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思想对死亡的看法

文 / 陈凤翔

儒家的死观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死的世界不可知,因此活著的人应该定睛于现在。虽然死亡终究会临到 ,但是那就是天命所注定的,死亡不过是一种自然之道。自然之道不可违,人人不免一死。但是儒家怎样解决中心的那份永恒性的需求呢?

  「三达德,立德、立功、立言。」儒家认为透过三达德以达到不朽。所谓「立德」,指著是用内圣外王之道修养,体现道德圆融,留给后世一个永恒的人格楷模。如同文天祥的正气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道德圆融与生命发生冲突时,儒者以道德、真理为最高价值,这就是「杀生成仁」、「舍生取义」的意义。而次一等的不朽「立功」就是做出一件大事,功垂天地,惠及后世。「立言」则为著书立说 ,留下思想给后代作精神财富。

  三达德太知识份子了一点,一般人无法迄及。怎么办?普罗百姓的另外之道,就是透过子孙、家族延续以达生命的不朽。父母生了你我,日后你我长大成人、与所爱的人共组成家庭生养小孩;接著我们的小孩将有小孩的小孩,小孩的小孩会有小孩的小孩的小孩。....就像夕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落下又起来。人类的生命透过传宗接代的方式,一一传递下去,永远不朽。如同蒋公所言「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

  以上虽是儒家的观点,但因著诠释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人生价值观。许多人积极地为著孩子而活,给孩子最好的,自己吃孩子吃剩的。真是「古来多少痴心父母」。但也有人因为死后不可知,于是认为死就死了、终就终了,人生就只有这一世。「死是一种终结」,于是「生要极尽所能的生」!好好活著、特别是要对自己好,管其他人活得好不好!即使是鸡鸣狗盗的活,也是活著,而带出享乐主义的想法。这种观念下,连自己的孩子都可以卖掉,只为让自己享乐。

东方的儒家哲学因著对死后世界观的薄弱,而使得人生价值观出现无法依托的窘境。至于西方哲学又有怎样的死后观点呢?

希腊哲学的死观

  西方哲学的两大支柱就是希腊哲学与希伯来基督信仰。

希腊哲学以苏格拉底哲学为基础。苏格拉底认为世界有两个,一个是「理念世界」、一个是「感官世界 」。简单的说,人所处的这个世界就是感官的世界,充满许多纷乱无序的表象。接著苏格拉底定义「知识」是人们所 公认的普遍命题、或说一般概念。

而人世间的感官世界存在许多白马、黑马、花马、黄马、,而「马」这个概念统称,就是「理念」,也就是苏格拉底所谓的「知识」。而他认为人类生活的目的是尽所能地去「认识这个知识」。不是尽力去认识感官世界的表象(如白马、花马、黑马),而是透过感官世界的表象去认识背后的那个「理念」,也就是永恒事物真实的知识。「理念世界」与「感官世界」被二分!「理念世界」的东西是不存在于 「感官世界」里的。例如:「马」的概念并不存在于感官世界中,感官世界中只有 「黑马」、「花马」、「白马」,并不存在「马概念」这个东西!苏格拉底认为感官世界中只有「黑马」、「花马」、「白马」都会朽坏,都会过去。而「马」这种概念是永恒的,永远的存在于「理念的世界」。「理念的世界」存在著那些永恒的东西。

  人类处在感官的世界。有人就问苏格拉底「你如何处在感官世界去研究一个你看不到、摸不著、不存在我们感 官世界中的理念世界?如果你碰上你想要研究的东西,你如何用感官去得著?」于是苏格拉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就说我们的灵魂是属于理念世界的东西,永恒不朽。因为我们人的构成不再单单只是感官世界的「肉体」,而有来自理念世界的「灵魂」,所以我们可以去认识到理念世界的东西,例如:马概念这些东西 。(在当时的环境中就已有灵魂不朽的一些宗教的观念)。

  致此苏格拉底或说是柏拉图开始有了一种观念,认为人是由肉体与灵魂所构成,灵魂被感官世界的肉体囚禁而成为人。所以人即使尚未受教(例如小孩子),对复杂的表象,也会有「理念」的观念。故在这个哲学下, 人的灵魂与肉体二分,灵魂是永恒不朽的,而肉体是会朽坏的。死亡则是一种解放、死亡可以使灵魂不再受肉体感官世界的影响 ,而能真实的「认识」永恒的东西!

