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案頭》

| |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電腦手抄聖經運動——馬殊曼譯本呼召打字義工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偶爾會看到一些教會或機構舉辦【手抄聖經運動】。一面讓我們現代人可以體會古人抄寫聖經之不易,一方面認識上帝大能,祂如何讓聖經流傳千年。我自己也帶著兩個孩子參加過。而我總是可惜,這些這麼珍貴、一字一字用虔誠的態度抄寫的聖經,到最後可以閱讀的人不多,得去博物館或辦活動的教會機構才能看見。但,如果是【電腦手抄聖經運動】,一字一字用虔誠的態度打字輸入而得的聖經,那份珍貴的心血,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使用。

如果【手抄聖經運動】是歷史上的創舉,我認為信望愛的【電腦手抄聖經運動】也是壯舉了。信望愛眾義工打字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眾志成城於今年六月完成馬禮遜譯本——《神天聖書》,參見〈非爾選我、乃我選爾,《神天聖書》新上架〉。現在,這裡再次呼籲有感動的義工來投入另一個聖經譯本——馬殊曼譯本的key-in輸入。

這項計畫是信望愛與聯合聖經公會的合作。他們已經完成新約部分,舊約則希望信望愛義工們協助打字。完成的舊約文本交給聯合聖經公會「古中文聖經數位化計劃」,新舊約合併,再進行最後一次校對,完成後雙方的網站上都共有馬殊曼譯本,供全球懂中文的人使用。

聯合聖經公會「古中文聖經數位化計劃」是由全球翻譯顧問黃錫木博士主領,目的是要把1950年代前的所有完整或只有新約的中文聖經全文數位化,公開使用。計劃已進行第二期,已包括22個,其中與信望愛【珍本聖經數位典藏】合作的有《和合深文理》、《委辦譯本》、馬禮遜的《神天聖書》和馬殊曼譯本

馬禮遜譯本、馬殊曼譯本,雙馬的共同特色是God都譯作「神」,而不譯作「上帝」。學者認為雙馬可能皆以「英國博物館稿本」(又稱《巴設譯本》)為底本。也就是將英文聖經翻譯成中文,以原文核對,再潤飾中文。但兩者又有不同。好比對於水禮,馬禮遜譯本選用「洗」來翻譯。馬殊曼譯本則用「蘸」,為「浸」的意思。但,兩者最有意思的關聯是,雙馬都號稱是第一部的新教基督教聖經!怎麼會鬧雙包?究竟誰才是老大哥呢?

原來,在馬禮遜翻譯聖經的同時,英國浸禮會宣教士馬殊曼(Joshua Marshman,或譯「馬士曼」)也在印度進行另一個中文聖經的翻譯計畫。

馬殊曼的新約譯本於1811年完成,全書於1822年完成並出版。馬殊曼譯本比1823年出版的馬禮遜譯本還早一年,所以照時間的順序,它才是第一部新教基督教聖經。但是馬禮遜譯本的翻譯工作是在中國境內進行,所以又有些人以馬禮遜的譯本為第一本基督教中譯聖經。

這裡呼召馬殊曼譯本的打字義工。如果你/妳有感動自己就是上帝預備參與《馬殊曼譯本》的那一位,煩請您與聯合聖經公會「古中文聖經數位化計劃」的莫東梅姊妹聯繫 mail to: modongmei1203@126.com讓我們一起用敬虔的心為上帝用電腦手抄聖經,願主紀念您一字、一字的打字獻上。


圖片提供/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