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路作家Ⅰ》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过完一个热闹的圣诞节之后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图片提供/123RF

过完一个热闹的圣诞节之后,同工们开检讨会。

很多人觉得欣喜,忙碌的12月总算有了不错的成果—圣诞布道会吸引数百位家长、孩童参与其间,大家都很喜欢这个热闹有趣的节庆活动。

有人在思考,圣诞节、父亲节、母亲节礼拜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去准备餐盒、礼券分送大家吗?也有人热烈地讨论:圣诞同欢会的摸彩奖项首奖到底是应该很大、很吸引人?或者各奖项差距不应太大?


作为一个参与其中的同工,我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每逢圣诞节期,许多弟兄姊妹都陷在马不停蹄的事工中。因为,教会喜欢把握全世界对圣诞都很有感的时刻,将耶稣介绍给大家。也因此,这个时节的教会往往不是一片静瑟祥和,而是人仰马翻。

近年来,许多基督教会的圣诞福音活动被设计为「有玩、有吃,在活泼、热闹中认识耶稣」,因为这样比较亲民,容易吸引小孩、年轻人。

可是,我心里却也不免出现另类思考—当世界像是被掳一般陷在无止境的快速、喧嚣、物质竞逐中时,「静瑟、简单、谦卑」的圣诞节难道不是许多人心中的锡安?

事实上,人们很难因为参加一场热闹的圣诞嘉年华后,生命就获得改变。往往,庆典过后的互动与生活见证,才是宣教的真正开始。

当同工们欣喜于圣诞同欢布道会的参与人数时,我想起彭明辉教授有一本着作,书名是: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而福音事工,不也是如此吗?

至于教会在节期所发送的餐盒、礼券、摸彩,对多数会友来说,其实是:有,无甚新奇;没有,也不至匮乏。这样究竟有没有发挥「礼物」的意义呢?

我大学毕业那年,担任系上助教,有位刚从德国返台任教的老师经常带着他四、五岁大的女儿来办公室玩耍。有一天,这位和我很投缘的小女孩送我一张长颈鹿的图画。我问她:「你为什么要画这张图送我?」小女孩说:「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你就会想要给他一些东西。」

我觉得,这小女孩将「礼物」的概念阐述得太经典了!

礼物,不是交易,也不是例行公事,它是用来表达善意、传达情意。如果,我们能够透过礼物,让那些长期被忽略的人知道有人喜欢他们、看重他们,礼物就会呈现应有的意义。

许多年前,师母告诉我一段往事:教会来了一位新朋友,这是一位满布愁容,生活可能备极艰辛的姊妹。这位姊妹自从第一次来到教会后,就持续来参加礼拜。师母也好奇,就向她询问持续来教会的原因。

她略显腼腆地告诉师母:「我第一次来这里参加礼拜那天,你在礼拜结束时,握着我的手,还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下次还要再来喔!』」

「从来没有人像你这样对待我…」

师母也很意外:每个主日,她总是用同样的语调、同样的动作对着来来往往的会众进行同样的寒暄,这种大家习以为常的问候方式,竟然可以让一个长期被忽略的姊妹产生这样大的感动!

如果,我们能将那些对会友而言「有,无甚新奇;没有,也不致缺乏」的餐盒、礼券、摸彩奖品送到那些长期被忽略的人手中,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疼爱,那种欣喜必定是加倍的—送礼者及受礼者皆温暖。

【延伸阅读】:
夫妻间送礼物的奥义
父亲节这一天
犹太光明节 vs. 基督教圣诞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