这种观念虽然解决了人类不怕死的恐惧,但是反倒成了鼓励人们寻死的哲学。

回教的死观

  至于回教,简单的说,可说是希伯来基督文化与希腊哲学结合的产物。回教的神学方面保留了上帝的权柄观念。

回教认为人的生与死,都在上帝的权柄下。「未经上帝许可,没有 人可以死亡」而「生命长短由上帝所定规」。 然而「生」的目的不是为了什么个体实现,也非为了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 而是为了个体在期间可以恢复对于上帝的记忆,并且回转归向上帝。

因为在旧约创世记里,记载人类的始祖亚当与夏娃,他们犯了罪,本应马上受死。然而他们并未当下就被毁灭,与永久的审判。希伯来基督文化认为,上帝之所以给众人类生命,就是期待人们悔改,以致于不被毁灭或受永刑。

当然因著上帝造人时,给予人类自由意志,人类可以自由地选择信靠或背弃上帝。而死亡(或说肉体死亡)的意义就是在设置一个「期限」。因为生命本身成为上帝给每个必死者(就是当初的犯罪)的一 个机会,所以当然这个机会不能永远持续下去。而有终止的时候。而终止的那日就是死亡的日子!因此死亡也具有惩罚性的观点。例如:英年早逝。相当于选择回转归神的时间缩短。

  而回教中的灵魂不朽观念来自苏格拉底哲学的观念。苏格拉底认为灵魂从理念世界,来到感官世界。死亡后,灵魂又归回理念世界。故回教认为灵魂是上帝所给予人的永恒的实体。死亡的时候,灵魂与肉体分离。到了复活日那天 灵魂与新的身体重新结合接受审判。回教中清楚的「二元对立」划分来自希腊的哲学思想,灵魂与肉体 、天堂与地狱、信与不信、、。不像基督教对于这些观念,相较回教之下,尚停留在比较模糊的概念。因此回教会清楚地描述,天堂里是怎样的情况,一个男人有几个女人服事;地狱有火;死后复活是怎样的情形,都非常具体地一一交代。甚至直接用空间、环境状况来清清楚楚描述。以极端的形式主义来提供人们对于死亡的理解。

然而这种「二元对立」与「形式主义」则带来回教的问题。教条化、形式化的结果容易造成另一种偏差□死守律法。回教则发生了如同基督教的前身□犹太教的问题。例如,守律法最严谨、看起来无罪的法利赛人,耶稣却多次表示他们有罪。他们的罪,简单的说就是把律法、规条的地位,取代了上帝。这种形式主义会造成人们活在世上战战兢兢,没有快乐。犯了一恶,就得另行一善来补偿,予以平衡之。万一没有足够的善来补恶,死后的审判,将带来非常恐怖的永远刑罚。若是恶行过多,根本无法有足够的善来弥补,亦会造成人们乾脆自暴自弃,更加放纵。

佛教的死观

  而佛教的观念则摆脱二元论的观念。释迦牟尼取一种「动态论法」来观看天下事物。也因为佛教用「动态论法」来处理人事物,所以造成佛教的真意不容易为一般人了解。以下试就佛教的阿含经(相当于基督教的圣经)里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作为说明。

