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的針孔照相機》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新天新地裡的地震──巴默爾的終末論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電視會上天堂嗎?

前一陣子,和一位牧會的朋友聊到一個話題:「電視會不會上天堂?」、「新天新地有沒有電視?」儘管如此的問題,無法直接從聖經找到答案,但是根據整本聖經的脈絡,確實可以有些初步的討論。

一方面,我們不能否認電視的教育功能,許多節目讓人看了眼界大開,身心靈都獲得成長和滿足。但是另一方面,某些電視節目的內容,的確和聖經的價值觀大相逕庭,很難想像這樣的東西,還能在新天新地裡存在。

朋友更激進地指出,到了新天新地,我們的生命會更豐盛!屆時,與人相處、和大自然做朋友,將會是我們最喜歡的事情,就算真有電視,大概也乏人問津,節目的收視率,恐怕會創下最低記錄。

聊著聊著,我們都發現,如果電視在新天新地的地位,遠遠不如現在,那麼我們是不是該試著從今天開始,就降低對電視的依賴?不然到了新天新地,恐怕將會適應不良。

「我的」新天新地

在每個人的心中,對於什麼東西上天堂,什麼東西不會,或多或少都有些假設。這些假設,有些存在於我們的意識裡,另有一些則潛伏在潛意識的層面。存在意識層面的假設,還可以三不五時透過對談反思,找出其謬誤(就像我和朋友關於電視的那一番對話);比較麻煩的是在潛意識裡的假設,我們根本就沒發現自己原來是這樣想,可是在日常生活作息中,卻已常不自覺地跟著潛意識的假設來做事。

譬如說,對於那些我們不喜歡相處的人、不想去做的事,表面上我們以為自己之所以逃避這些人事物,是因為和這些事情打交道時有過不好經驗,而這只關乎個人好惡問題。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這樣的行為或多或少反映出我們潛意識裡的假設,以為某些事情在新天新地不會出現,所以現在可以理直氣壯地予以排斥。

吹來很舒適的冷氣、看來可愛的東西、許多美麗的事物、讓人又哭又笑的好節目,這些東西,是我們在不假思索、也從沒想過合不合聖經的情況下,就已經假設它們進入了天堂的大門,是我們在新天新地房子的必備品。至於看來噁心的蟑螂、過一陣子就讓家裡變髒的灰塵、每天把我們弄得疲憊不堪的工作、那些話不投機半句多的同事、老是讓人氣得牙癢癢的上司,沒下地獄就不錯了,可別想混進天堂的大廳──至於符不符合基督教信仰,我們卻很少質問自己。

新天新地裡的地震


巴默爾翻讀巴默爾的《行動靈修學》,則是被他提醒,某個我以為不會上天堂的東西,很可能早就等在新天新地裡。那東西就是地震。

巴默爾,一個以貴格會傳統為基底,發展出許許多多教育的洞見,因而獲選為全美最重要三十位教育領袖的作家兼社會行動者,很難想像他也關注終末的問題。也因此,看到「終末」這兩個字出現在他著作中,便格外豎起「眼睛」。巴默爾果然也不負眾望,照例「語必驚人」,把地震帶到了終末的討論裡。瞧瞧他是怎麼說的:

英文「apocalypse」(天啟)詞根的意思是「揭開」、「展現」。因此終末語言正是談論默觀過程的另一種方式,於這過程中假象被揭露、真相被展現。這正是地震的作為,地震揭露我們以為自己是站在堅固地面的假象,揭示地底下其實有隱藏的張力和斷層。地震雖會破壞我們生活的表層結構,其力量乃產生自地底下有待調整的偏離,以恢復正常秩序。對埃斯基菲而言,那就是自然、人、國家、與上帝之間共同體的復活秩序,一種消除不公義張力的秩序。

當然,巴默爾所說的「地震」,不是大自然裡的地震──想要搞清楚天堂有沒有大自然的那種地震,可能要再去請教這方面的專家(或許可以考慮作家張文亮?)。然而,巴默爾點出另外一個重要的觀念:在新天新地裡,我們的想法可能天天都會經歷有如地震般的搖晃。

更進一步來講,這個新天新地的地震,早就來到了我們現在所生活的世界裡。也就難怪,為什麼聖經中記載,每次只要耶穌講話,總是引起軒然大波,因為祂就是天國地震的震央,有祂在的地方,芮氏規模一定破表。


巴莫爾帶來的震撼教育

用「新天新地裡的地震」這概念來審視巴默爾的每一本著作,格外有番趣味。這位老兄,還真像是個地震專家,專門找那些會讓人的思想觀念天搖地動的主題下手。

就拿《行動靈修學》來說好了,相較於一般人以為,基督教靈修學偏重靜態的默想、禁食、讀經、禱告等,巴默爾卻引經據典、旁徵博引地證明,行動才是靈修學關注之所在。透過行動,我們才不至於患了「大頭症」,頭大身體小,滿腦子正確的教義觀念,卻老是帶不出行動。反之,藉由行動,我們得以讓腦袋瓜裡想的、禱告會裡說的、團契小組分享的,在現實生活的考驗中去蕪存菁。行動的地震,讓我們不再只是一廂情願。

又好比另一本重要著作《弔詭的應許》,巴默爾以十字架為核心,指出耶穌這個來自天國的地震,之所以老是可以揭露出真相,把世界弄得人仰馬翻,就是因為祂的生命和教導,以「弔詭」、「矛盾」為特色,祂教導我們不要企圖化解矛盾,而是要讓矛盾維持的張力,才能帶出生命改變的力道。

至於《讓生命發聲》,讀過的人沒有不被巴默爾討論的「向下移動」所震撼(毫無疑問,巴默爾是盧雲地心探險隊的成員)。在那些常人眼中低下、卑微、骯髒、丟臉、無意義的事情裡,神國正開始像地層隆起般浮現。

而關於巴默爾的老本行─教育,若從地震的角度來看,也有恍然大悟之感。所謂的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在認知的領域、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一次又一次被震撼、被搖晃。如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震撼,他的兩本書《教學的勇氣》和《To Know as We Are Known(校園書房即將出版)》,都有詳細的討論。

至於巴默爾較少被人提及的教會論著作《The Company of Strangers》,把陌生人的概念帶進教會的討論中。正如耶穌復活的時候,是以陌生人的樣貌出現在門徒面前,每一次當我們在教會裡迎接陌生人、邊緣人,我們就是在迎接神國度的到來,讓天國來震撼安穩卻貧乏的生活。

觀念天搖地動,生命亙古常新

當耶穌在十字架上高喊「成了!」(約十九30)的時候,「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地也震動,磐石也崩裂」(太二十七51)。天國的降臨,總伴隨著天搖地動,因為在新天新地裡,觀念的地震將會是常態。畢竟,我們是跟那亙古常新的上帝在一起。你如果不喜歡自己的生命老是被攪得天翻地覆,逃避地震所揭示那隱藏在地底下的張力、斷層和國度的真理,這一堂巴默爾的「地震體驗課」恐怕就非上不可。

●歡迎參觀《哈啦讀書心得》哈屁股與阿祥的部落格

about 【出版人的針孔照相機】專欄主要寫手:應仁祥

【延伸閱讀】:
生命的結束還是生命
再窮也不白佔他人便宜
波麗士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