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

| | | | | 轉寄

葉子乃為醫治萬民,新天新地是否還有疾病?兼談「義人臨死,有所投靠」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生命樹》,1845年。(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啟示錄》描寫聖城新耶路撒冷時,提到城內有一道生命河,河兩邊有生命樹,「每月都結果子,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啟二二2)。這景象好美麗,卻也引起困惑:是否新天新地還有疾病?否則為什麼還需要生命樹的葉子來醫治?

約翰這異象其實是來自《以西結書》四十七章12節,先知描寫河邊的樹木「每月必結新果子」,「樹上的果子必作食物,葉子乃為治病」。

略有不同的是,以西結所見「生長在河邊的樹」(結四七7、12)變成了「生命樹」(啟二二2),「葉子乃為治病」(結四七12)變成了「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啟二二2),這「萬民」就是那「曾經抗拒神的列國列民」[1]。

也因此學者認為《啟示錄》在此加上「醫治」這元素,所代表的是「罪的赦免」,要強調的是這「永世聖城」乃是一個「被醫治」的群體[2],是一個「被羔羊所贖的群體」[3]。

這是因為自從亞當與夏娃「背約」被趕出伊甸園後,「若想要回到伊甸園,就先需要得著醫治,從背約之罪中得著赦免」。不論生命樹或生命河,都是「救恩的象徵」。這救恩「從罪得赦免開始,以永生賞賜為結」。

正如《啟示錄》二7提到「生命樹的果子乃是得勝者的獎賞」,「人若得著採摘並吃生命樹之果的權利,就表示永生之門已經打開」。反之,啟二二19提到這書上的預言若有人刪去甚麼,「必從生命樹和聖城刪去他的分」,則是說明「若不順服就沒有生命樹的獎賞」[4]。

所以生命樹的葉子能「醫治萬民」,其實是指「列國(將要)信主, 那些悔改的人將能進入聖城(啟二一24、26)並被醫治」[5]。

且這醫治「不僅遍及(以西結先知所說的)以色列,還擴大到列國」,「這就應驗亞伯拉罕的應許(創十二3),(要)除去屬於舊世界的所有不幸」[6]。

唐慕華(Marva J.Dawn)博士則認為這畫面的焦點不該完全放在未來,如果「完全被餵養、澆灌、醫治的生命」是「神完全同在中,神國度該有的模樣」,這「醫治萬國的邀請」理當「激發我們在現今世界的工作」,「使咒詛不再,使醫治臨到萬國」,也在我們的生命中「彰顯出恩典」[7]。

不過還是有學者認為,這裡的「醫治」不單指「屬靈的醫治」(所有人都與神建立起親密的關係),也包括「肉體的醫治(不再有飢餓與疾病)。這就回到一開始的問題:新聖城中生命樹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是否表示屆時仍有疾病,所以「仍需要醫治」?

學者的看法都是否定的。奧斯邦(Grant R.Osborne)博士認為「這並不意味仍然需要醫治,而是象徵醫治已經在末世到來和聖城降臨的時候成就了」[8]。

張永信博士同樣認為「這並不表示來世中有病菌或殘疾的存在,只是代表在來世中,人不會受著在人間因疾病帶來的身心靈痛苦」。其理由則是因為「外在已無病菌的存在,內在也無心靈的壓力及不健全的身體之擾害」,「在完全的神和羔羊面前,人將會在一個完美的環境中生活」[9]。

孟恩思(Robert H.Mounce)博士則指出,生命樹「提供果子給人吃,它的葉子也有醫治的果效」,所代表的是「在被恢復的伊甸園裡,一切都逆轉了」,「吃一顆樹的果子帶來咒詛,吃這棵樹的果子則帶來永生」。醫治的葉子指「完全沒有物質上與屬靈上的缺乏,未來的生活將是豐盛與完美的生活」[10]。

華北神學院的何賡詩牧師(Martin Hopkins)也說,「醫治」二字「非表明已蒙救贖的列國要有疾病」。「正如生命樹和生命水亦不表明城內的居民要飢渴一樣」,而是表明這裡的居民「常健無病」。

但何賡詩牧師也補充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也提醒「在這永遠的境地裡,人不能離神而獨立,乃是要時常靠賴神的恩典與能力,這就是生命河、生命果、生命葉所表明的要義」,「因這三者與神和羔羊都有直接的關係,這三者也是新人類在恢復的樂園裡不再墜落的永遠保證」[11]。

鮑會園博士則指出「葉子乃為醫治萬民」這說法和「神也必抹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啟七17、二十一4)是一樣的文學筆法,「只是用生動的形象,說明那時不會有叫人流淚、傷心痛苦的事」。

因為「死亡、憂傷、痛苦都是屬於現今世界的事」,「祂要擦去祂子民一切的眼淚」不能解釋作「到那時人還會有眼淚,所以才需要擦去」,而是「一切憂傷和痛苦」都已被除去。同理,「醫治萬民」所要說的是「那時不會再有疾病了,不論是靈裡的還是肉身的病,都已得醫治了」[12]。

昨天接到一位還很年輕的優秀姊妹、也是教會的執事娘在凌晨蒙主恩召的消息。雖然朋友表示執事娘已經比起醫師當初所預估的3-6個月存活了更長的時間,但還是感到十分意外與萬分不捨。

