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小憩,給自己的心一個休息的地方 向他者吶喊祈求的音樂心靈
── 貝多芬音樂的主體觀探討

作者:陳韻琳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一般人對貝多芬音樂最直接的感受,很少會用上「愉悅」兩個字,乍聽之下 都會感覺貝多芬前中後期音樂風格是有轉變的,彷彿他的音樂是在跟隨他的心靈 哲思,他的心靈哲思企圖以音樂的抽象性陳述出來。

  的確,貝多芬的音樂是沈思的、哲學的、有話要說的,他的音樂對主題的鋪 陳與不斷強調也是很有特色的。因此,聽貝多芬的音樂,我們會感覺嚴肅、甚至 有點沈重。



◤ 走進大自然的悲劇英雄 ◢

  但是,貝多芬的第六號交響曲「田園」,卻出現了少見的類似舒伯特式的優 美。

  這首交響曲,後人大致有共識的標示出主標題與每樂章的小標題,完全與鄉 間自然之景有關。曲子在一開始就呈現一片祥和熱鬧、生機盎然、樂器齊出的活 潑,彷彿要讓人一眼就望盡所有的風景。而這首曲子,尤其是第一樂章,透過長 笛與豎笛的合奏,也尤其別緻的製造出屬於大自然之聲的優美。

  但是,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是緊接著命運交響曲創作出來的,命運交響曲的 著名程度,幾乎成為貝多芬的正字標記。

  貝多芬在「命運」中,銜續著其「英雄」交響曲的哲思。兩首曲子有非常相 近的曲風,包括勝利似的鼓聲、法國號,沈重的斷音音節,以及由雄壯走向悲壯 走向睥睨似的勝利感,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把這時期的音樂詮釋成「悲劇英雄的 奮鬥」。這時期的音樂是在處理「人」而非「自然」,人面對不可抗拒的力量、 面對必然導致的悲劇結局,卻絕對不被打垮的決心、甚至是誇耀自己意志力的勝 利。這是典型的悲劇英雄主題。

  為什麼突然由這主題走向處理大自然的田園風格呢?而且兩首曲子緊鄰著, 幾乎是同時在思考人與不可抗命運的搏鬥、並人進入大自然的愉悅感。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 人/主體浮出於自然/主體 ◢

  正是兩種哲思的交織並行處理,我們可以揣想而得,就算田園交響曲是處理 自然界,身為「主體」的人,是不可能像華人文化中的國樂一般,完全消融進自 然天人合一的。人勢必會凸顯於自然界之中。

  所以田園交響曲會處理田園中農人的歡樂慶典、立即伴隨暴風雨、再伴隨暴 風雨後的牧歌,三章節一氣呵成,於是田園交響曲就不只是呈現自然界的愉悅, 也把人 ── 自然間因風雨無情而不得不產生的對立生動的刻畫出來。

  這種在自然界中的人的主體性,在貝多芬的第七交響曲中更是以一種極藝術 的美感鋪陳。



貝多芬的畫像之一
◤ 人/主體與自然/主體交織下獲得的暫時答案 ◢

  第七交響曲音樂一開始,就暗藏著玄機。它不像第六交響曲,以明朗一洩全 出,它的序樂一直隱伏著、按奈著、甚至有點緊張的,彷彿某個事件即將發生.... ,直到引導到高潮,主角出現,是長笛的飛舞,像個活潑的精靈一般跳出,既是 自然界中之生物,卻又不按自然界之牌理。這個精靈在眾樂器的伴隨下,舞姿優 美、動感十足。但這精靈顯然並不是沒有困擾。

  貝多芬用轉小調、用休止符、用漸緩的猶疑感,讓人感覺出這精靈的舞蹈背 後是有困頓之處的。但這樂章仍舊以歡愉結束。

  在第一樂章的襯托下,貝多芬第七交響曲的第二樂章,就加倍的悲涼了。因 為第二樂章長笛獨奏仍隱伏於全曲中,給人跟第一樂章銜接的感覺,可是不再是 精靈的舞蹈,卻彷彿是狂歡後的寂寞與悲涼,尤其是第二樂章後半段的賦格特別 明顯。不過,貝多芬因著輔以穩健的節奏感的處理,製造出一種毅然決然的感覺 ,那悲涼就成為英雄式的了。