  第一个故事:释迦牟尼有两个弟子。一个以苦行为第一的叫「迦叶」、另一 个以智慧为第一的叫「舍利弗」。有人跑来问他们一个问题。他们问「请问尊者舍利弗:你师父死后还存在吗?」舍利弗说「我们师父不谈这问题」。他们继续 问「那么你师父死了之后就不存在了?」他们不语。「你师父死后也许在,也许 不在?」「你师父没有死后存在或不存在的问题?」舍利弗一概回答:「我师父 一概不谈论这个问题」。那些人就非常失望!他们觉得他们已经问遍各种的可能 性了。而以智慧第一的弟子都只用一句「师父不谈这种问题」来回答。无法说明 、不会辩解,真是像婴孩一般没有智性。这些人便离去了。这些人走后,迦叶就 把为何舍利弗这样回答的原因作个说明。他说「师父死后存不存在是形体问题, 是认知问题。但是师父已经超脱这种形体与认知的拘束,所以被尊称如来。」

  第二个故事:有人三问释迦牟尼「何谓我?我是实在的吗?」释迦牟尼再三 不答。后来那人就走了。弟子就问原因。释迦牟尼就说:「若我回答:是实在的 。这会增加他原来的邪见。认为人的身心是常驻不灭的。若我回答我是不实在的 。那么他的邪见也会增加。他会认为我们的身心由于一期的生命的停止而断绝。 」

  我们必须摆脱二元论的思考方式,改用「动态思考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才能比较逼近释迦牟尼的初旨。在理解上面两个故事之前我们要先介绍佛教的基本教义。佛教的最基本原理就是「缘起说」。可用「此有故彼有,此生 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来表示。「缘起说」意思就是任何事情或 现象都依一定的因(根本,内在作用)缘(辅助,外在条件)的集合而起生、起 变化、与消灭。即任何事情都是特定条件的暂时集合。

而整个「缘起说」是在时间轴的观念上建立。在时间轴的横切面来看,任何一个集合体无法抽出其一因或 缘。缺一因或缘就不再是其本体。而这就是「此有故彼有」和「此无故彼无」的意思,而这也称「俱时因果」。就时间横切面来看,现在的集合体是过去已灭的 事物或因缘的「果」,现在的集合体也是未来事物或因缘的「因」,在连续时间 变化的过程中就是「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意思,也称之「异时因果」 。

  佛教认为一个人是由五蕴来结合而成。 五蕴就是色(基本物质)、受(六种感官活动,眼鼻耳身口意)、想(接受并统 合各种感觉的意识活动)、行(心里活动的组合)、识(持横的意识或单纯的感 性)。就时间轴的横切面而言,人即由此五种东西所组合。就时间轴的纵切面来 看每一瞬间我们的五蕴都一直变化!就好像我这一秒钟跟前一秒钟的我一定不一 样!因为至少有些老旧的细胞已经被新的细胞所取代。简单的说就是「色」已经 不一样了。更别提其他四种变化更大。我前一秒钟的心里活动、意识与下一秒钟 的心里活动与意识也不同。所以用这种流动的时间来看上面的的二个故事, 就不难理解,为何释迦牟尼不回答「人的本体是否存在」的问题!!因为那个本 体一直在流动变化。有一个佛教徒说的好。他说我们中国人常用道家的「无」的 观念去理解佛教的「空」的观念,其实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简单的说,「无 」是存在不存在的问题!而「空」是一种变化流动的问题。

  佛教建立在「缘起说」上面,因著众生生命流转而衍生出「四谛」、「十二 因缘」、「六道轮回」。「十二因缘」与「六道轮回」是将众生的生命世代流转 过程详细说明。例如「十二因缘」共有过去二因、现在五果三因、未来二果。构 成三世的起惑、造业、受生的因果循环,周而复始。而「六道轮回」详细说明流 转过程中,有众生处在六类(六道)中轮转,即在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 、地狱等六种情况下轮转。过去我们都是以为佛教的轮回是「灵魂」在轮回。但 是因为佛教并不认为有什么永恒不灭的本体存在。因为如前所述,本体都是五蕴 的结合。所以一直在变化,故无固定的本体。所以当然无所谓灵魂轮回 这种所谓固定本体轮回。既然佛教不是「有本体轮回」,那么佛教是不是「无本体轮回 」呢?好像也不一定!因为在每一个当下存在都是实在的!所以难怪上面的故 事,释迦牟尼沈默不回答。因为无论是「有本体轮回」或是「无本体轮回」都对 !也都不对!