我也相信對於深愛執事娘的執事來說,失去她就像當初失去拉結的雅各。即使被約瑟接到埃及後又活了十七年,在生病即將臨終前依然對約瑟說:「很久以前,我從巴旦•亞蘭回來時,拉結死在迦南地。那時我們還在路上,離以法他(伯利恆)仍有一段距離。於是我懷著極大的悲痛把她葬在通往以法他的路旁」(創四十八7,新普及譯本)。

雖然我們更願意主讓執事娘留下來,但就像剛失去師母不久的張文亮教授所說的:「與其讓妻子在病床,痛苦久久,不如放手,主接她到天上,與主永同在,不是更好嗎?是更好!」。

「信主的人安息了,是與主同在」,「是與主相聚,在主耶穌那裡」,「那裡是喜樂,那裡是明亮,那裡是平安,那裡不再有痛苦,那裡是主掌權的。無法想像的美,處處充滿主榮耀」[13]。

「樹上的葉子乃為醫治萬民」(啟二二2)也向我們保證:與主同在的執事娘再也沒有疾病與痛苦,因為主所許諾的正是「那些洗淨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可得權柄能到生命樹那裡,也能從門進城」(啟二二14)。

執事娘的姊姊回憶妹妹生前打點身邊物品時,說「她現在準備搬家。如果主耶穌願意的話,她想搬到天上的家」。是的,我們深信執事娘一如葛理翰(Billy Graham)牧師所說的:「死亡只是通往榮耀永生的通道」,「我認為所有能讓我快樂、幸福的事物,在天堂也都會有」,「我只是改變地址,進入神的同在」[14]。

雖然有些人認為舊約對於「死後的盼望」相對於新約仍比較模糊[15],但《箴言》十四32所說的這句「義人臨死,有所投靠」(《環球聖經譯本》:義人死亡時得到庇護,《新普及譯本》:義人死時卻有避難所),在神學上完全正確。

信靠主的人「臨死時(可以)確信自己將進入伊甸園」,神會「在死亡界限之外為義人預備避難所」[16]。楊東川博士也說:「人一生相信神至死,其中的關係不會因死亡而中止」[17]。

所以我們在想念執事娘笑容的同時,也以被譽為「比其他任何一本書都更能代表蘇格蘭最好的宗教經典」的這本《人性的四重狀態》書上這段話彼此安慰:敬虔之人「在另一個世界有一個值得信賴的好朋友帶領他們」,「他們的審判官還是他們的辯護人」,「他們的辯護人也是他們的救贖主」,「他們的救贖主還是他們的元首」,「他們將平安進入另一個世界」。

雖然他們「的確必須經過死蔭的幽谷」,但這漆黑幽暗的幽谷「卻會成為他們的希望谷」。所以,「為什麼要擔心呢?他們有大地之主的通行證,而且是用祂的寶血所授權的」,「有天使作他們的衛士,無疑會把她平安地領到祂家中」,「他們將滿懷喜樂地進入另一個世界」!






[1] 孫寶玲博士,《啟示錄:萬主之主》,明道社,2007,頁495。

[2] 羅偉博士,《啟示錄注釋(下) 》,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07,頁18511852。

[3] 吳道宗博士,《啟示錄:得勝君王的啟示與作為》,聖經資源中心,2013,頁387。

[4] 羅偉博士,《承先啟後:從文學與釋經面向探究啟示錄和以西結書的關係》,漢語聖經協會,2014,頁245、259、266。

[5] 格蘭•奧斯邦(Grant R.Osborne)博士,《啟示錄註釋(下) 》,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08,頁1032。

[6] 溥偉恩(Vern Sheridan Poythress)博士,《再臨君王:幫你讀懂啟示錄》 ,改革宗出版,2018,頁 228。

[7] 唐慕華(Marva J.Dawn)博士,《軟弱中的力量:來自啟示錄的喜樂與盼望》,校園書房,2011,頁267。

[8] 格蘭•奧斯邦(Grant R.Osborne)博士,《啟示錄註釋(下) 》,中華福音神學院出版社,2008,頁1032。

[9] 張永信博士,《啟示錄注釋》(增訂版),宣道出版社,2008,頁313。

[10] 饒柏.孟恩思(Robert H.Mounce)博士,《啟示錄註釋》,美國麥種傳道會,2007,頁622。

[11] 何賡詩(Martin Hopkins)牧師,《耶穌基督的啟示(The Revelation of Jesus Christ)》,證道出版社,1960,頁341。

[12] 鮑會園博士,《天道聖經註釋:啟示錄》,天道書樓,2004,頁322、339。

[13] 張文亮教授臉書,2022-09-08。

[14] 威廉.馬丁(Willian Martin)博士,《我只是改變地址:葛理翰:榮耀的先知》,道聲出版社,2020,頁892。

[15] 楊牧谷博士,《智慧的尋覓:箴言詮釋》,更新資源出版社,2008,頁269。

[16] 華爾基(Bruce K.Waltke)博士,《箴言:一至十五章》,美國麥種傳道會,2018,頁769。

[17] 楊東川博士,《中文聖經註釋第十六卷:箴言》,基督教文藝出版惡,1991,頁125。

[18] 托馬斯•波士頓(Thomas Boston),《人性的四重狀態》,經典傳承出版有限公司,2021,頁311-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