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认同、排他
文/徐保罗

     「认同台湾」、「认同本土」近来已成为台湾人民的主流意识,更有教会将认同的诉求视为信仰。例如,几年前,高雄地区教会约有二十位牧师,以信仰立场连署的联名信,向会友推荐某特定立委候选人,推荐信中的主要内容为:

    □ 「 从信仰来反省,我们认为一个合上帝旨意的候选人,应有以下的条件: 一、认同本土,关心人民。 二、不爱不义之财,不接受贿赂,也不贿赂别人的人。 三、扶持弱势,关心社会的人。 」

    □ 这些所谓基于信仰良心的政治理念,在今日教会间仍存有不同的看法,而其主张是否合乎基督信仰?至今仍是一个颇难解的信仰问题。

    □ 认同与排他的微妙关系

    □ 基本上,「认同」可以是理性、出自无私的爱,也可以变成不理性、出于自私排他的。「认同」和「排他、仇恨」之间,有时只是一线之隔,具有非常微妙的关系。回顾近代史,宣教士和政治人物都强调爱乡土、爱人民、认同当地,但是他们的不同在于:

    □ 宣教士因「认识」神的爱,对「不认识」神的非亲非故之世人,产生如亲人般的爱怜之心,毅然走上他乡,以行动、生命实践爱的奉献。

    □ 政治人物以「认同」为诉求,将思想与自己不同道的视为异己,进而贴上「不认同」的标签,以合理化本身及跟随者排他的心理,实现其政治目的。

    □ 值得注意的是:「认同」与「真理」、「信仰」等都具有排他性。不过,其中也存在著很大的差异。而所谓世俗的认同,往往排斥不同理念的人,也因此,对于特定的政治理念,很容易在无形中被提升、或被误导为信仰原则,以合理化其排他之情,若再坚持而不自觉,至终难逃落入仇恨之中;而反观上帝的真理,虽在公义中必然排斥罪恶,却同时在爱中接纳犯罪的罪人。也因此,社会上诉求认同的政治理念,与基督信仰之间,无论其动机及结果,实相去甚远。

    □ 以上述所列的三个条件为例,很值得作为思考有关政治认同与信仰真理的好问题。环顾今日社会上,在台湾不到5%的基督徒中,有许多信徒都能肯定这三点,并起而身体力行,更爱人民,「爱主、爱人、爱台湾」,堪称可贵与值得效法。但是其中比较有争议的一点是:「认同本土」是否真正合于基督的信仰?这个答案或许一下子无法厘清,不过,我们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如果说接受不义之财是罪,如果说拒绝关怀弱势也与信仰不合,大家大概都不会有异意。那么,一个基督徒不认同本土是否是罪呢?这个答案似乎是很难定谳,或许必须进一步观察一棵树所结的果子,来看树本身的好与坏;因为坏树结坏果子,好树子结好果子。

    □ 有一些黑道人士,在人性的良心光辉显出来时,也惊鸿一瞥的富有正义之心,愿意支持「认同本土、不爱不义之财、扶持弱势」,而在地方善事上曾出钱出力之本土黑社会人士,或「盗亦有道」、「劫富济贫」等传说,亦曾有所闻。但当台湾黑道在鱼肉乡民时,他们却难以拒绝不义之财,且无力再关怀弱势,但是,他们却仍可能继续坚定的支持「认同本土」。因此,相较于上述之第二、三原则,「认同本土」的原则与上帝的信仰,看来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出自个人理念的选择。在台湾,无论是否强调「认同本土」,或对国家认同的不同理念人民中,政治上,蓝绿双方阵营中的非基督徒远多于基督徒,而其中双方的支持者也都不乏黑道、贪官、及不法商人,即可说明一个道理:无论是认同本土与否、特定的国家认同理念、或推动台湾独立建国,并非以基督信仰为原则,而是出自个人良心的选择与坚持。

    □ 既然如此,我们对于抱持不同理念的人,只要是出自理性、公义的,理应彼此尊重。若将特定政治认同的诉求,发展为排斥不同主张的人民与政党,将对方贴上「不认同台湾、不爱台湾」,甚至「卖台」等,则明显不合于基督爱世人、爱仇敌的信仰,最后只变成世俗的政治目的了,这对于有些基督徒本以实践信仰为初衷,至终却落入排他的情境,与世俗省籍仇恨者之理念难以区分,实在是很可惜的。或许,以「认同公义与爱」为诉求,同时,摒弃无论本土或非本土的不义,应是更正面、具造就性,且能带出基督信仰的馨香之气。

    □ 起初的爱心

     上帝的真理兼具对罪的排他、与对罪人的接纳,因而与世俗上仇恨者的排他性,截然不同。近来,有些具有本土意识的教会,将对国家、本土的认同理念,提升为教会信仰原则,以至于在不经意之间,将不同理念的对方贴上标签,再以信仰的「公义」合理化其本身排他之情,自然造成难以接纳不同理念者的局面。虽说社会上,存在种种不同的对立仇恨,难以化解,但在教会中,若以信仰为名,行排他之实,如此与基督信仰,实相去已远。造成这些偏见的原因,固然由于过去历史上受到执政者不公义伤害之故,然在基督教会中强调国家、本土认同的结果,很可能导致信徒在社会上,排斥不同理念之人民及政党,在教会里,也将政治理念与自己不同的主内肢体,视为「爱主、爱人、但不爱台湾」的假想敌,造成信仰上不小的困惑。

    □ 环顾社会上,不同政党常有基本教义派护盘,也有特定族群支持。然而在教会里理应不同于此,因为耶稣是我们唯一的根基,信徒应常省思,持守起初的爱心。社会上各种的差异、偏见、及所造成的仇恨对立,应是可以被挡在教会爱的门外。在信仰真理上,耶稣面对与门徒有别、但同为基督的跟从者的群众,告诉门徒说:『不要禁止他,因为不敌挡你们的,就是帮助你们的。』(路:九:50)更何况,今日台湾在国家认同的议题上,我们岂能超越并轻忽上帝的公义与爱呢?身为基督徒,当能有比世俗社会具有更多彼此的接纳与包容。面对国际现实,散布在台、澎、金、马的国人,国名是沿用过去的中华民国?还是以台湾为宜?国家未来的走向如何?今日基督徒间仍没有定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赞成独、统、或维持现状,基督徒在耶稣里,都是我们所深爱的弟兄姊妹。凡爱主爱人、理性的基督徒,立场可以不同,但仍可以在主的爱里团契、彼此学习。因为,教会的根基不是坚固的钢筋水泥,也不是牢不可破的意识型态,更不是特定国家认同立场的差异,乃是主耶稣基督。

    □ 对于旧政府过去的不义、欠缺对人民的爱心,将异议份子罗致罪名入狱,压抑本土政治人士,都是不可否认、逃避的事实,台湾教会知之甚详,昔日曾屡屡基于信仰良心发出公义与爱的声明,期许执政者能更爱这块土地及其上的人民,突显台湾意识中的信仰实践意义,本为可贵。然而,基于个人的政治理念,在特定的认同诉求下,虽以信仰为名,却将存不同理念之国人、基督徒视为「支持外来政权」, 至终却可能落入排他之境,教会岂能不警觉?教会岂不应思考如何在特定政治理念的坚持中,免于受世俗省籍仇恨的影响,而不远离基督以爱为出发点的信仰呢?    


索引页


回信望爱全球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