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之歌》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優秀是「推」出來的嗎?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圖片提供/123RF

從《虎媽戰歌》開始,亞裔父母的教養兒女方式已在北美掀起許多研究的熱潮,亞裔父母「推娃」也成為北美養兒育女的專有名詞。最近兩位美國經濟學家Fabrizio Zilibotti和Matthias Doepke的新書《愛,金錢和教養兒女Love,Money and Parenting》提到 美國是收入分配差別大和教育回報率高的國家,美國的父母越來越重視教育,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的金錢和時間投入在成倍增加。越來越多的父母採用「權威式教養方式」,因為這種教養方式對孩子最有利,更容易讓孩子成功。

「推娃」會比較成功嗎?

亞裔父母「推娃」的成功僅在孩子學業成績和課外活動的優秀。為了推孩子進入名校,亞裔孩子學習各種課外補習和才藝訓練都是沖著競賽拿獎去的,孩子是否擅長,是否喜歡並不重要,父母更關注的是什麽樣的獎項有利於考上常春藤,什麽樣的培訓老師能夠讓孩子獲獎。「推娃」使得孩子如願進入了名校,有些父母甚至於花大把美金找專家代申請大學,硬是把兒女推進名牌大學,比如:常春藤亞裔學生比例高達25%。但是,這些亞裔優秀學生不僅輟學率較高,心理問題更是嚴重。根據2009年耶魯大學學生心理健康調查,45%的中國學生有抑鬱的症狀,29%的有焦慮的症狀。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統計:2000-2014年亞裔學生自殺率是學校平均自殺率的3倍,全國平均自殺率的4倍。優秀是「推」出來的嗎?因此,常春藤等美國名校對亞裔學生的如下越來越設限,主要是不信任這些被父母推出來的硬實力。

硬「推」出來的心理問題

美國醫療協會期刊近日公佈的研究顯示,近幾年青少年和年輕人(young adults)的自殺率上升,是過去廿年的新高;亞裔青少年和年輕人有過自殺念頭或自殺行為的比例,比其他族裔更高,且女性比男性比例高。哈佛大學醫學院替聯邦疾病控制預防中心(CDC)相關調查顯示,2015年的資料中,在9至12年級的學生中,亞裔男生丶女生有自殺念頭的比例,分別是5.2%和11.1%,在所有族裔中居首位。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指出亞裔年輕人有較高的自殺率,調查顯示亞裔20至24歲年齡段自殺率最高。大學生中,亞裔較白人學生有自殺念頭或者嘗試過自殺的比例最高,亞裔青少年試圖自殺的比例,是其他族裔的1.6倍。

硬「推」出來的「優秀」

亞裔父母的「推娃」使得亞裔二代成為美國受教育程度最高人群,根據Economist 2018年的資料:49%的亞裔擁有學士學位,而全美平均比例只有28%。根據2017年Harvard Business Review資料顯示,雖然,亞裔被高科技行業雇傭的比例最高,佔據了矽谷50%的職位,但是,白人83.3%的最高層次的工作。亞裔進入職場高層的比例,是各個族裔中最低的。亞裔雖然勤奮努力丶專業能力強,但是不適合擔任管理者,這是長期以來亞裔在北美的刻板印像,也是亞裔職場晉升的天花板。 亞裔父母過強調學術和比賽表現是通向成功的路徑,而忽略了對職場晉升更重要的因素,比如:品格的素質丶EQ的塑造和領導力的培養。孩子從小就專注於學習和考試,沒有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社交生活,缺乏心理丶情緒上的成長體驗,缺乏社交能力丶不善於發表意見和展現自己強項丶缺乏冒險精神,害怕失敗。亞裔父母更需要培養孩子無法量化的軟實力!

「推娃」人生會幸福嗎?

美國四位兒童教育專家的報告《Raising Happy Children Who Succeed in School: Lessons From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中,把亞裔和美國父母的典型教育方式進行了比較研究,他們的結論是:

亞裔父母的高控制和高壓力的教養方式雖然造就了亞裔學術模範生,但是,亞裔孩子總體上的自尊感和幸福感很低。美國父母給孩子更多的主動權,雖然學業成就不如亞裔孩子,但是孩子的情感發育會更好。

亞裔父母不惜一切代價把孩子的學習成績推上去的教育方式不足學習,因為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學習成績同樣重要,沒有快樂童年的亞裔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父母過高的期望讓孩子產生完美主義,害怕失敗,永遠不會對自己滿意,甚至還有對父母的壓抑的憤怒和怨恨。

about 【家庭之歌】專欄主要寫手:蔡佩芬

【延伸閱讀】:
很Man的男人是好男人嗎?
教育的目的在豐富人生
學會寫程式也必須從基本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