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目》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沉默的痛——北美華人教會英文事工的掙扎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圖片提供/123RF

在婚禮上遇到Edward。他從小在我聚會的華人教會長大,過去也積極參與英文堂的事工,但這兩年都沒再看到他,因為他改去參加一個亞裔美國人的教會。我問他,為何離開從小長大的華人教會?他說:「我有點累了。在華人教會,我一直被期待和教導要服事、服事、服事……從沒有喘息的機會。」

幾個月前,英文堂聚會時,我見到了Brian。Brian在這間教會長大,上大學後就沒有再來聚會了。我問他為何離開?他聳聳肩:「覺得在教會有點壓抑吧!太多規矩和限制了。」別人告訴我,Brian本是一個很乖的孩子,但上高中後與教會漸行漸遠,後來乾脆就不來了。Brian的父母都是教會的忠心同工,為此很傷心。

還有一次,和一位備受大家敬重的長輩聊天。他的兒子,美國出生,從小在華人教會長大,但中學開始變成問題學生。為了兒子,他和太太搬了很多次家,到處求助,希望能把孩子的生活帶回正軌。

很不幸的是,在耗盡心力幫助孩子之際,他卻還要面對教會弟兄姊妹的閒話,和暗地裡的指指點點,指責他們未盡父母的責任,甚至說他們連自己的孩子都顧不好,怎配服事上帝。這十幾年來,他們夫婦就這樣帶著傷痛和羞恥感生活和服事。


一、流失的信二代


這種事,在北美華人教會層出不窮。華人移民第二代的出走,英文事工的掙扎,幾乎是每間北美華人教會的痛。這些出走的,有很高的比例,是在教會長大的信二代(父母是基督徒的孩子)。他們從小跟著父母到華人教會聚會,參加兒童主日學、青少年團契、英文事工……

美國教會近年開始關注信二代流失的問題,並有多個研究單位,深入探究這現象和背後的原因。根據Barna Group針對美國18-29歲青年人的研究,成長於基督教信仰背景的孩子中,59%年滿15歲的人,告訴研究人員,他們離開過教會(註1)。

根據Gallop民意調查,16-17歲時參加過教會、現今在18-29歲的,有 40%不再參與教會(註2)。

如果我們把調查對象縮小到在美國長大的華裔青年,那麼從小在教會長大,成年後離開教會的比率,高達75%-90%(註3)。

其實早在1996年,Helen Lee就撰文描述北美亞裔教會第二代的出走潮,並把這現象稱為「沉默的出埃及」(Silent Exodus,註4)。

這些數字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傷心的父母,以及受傷的孩子。在華人教會第二代「沉默的出埃及」之背後,是許多華人父母「沉默的痛」。

針對北美信二代的高比例流失,研究者紛紛提出解釋。Barna Group的資深研究員David Kinnaman,把矛頭指向北美教會本身。他認為信二代出走有6個原因:教會對孩子的過度保護,膚淺的信仰教導,對科學的恐懼和反感,論斷和壓抑的信仰氛圍,對別種信仰的排他性,以及沒有留給年輕人懷疑的空間(註5)。

除了教會因素,第二代的流失也受到外部大環境的影響。學者Christian Smith 借用社會心理學家Jeffrey Arnett的洞見,指出18-29歲這個生命階段本身,也充滿變動,連帶影響他們的教會生活。

在北美社會,隨著普遍性的接受教育時間的延長、婚姻的延後、職場流動性的提高,和父母在經濟上支持兒女的能力和意願的提高,18-29歲年輕人的生活越發充滿變動和不確定性,也較難穩定地委身於教會生活(註6)。

北美華人教會除了要面對上述提到的種種內部和外部因素,還要面對文化和語言差異所帶來的牧養困難。學者Matthew Todd為探究加拿大華人教會信二代離開的原因,系統地採訪了流失的第二代、留下的第二代和教牧同工這3個族群。

