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之歌》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父母有責任管教孩子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圖片提供/123RF


清教徒認為,管教孩子是教養孩子的重要一環,而管教主要是為了限制不好的傾向。約翰‧諾頓(John Norton)說:「只有教義和榜樣是不夠的,管教是主的養育方式中的基本要素。」另一位清教徒說:「母親管教的杖是件非常溫和的東西,既不會打斷骨頭,也不會打傷孩子,但若能智慧地使用這杖,靠著上帝隨之而來的賜福,就能打破心中墮落本性的枷鎖。」

清教徒也認為,若能在家裡好好管教孩子,就能幫助孩子服從教會和國家的權柄。如果年輕人沒在家裡好好受教,就不會理睬牧師在教會的教導,也不會尊重政府制定的法律。從我們現在的社會亂象來看,這點是不是非常貼切呢?

為了防止父母濫用管教,以致傷害孩子的心靈,清教徒也強調管教要溫柔,並且要根據孩子的不同天性來施行管教。

有兩個以上孩子的父母都知道,每個孩子的個性都不同,有的非常活潑,有的很安靜,因此父母應該因材施教,智慧地制定適合他們的養育方式。清教徒主張父母應該用心了解孩子的自然傾向,並將嚴厲當作最後的手段。有位清教徒說:「父母在管教孩子時應十分小心,因為他們的管教有可能變成孩子叛逆的根源,所以父母應該用最柔和的方式、最不嚴厲的態度來管教孩子。」

清教徒重視管教,其神學基礎就是在於人有原罪或墮落的本性。他們相信,如果放任孩子不管,他們就會傾向被他們自己的邪惡意志左右。約翰‧羅賓森(John Robinson)說:「雖然所有孩子的內心各不相同,但都有與生俱來的驕傲、頑梗和悖逆,這些必須被摧毀和擊垮。為了打擊和壓抑這種悖逆,父母必須限制和約束孩子的意志和任性。」另一位清教徒說:「躺在搖籃裡的嬰孩,既任性也充滿悖逆,雖然他的身體很小,但心靈卻不小,他們的心很自然地傾向罪惡。若放任這罪惡的星星之火越燒越旺,它終有一天會變成燎原之火。我們不會天生就變良善,而是需要依靠良好的教導。因此,父母必須警醒,要糾正並責備孩子嘴巴上和行為上的邪惡。」

清教徒對於兒童成長的觀點,有三點非常值得我們注意。

一、清教徒看重孩子的早期教育。

約翰‧柯頓說:「兒童的可塑性很強,在早期訓練他們向善,比在青春期和成年期訓練他們要容易得多。」他們認為在信仰上教導孩子是越早越好,最好在孩子明白事情時就開始。

他們的看法主要來自於觀察到,在敬虔家庭中重生的孩子,大多數是小時候重生的。另一方面,孩子小時候養成的壞習慣,很難在長大後糾正過來。如果我們對某種外在的過犯或內心的剛硬習以為常,之後想擺脫這些事會非常困難。

二、清教徒早就提出現代人非常熟悉的一個教養原則,即身教勝於言教。

有位清教徒說:「父母要用言語勸勉孩子,更要樹立榜樣來引導他們歸向基督。父母不僅要言語敬虔,也必須在生活上敬虔。」

他們特別擔心壞榜樣會抵銷良好的言語教導。他們說:「如果父母不以敬虔的榜樣來教育孩子,那麼其他教導方法也沒什麼用。如果父母的行事為人與教導不符,就不要以為孩子會在意這些教導。」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道理,但也是我們經常忽略的道理。

三、教導孩子必須從負面和正面兩方面著手。

父母一方面必須限制和糾正孩子的自私、不誠實等壞品行,另一方面也要鼓勵和培養他們有愛心、良善、誠實等好品行。有位清教徒說:「若孩子的某些惡行較明顯時,就要及時管教和糾正孩子。另一方面,若孩子因著聖靈的救贖工作,而開始顯露出一些美好的性情,父母就應盡可能幫助孩子的這種性情更加茁壯。」

about 【家庭之歌】專欄主要寫手:蔡佩芬

【延伸閱讀】:
相遇上學路│放下對現在和未來的掌控
我們快淹死了,主都不在乎嗎?再思耶穌平靜風和海
我們快淹死了,主都不在乎嗎?再思耶穌平靜風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