  而佛教面对人生苦难的问题就是在「四谛」中。四谛即为「苦谛」、「集 谛」、「灭谛」、「道谛」。「苦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 苦、无量诸苦,苦是现实宇宙中的真相。「集谛」是说明苦怎么来的真理。人生 的痛苦来自自身的愚痴、无明、贪嗔等烦恼的掀动,而去造作种种恶业,便召集 种种痛苦。故「集」就是「集起」的意思。「灭谛」是指多苦的人生最理想的归 宿。佛教认为涅盘是最好的归宿。涅盘是常住、安乐、寂静的世界。「道谛」就 是说明如何才能脱离这苦难的人生,进入涅盘?主要的方式就是要修习八正道。

  简单的说佛教的罪观就是「产生」。有人说「任何事物的产生就是落入因果循环中,而这就是落入苦难中」。对于佛教而言,痛苦与快乐是 一体两面的事。落入轮回中,就是落入苦难。整个佛教就是要帮助人们归回「尚 未产生」之前的状态,就是涅盘的境界。所谓涅盘的境界是一种无状之状。那里 没有物质、没有无限意识、没有空无、没有无意识、也没有无无意识。没有现世 、没有天堂、没有天地混合、也没有日月。没有来生、没有生生转化、没有持续 性。没有堕落和升迁。没有固著、没有运动、不基于任何东西。这就是苦的终结 。简单的说,在那里业的流程已经停止,他就是停止的本身。

  而佛教的生死观,简单的说就是在时间轴上,既然本体一直流动变化。所以 生与死(诞生与死亡)不过是时间轴上的两个对我们意义较大的点。但实际上也并不代表什么!对佛教来说当他们把时间轴像一根细线头尾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圆 时,生死可能就是同一个点!而这一点意义较大在于这个点会决定这条现以什么 状态进行?以天?人?阿修罗?畜生?恶鬼?地狱?佛教认为「人道」比较容易进入涅盘。而进入涅盘的意义远远大过「生死」问题。

  佛教思想高妙,有其一定的严谨与完整,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却很难以落实。因其强调「缘起」,那么我们要做任何一件事就得要问这是不 是又增加了一项「因」?增加「因」就会产生「果」。善因不见得会有「善果」 !「恶因」不见得会有「恶果」!另外,对于面对苦难的问题,虽然佛教有一套非常高妙的法理。然而对于真 实存在苦难中的我们,脑中即使可以对这些苦难视而不见,认为其终将消灭(因 为没有永恒的本体,包括苦难本身。),然而有些苦难就是会藉著折磨人的身体 ,而使人心智扭曲,甚至丧失。

基督教的死观

  过去,基督信仰虽然对于「人论」有灵肉二分、灵魂体三分等说法。然而目前正统基督信仰观点不再采用有灵肉二分、灵魂体三分法,对圣经灵、魂、体的教义,接受那是一种不清楚就不要硬解的奥秘。人处在这世间,灵魂体根本不可分。特别是从医学角度,就说明人的肉体不健康绝对会影响灵魂、影像所谓的意识、或意志、或心灵。人的心灵不健康,也绝对会对肉体造成影响!用此来看佛教的生死观点,佛教以为一切都在流动变化,苦难终将过去。但是这是在当事人健健康康、活活泼泼的时候。如果当事人正被环境摧残、或是病体受苦折磨时,根本不能确定那时的心灵活动或理性意识是否能保持这种超然的想法,而使自己继续朝向涅盘而努力。

  回到基督信仰来看。基督信仰以为有一个超越的本体(上帝),他是爱的源头,在人生路上不管生老病死,他都乐与我们为伴。无论是处在顺利丰盛的环境、或是处在黑暗的幽谷中,都有一个超越的本体关心人们,同享快乐 ,同担愁苦,甚至在当事人面对死亡,因著有他同在,也无所畏惧。因为他本是生命的源头,他就是生命。所以选择与他同行,则能超越死亡的辖制。  

索引页

回信望爱全球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