這3種人不約而同地認為,教會的領導模式和組織架構是信二代出走的重要原因。華人教會太過強調華人文化,也是信二代出走的主因之一。

耐人尋味的是,離開的和留下來的第二代皆認為,出走的最主要原因,是教會無法滿足年輕人生命轉換階段的需要。對此,教牧同工卻鮮少認同(註7)。


二、五種建造模式


對於北美華人教會第二代流失的問題,專家、學者開出了各式各樣的藥方,欲以5種模式解決問題:家庭祭壇模式、文化身份模式、風格更新模式、組織變革模式、跨文化宣教模式。


1. 家庭祭壇模式


提倡家庭祭壇模式的人認為,信二代流失的癥結,在於其父母親沒有積極地參與孩子的信仰塑造,把責任丟給了教會英文事工的牧師和輔導。

近年北美有許多研究指出,父母在孩子的信仰發展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對孩子的信仰塑造有極大的影響力(註8)。因此,這些人認為,最需要為牧養信二代負責的是父母,而不是教會的牧養同工。解決之道在於加強對父母親的牧養和訓練,幫助父母親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影響力。教會要與父母親一起探索:父母親當如何牧養自己的孩子。

2. 文化身份模式


從文化身份模式著手的人則認為,北美華人教會無法留下所有的信二代,僅能吸引那些認同自己擁有華人身份的信二代(註9)。

文化身份模式認為,沒有必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第二代都留下。應接受現實,好好與認同自身華人身份的ABC(美國出生的華裔)合作,以華人的身份認同為北美各華人教會群的最主要認同,發展教會牧養事工。

3. 風格更新模式


風格更新模式的擁護者認為,第二代的流失,主要是因為教會古板、守舊的聚會風格。若要吸引ABC信二代留下,需要學習ABC習慣的文化風格,以他們喜歡的風格來聚會,包括調整敬拜的樂風、講道的風格、使用的樂器、場地的裝潢……(註10)

4. 組織變革模式


支持組織變革模式的人認為,問題的癥結出在第一代不願下放權力,也不尊重第二代的主體性。教會若要留住第二代,需重新調整教會的組織結構。第一代要授予第二代更多的權力,授予他們真正的權力和責任。

這一模式的支持者,以華裔第二代牧者和學者為主。他們多以堂會生命週期的概念為框架,強調移民教會最終需要調整組織,讓第二代享有更大的自主權和決策權。他們甚至支持第二代到外植堂,成立以英文為主的新堂會(註11)。

5. 跨文化宣教模式

建議跨文化宣教模式的人認為,北美華人教會信二代流失的主要癥結,在於第一代與第二代之間的文化差異。若想克服,需要第一代抱持著跨文化宣教的精神,尊重、學習、接納第二代的文化,並學習以第二代的文化來牧養他們(註12)。

提倡這一模式的人,以第一代的教牧同工為主。


三、為誰而做?為何而做?

上述的5個模式,提出了5種診斷和解決策略。這5種模式各有其價值,也各有成功的案例。然而我認為,這5種模式都沒有揭示真正的問題。真正的問題出自北美華人教會對成功的理解,以及所追求的目標。

北美華人教會常常認為,第二代 ABC留在自己教會聚會的人數和比例夠大,就是成功。這是以留住信二代為目標,為英文事工成功的定義(註13)。我認為,這種內向性的事工目標,本身就有問題。第二代願意留下是健康英文事工的自然結果,但不應成為英文事工的終極目標,不能主導教牧團隊的思維。

這種對成功的定義,這種目標設定,導致許多北美華人教會在不知不覺間,把「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的宏大使命,變為「努力把孩子留在自己的信仰文化聚落內」(聚落,即聚集之處。編註)。我們不再舉目看萬民,而是低頭專注自己的孩子;我們不再強調「去」,而是努力把人「留」下來;我們不再聚焦於帶領人「作主門徒」,而是希望把下一代能「繼承」第一代移民辛苦建立的教會,留在這個教堂建築內。

社會學家楊鳳崗觀察到,在北美華人教會各樣努力建立英文事工的背後,第一代教會領袖真正在意的,是如何保持教會內的統一,並竭力維持體制上的合一(註14)。在我前面提到的5種模式中,有高比例的第二代的教牧同工呼籲組織變革。這凸顯第一代和第二代教牧同工的不同關注點。


