴線),腰繫紅、黃、藍、黑相間的彩帶。配飾戴金、銀、銅、象牙或石料的耳環、手鐲或戒指,戴紅、黃、藍、黑相間的彩珠項鏈,腰胸間垂掛銀制匙鏈。整個人顯得亭亭玉立、氣質高雅、華貴秀麗。

    穿戴完畢,院內響起熱烈的鞭炮聲,然後,受禮孩子向天地、si to(家屋裡很重要的祭祀台)、火塘、經堂、達巴、喇嘛以及曾祖母、祖母、母親、舅爺、舅舅和長於她(他)的長輩磕頭,接受她們綿長而深刻的祝福,接受她們饋贈的金銀、衣物、布匹及錢幣等禮品。此時是受禮孩子母親最自豪、最幸福的時刻,她熱淚盈眶,引著她(他)來到香亭上香,祈禱孩子幸福健康。吃過早飯,受禮孩子手持香柱,在母親的陪同下,背著印有各種圖案的餌塊粑粑、豬膘肉、雞腿和種種糕點,到各個支系拜年,支系親友則重禮回贈。晚上邀請四鄉八鄰的摩梭人舉行盛大的甲措(摩梭人的民間舞蹈)晚會。

摩梭人

 


索引頁


回信望愛全球資訊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