  因此到這裡,我們會看出貝多芬第五、第六兩種主題交織下,於第七交響曲 達至某種融合,既有田園、也有主體人文的鋪陳。透過這種交織,少掉那種奮鬥 、不甘與悲劇英雄的勝利感,但多了些優美、歡愉與舞蹈,雖然這主體仍舊是有 悲涼感受的,但貝多芬把這感受潛伏下來了,不再是樂句中最想強調的主題。

  當然,潛伏下來,並不表示它就不存在了。我們將會從貝多芬後來的音樂中 ,再看到悲劇性的主體重回音樂的主軸。



貝多芬的畫像之二
◤ 人/主體與他者/主體的對質 ◢

  當貝多芬把音樂主題焦點集中於大自然,的確是進入他心靈歷程的另一個階 段,一種從對抗、控訴命運的心境,轉入逍遙於大自然的心境。只是貝多芬從來 沒有把身為人的主體性忘懷過。

  後來貝多芬有近十年沒有創作。就一個藝術家而言,停止創作,往往意味著 心靈歷程的暫時停擺原地踏步。這是人之常情。沒有人可以不停的心靈成長的。

  然後貝多芬再創作時,我們從他的莊嚴彌撒與第九交響曲,看到過去貝多芬 關切的主題竟然又重新回來了。

  譬如說「莊嚴彌撒」,貝多芬自承這首曲子不是為了宗教儀式而創作,純粹 是為了想用彌撒曲式說出自己的話。正因為這樣,這首彌撒是不能被教會儀式使 用的,我們甚至可以把它當成是一首表白心靈的純粹音樂。

  我們若仔細研究「莊嚴彌撒」,會發現這首曲子的天人交戰,絕不亞於命運 交響曲。竟然過去貝多芬關心的音樂主題,重返創作中了,甚至比當年要更激烈 。因為「莊嚴彌撒」中有另一個明確的主體,就是一位「他者」 ── 上帝。當 第一曲「垂憐經」一出,我們立刻可以聽出那種吶喊,是抗議命運不公的主體, 向容許命運不公的上帝吶喊的心靈交戰。

  這種天人交戰,到第二曲「光榮經」更是明顯,那鋪陳上帝榮耀的華麗樂句 ,和祈求垂憐時的悲愴,真是天與地的差別。而貝多芬調和這天與地的距離,就 是用歌頌上帝時突然聲量急遽轉弱的收音,彷彿是要提醒上帝,因為人仍在悲劇 中,歌頌難免有點不甘!

  甚至最平和的第四曲「聖哉經」,我們一樣可以聽出貝多芬對垂憐、祈求悲 憫的強調,而第五曲「羔羊經」,那企望上帝賜平安的祈求吶喊,也是要透過一 再反覆,才由沒把握的、走向肯定句的。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快樂頌」的原始手稿
◤ 書寫遺書?心靈歷程的躍升? ◢

  這種天人交戰的聲樂,只有對命運不甘的主體,遇上另一個可以被質詢的主 體時,才會出現。因此莊嚴彌撒樂句的呈現絕不像一般彌撒曲,只把焦點置於上 帝。它更強調主體與主體的對質。

  莊嚴彌撒之後,貝多芬便創作了第九交響曲,也就是知名的快樂頌交響曲。

  第九交響曲,簡直就是貝多芬過去所有心靈歷程的大集合。這曲子第一樂章 ,一樣把命運感鋪陳出來,諸如法國號、鼓聲、並與命運感相關的簡短有力的節 奏,甚至在第三、第五交響曲中都出現的英雄命運式的賦格,也重返了。而樂章 最初,貝多芬的樂句彷彿是一場戲劇的序樂般起始,恰似告訴聽眾:我正把我這 一生演出來....。

  第九交響曲不止讓命運主題重返,包括悲劇英雄睥睨命運的勝利感、田園風 格,也隨後在二三樂章出現,第三樂章田園風格中,還暗藏命運似的樂句主題, 提醒人逍遙世界中,主體還是人而不是自然。人永不可能融入自然。

  第四樂章,光是很長很長的序樂那充滿悲劇感的小調,貝多芬就把一二三樂 章的主題都植入了,然後先以命運風格、快樂頌二主題交雜出現,最後以快樂頌 結尾。然後出現大合唱。

  從這種鋪陳第九交響曲的方式,我們不得不說,貝多芬是在對過去作一個總 交代總整理。因為英雄、命運、悲劇英雄的對抗與睥睨命運、進入大自然、狂歡 ,全在這首交響樂曲中出現了。

