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的針孔照相機》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文字的重量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文字有沒有重量?應該有吧!把一張紙,寫滿一百個字,拿去磅秤,秤出來的數字,再扣掉白紙的重量,除上一百,應該就是一個字的重量。不過,這樣的文字重量,比鴻毛還輕。

文字也有沉重的時候。早年文字刻在石碑上、木柬上、撰寫在羊皮上,因著載體的不同,文字的重量直如黃金。後來鉛字印刷術出現,一個字都是一塊鉛,文字也在那段時間,慢慢攀上高峰:因著印刷術的發明,文字掀起了狂風巨浪,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更在文字傳播速度加快的情況下,短短的時間之內,就獲得非凡的成功。

曾幾何時,文字的重量愈來愈輕了。文字開始數位化,連寫在紙上的重量都慢慢消失;影音的傳播於二十世紀後期雄據世界舞台,文字更是日益邊緣化,人們喜歡熱鬧的音樂、色彩繽紛的視覺享受,文字對現代人的意義,很多時候就像船過水無痕。

然而,文字的重量,是無比的,是滴水穿石的。這樣的重量,是連靈魂都能感受得到。

年輕的時候,並不曾真正領會文字的重量。求學階段,我知道文字可以換來好的成績,所以課本上的字再怎麼枯燥,也要記到腦海裡;上了大學,慢慢發現文字還有革命的力量,法國大革命起源於文字,馬克思《資本論》裡的文字,更是火燒了半個地球;因此,出到社會,文字開始成為我的武器,不論是工作時捍衛自己的論點,還是寫文章與人打筆戰,文字就像我的倚天劍、我的屠龍刀。

然而,這些對文字的理解,帶給我的常常只是一時快感與興奮。死記了一堆文字,的確為我換來金榜題名的榮耀,然而,這些文字與我的生命沒有關係,就像一個鍍金的裝飾品,隨著時間,文字便慢慢從我身上剝落。沉浸在哲學思想之中,文字滿足了我理性的索求,然而,我卻因為腦袋裝了一大堆文字,變得趾高氣揚。把文字當成武器,在戰場上看似無往不利,可是我的靈魂沒有因此變得充實,反而因為浪費了太多力氣,變得弱不經風。

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明白文字的重量。我問我自己,要怎麼樣讓文字可以成為我生命中的錨,而不是生命中的沙?腦袋裡的文字,怎麼樣可以進到我的生活,成為人生路上的指標?我的靈魂又該怎麼樣和文字結合,因著文字的重量而穩定,因著文字結實纍纍?

我意識到,問題的關鍵可能在於我閱讀的方法。我的閱讀總像是在趕場,我拿著一張大網,急急忙忙想要從漁場中撈到最多的魚,卻沒有想到,文字並不是魚,網子上的洞,根本困不住一個又一個有著無比生命力的文字,一晃眼,這些文字又都從洞裡溜了出去。真正的閱讀,應該像是品嚐美食,每一個步驟都有講究,吃前菜的從容,喝雞尾酒的悠然,嚐麵包的滋味,動手切下主菜的技巧,只有像個真正的美食評論家,不惜浪費無數的時間在品嚐這道料理,我才能夠把文字真正吃到肚子裡,進入我的胃和腸,轉化成支持我生命的能量。

於是,我改變了自己的閱讀速度,一篇文章,過去可能半個小時就讀完,現在,卻常常要花上兩個小時。我在每一段文字的旁邊,盡可能地把精彩的句子再抄一遍,我要讓文字的重量,透過抄寫時手腕的痠痛,得以銘刻在我的生命裡。讀完一次之後,我還會再讀第二次、第三次。我不再把閱讀當成是走文字迷宮,只要走到出口,任務就算結束;每一次的閱讀都是走訪巴黎凡爾賽宮,轉角的每一幅畫,每一小顆字,可能都有歷史,都要駐足再駐足。

說也奇怪,我開始在自己的生命中,感覺到文字的重量了。我高興地發現,藉著這樣的閱讀,每一本書的內容,都可以編織成一件相當合身的外衣,天氣冷的時候,我知道該穿哪一件暖和的文字外套禦寒,天氣熱的時候,我又有透氣的短袖可以消暑。有時候,我還會感覺到文字彷彿在我血液中流動,像一顆顆的紅血球,滾過來又滾過去。更多時候,當生命遇到了突如其來的狀況與風暴,我的思考停頓、四肢發軟,唯一能夠讓我沒有被狂風暴雨吹走的,就是幾個扎扎實實生根在靈魂深處的文字。是這些字的重量,使我有如蓋房子在磐石上。

好比勇氣這兩個字。人生在世,常常會面臨看不見未來方向的時候,人再怎麼聰明,也無法百分之百算準,一個企畫案、一個想法到底成不成功;因此,面對未知,我們的內心常常焦慮、不時恐懼,連帶地使我們喪失做決定的力氣。如今,當我遇到這樣的狀況,「勇氣」兩個字就會浮現心頭;透過這兩個字,我可以感受到古往今來許許多多先賢先輩對於勇氣的討論,我也可以回想過去看過的小說故事中,那些動人的勇者與場景。我會想到大衛的勇氣、耶穌的勇氣、保羅的勇氣,然後敢於放手一搏。

又好比復活、好比盼望、好比愛、好比和好、好比擁抱。每一個字詞的背後,都有著豐富的歷史脈絡、人文景深,充滿著生命的連繫與智慧的結晶。這些字詞,可以幫助我們面對仇恨、沮喪、冷漠、破碎和距離,生命將因這些字詞,航行在汪洋大海中也不致傾覆。只有明白文字的重量,我們才能學會真正的謙卑。

這世上,最重的東西是什麼?不是黃金,也不是美金。世上最重的東西,就是文字;文字比鉛錘還重、比鑽石還硬。我們的生命都像浮雲,在人世間來回飄散,而只有文字的重量,能使我們的靈魂安定,生命因此有根有基。


備註:
這篇文章,曾參加《教會公報》第三千期的徵文比賽,在《教會公報》編輯怡倩的邀請下,於截稿前一天完成的。後來徵文揭曉,阿祥有幸得了個第三名,在此要特別謝謝怡倩的鼓勵。後來《教會公報》希望阿祥寫一小段得獎感言,阿祥附在後面。這裡則有《教會公報》當期文章的連結,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連去看看^^

得獎感言:
這裡所列的,是仁祥屬靈生命裡的名人堂。如果仁祥有能力辦一份刊物,這些人絕對都會是雜誌上的封面人物:謝謝徐成德,亦師亦友,與我一同走過文字寫作中的孤寂;謝謝校園書房出版社的全體同工,在這個資訊氾濫的年代,堅持著只有深度挖掘文字的重量,人類才能找到出路;謝謝我的父母親,容許唸獸醫的兒子放下手上賺錢的手術刀;最後也要謝謝太太瑞月,讓一個「鉛字中毒者」,跌跌撞撞地學習如何當個好丈夫、好父親。

●歡迎參觀《哈啦讀書心得》哈屁股與阿祥的部落格

about 【出版人的針孔照相機】專欄主要寫手:應仁祥

【延伸閱讀】:
文字的重量
書的敵人
賣書人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