然而,筆者看到,若只單純地從權力和組織的角度來尋求解決之道,沒有面對背後的真正問題,恐怕是緣木求魚。

此外,這5種模式似乎暗示,這些問題都是「移民教會」特有的,忽略了即便在非移民教會中,信二代的流失率也是很高。這意味著,信二代的流失不全是因為文化和語言的不同,還有更深層次的問題。

我認為,上述5種建立英文事工的模式,都指出了當代北美華人教會所面臨的部分問題,並提供了相當的解決之道。然而若缺乏健全的教會論和對當代文化的理解,這5種方案就像在不斷修理一部老舊的車子,也許可以暫時解決表面上的問題,但若不做徹底的更新,維持這部老車的成本會不斷加高,最終還不如換一部新車。

北美華人教會在面對未來時,需要誠實地問自己:我們(教會)是誰?我們所處的是一個怎樣的社會和時代?有哪些舊有思維和做法需要更新,即,上帝的福音如何挑戰、新我們習以為常的文化、人生觀和世界觀?我們需要首先探索這些問題!

註:

1. David Kinnaman, You Lost Me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2011), 23.

2. George Gallup Jr., “The Religiosity Cycle,” The Gallup Poll, June 4, 2002; Frank Newport, “A Look at Religious Switching in America Today,” The Gallup Poll, June 23, 2006.

3. 根據 Esther Liu收集的統計資料,在北美華人教會中長大的孩子,始終有80%-90%的流失率。參見“Cultural Tensions within Chinese American Families and Churches,”Fullness in Christ Fellowship, http://www.ficfellowship.org/cultural-tensions-e.html (accessed September 16, 2016)。

Ken Fong 則認為,華裔第二代信徒的流失率在 75%。參見 Ken Fong, “Rejuvenating Sick Bodies,” in Pursuing The Pearl (Valley Forge, PA: Judson Press, 1999), 175。

4. Helen Lee, “Silent Exodus: Can the East Asian Church in America Reverse the Flight of Its Next Generation?” Christianity Today 40, no. 12, August 12, 1996, 50–53.

5. Kinnaman, You Lost Me, 92-93.

6. 請參見 Christian Smith and Patricia Snell, Souls in Transition – the Religious and Spiritual Lives of Emerging Adult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

7. Matthew Richard Sheldon Todd, English Ministry Crisis in Chinese Canadian Churches (Eugene, OR: Wipf and Stock, 2015), 112.

8. 參見Kara Powell and Chap Clark,《甩不掉的信仰》(El Monte, CA: 台福傳播中心,2013)、 李道宏,《為主贏回的第二代》(Houston, TX: 美國福音證主協會,2008);李道宏,《牧養愛主的第二代》(Houston, TX: 美國福音證主協會,2006)。

9. Fenggang Yang, Chinese Christians in America: Conversion, Assimilation, and Adhesive Identities (University Park, P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69-70.

10. Ken Carlson, Effective English Ministry: Reaching the Next Generation in Ethnic Immigrant Churches, Kindle Edition, Kindle Locations 1657-1658.

11. Todd, English Ministry Crisis, 13.

12. 可參考周傳初《下一代——參與青少年事工的心路歷程》,《舉目》21,March 2006:18-21。

13. Todd, English Ministry Crisis, 17.

14. Fenggang Yang, “Tenacious Unity in a Contentious Community: Cultural and Religious Dynamics in a Chinese Christian Church” in Gatherings in Diaspora: Religious Communities and the New Immigration, edited by R. Stephen Warner and Judith G. Wittner, (Philadelphia: P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47-352. See also Todd, English Ministry Crisis in Chinese Canadian Churches, 16.

從筆者自身的觀察,這是多數第一代教牧同工的傾向,但也有例外。


◎作者現在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牧會。

本專欄與《舉目雜誌》、《海外校園》合作

【延伸閱讀】:
最好的主人
比籃球更重要的7件事--林書豪的生命與啟示
愛裡沒有懼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