  整理交代過去,只有兩種原因。一是書寫遺書,一是預備要進入另一個心靈 歷程。



貝多芬的畫像之三
◤ 他者/主體角色的轉變 ◢

  果真沒多久,貝多芬譜出他最晚期的作品,著名的弦樂四重奏。

  貝多芬最晚期的弦樂四重奏,很多人都說很難像過去的作品那般的分析,也 比較難理解。因為這時期的作品貝多芬已逾出古典樂派的形式太多,變得自由不 拘格,他過去一直處理的沈重的英雄對抗命運的風格、和歡愉的田園風格也不復 現,調性轉換與變奏形式都更加的任意。

  這種曲風,無寧說是自己跟自己的告白,是從外在世界進入寂靜的心靈世界。

  但是,我們有理由說,這種告白過程,出現了另一個他者/主體。

  譬如貝多芬在曲子標題上加上「病後恢復獻上感恩,用伊里安調式的讚美詩 式曲風」(op.132),或甚至在曲子一起始,就用聖詠式的賦格(op.131)。這 些跡象都顯露,貝多芬是進入另一種心靈境界,就是把過去吶喊的、祈求的、高 高在上威嚴的上帝主體,邀請進入他的心靈,參與他的告白與冥想。這個主體不 再是他抗議的對象,而是跟他一齊回顧生命歷程的同伴。

  這是何等大的轉變呢!



貝多芬的畫像之四
◤ 他者/主體進入生命後的大和解 ◢

  最後的弦樂四重奏,貝多芬除了擅長使用不居形式的變奏外,還有一個特點 ,就是很頻繁的使用雙主題賦格。

  雙主題賦格一定會給人一種感覺,就是在同時處理兩個很關心的命題。過去 貝多芬曾同時處理命運與田園,但終究有先後順序,且其中一個主題隨後淡去、 另一個主題隨後凸顯,這是一種時間上必然的交錯。可是雙主題賦格就不一樣了 ,雙主題賦格是在同一時間中處理兩個命題,並無一主題淡去、另一主題越來越 明朗清楚的時間交錯。

  這不僅是高難度的作曲技巧,最重要的是,以貝多芬音樂中的哲思特點,這 已清楚陳述貝多芬到生命最晚期,已去蕪純菁,只剩下兩個懸疑的命題要解決。

  貝多芬生前最後一首曲子,也就是弦樂四重奏(op135),貝多芬自己透露出 這兩個命題的基調。一個主題是嚴肅的基調,貝多芬自己寫下:「Must it be?」 ,另一個主題是輕快的基調貝多芬自己寫下:「It must be!」

這就是貝多芬臨終前要處理的雙主題,但是卻不再是抗議的、吶喊的,只剩下 沈思,與接納後的平靜。貝多芬自己就在第三樂章寫下標題:「Peace」而第四 樂章,貝多芬又從嚴肅的「Must it be?」與輕快的「It must be!」雙主題交錯 進行下,以輕快幽默的撥弦結束整首曲子。

  那個曾被他抗議著、求告著、吶喊著的主體,在邀請伴隨進入他的內省世界 、一齊面對他的一生之後,終於讓貝多芬平靜的輕快的幽默的接納了他的一生。 他終於和解了。跟自己和解、跟命運和解、跟上帝和解。



貝多芬的畫像之五
◤ 無法言說的神秘歷程 ◢

  貝多芬這一生最匱乏的就是愛。他父親暴戾,總是陰錯陽差的無法結婚,他 很早就有嚴重的聽力障礙、必須輔以「腦海中的樂符」來創作、晚年又被他想認 養晚年作伴的姪子背叛....他這一生一直沒有愛。因此他的音樂嚴肅深沈、甚至 是嚴厲的,到了晚年的大和解,是多麼讓人不可思議的一個心靈歷程。

  這是一種神秘體驗,是貝多芬只能透過音樂來言說的神秘,而我們,也必須 透過這種聆聽,進入那不可言說的、兩個主體間的從對抗吶喊,到哀告、到成為 生命的陪伴者的神秘歷程。

  貝多芬的臨終之語是:「一切災難都帶來幾分善。」這正是和解之語。 (本文作者為知名作家、校園福音團契傳道人、網路福音團契負責人)


前往心靈小憩 前期文章索引
版權所有,請尊重著作權。
Copyright 2000 信望愛資訊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