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望愛

淺談年金:以國民年金為例
作者/徐敏雄
 
  前些日子很熱門的話題是選舉的「年金支票」,有人說支票那些都是「津貼」, 不是年金。究竟實際的情況是怎樣呢?

  所謂的「年金」泛指:「按年給付的一種保險」,是強調「互助精神」的一種制 度。就是「有錢人幫助低收入者」、「健康的幫助生病的」,但是「人有旦夕禍福」 ,每個人都會生病,也都可能面臨失業和經濟危機,所以保險其實是每個人都可能會 使用到的。一般說來年金的種類包括:遺屬年金,殘障年金和國民年金三種。第一項 年金是投保人過世後,由受益人(家屬)按年領取保險給付,第二項和第三項則是本 人因為殘障或年老而按年領取的給付。換言之,繳費的「義務」和享受給付的「權利 」關係相當清楚。

  所謂的「津貼」,是不用事先繳交保費,而由政府編列預算統一支付。津貼可以 是兒童津貼(例如前些時候臺北市說要開辦的),家庭津貼,也可能是婦女,殘障或 老年津貼等等。總之,重要的是「資格符合」,不必先繳交保費,所以「權利」與「 義務」關係較不明確。換言之,前一陣子政黨提出的「老人年金」因為沒有「權利義 務關係」,所以是「老人津貼」,而非「國民年金」。

  有了這樣的認識後,便可以更深地進入本次主題:「年金」。 前面提到,所謂的年金的制度應該是年輕時繳費,以備年老時 退休沒有收入時的生活所需。年金可分為「基礎年金」和「附 加年金」。前者是強迫性質,每個國民都必須參加,從另一個 角度來看也就是每個國民都享有「基本生活保障」;而後者則 是「自由參加」,目的再讓個人能夠維持意外或退休前「差不 多」的生活水準,也就是有錢人可以多保一些附加年金。

  隨著社會制度制度繳費和給付的不同,所得重分配的效果也不 相同,要詳細討論需要花很大的篇幅,故筆者在此僅以「國民 年金」就粗淺的輪廓討論之。

(一)隨收隨付制度(pay as you go)

  通常是利用「稅賦」來支付,至於繳費的標準依據「所得多 寡」,但是領取的時候都是無論身份或是財產,都領一樣的 錢,因此所得重分配的效果最明顯。當然也可以繳費時每個 國民都繳交相同的錢,領取給付時也領取相同的錢,這樣的 方式所得重分配效果較不明顯。目前的福利國家多半採用前 者。

  這種方式的好處是避免這一代的年輕人到了老年時通貨膨脹 ,使儲存的錢貶值了。簡單說,這種方式就是年輕時養上一 代,年老時受下一代養。當然,它的缺點是人口老化時,年 輕人漸少,等於是少數年輕人在養多數老人,造成下一代的 負擔。

(二)儲備制

  就是大家共用一個「共同的帳號」,這一代的人把錢都存到 這個戶頭裡,由保險局為這一代的人妥善運用這些錢(例如 做轉投資),等到這一代的人年老時再由保險局統一發放給 付。至於繳費和給付的標準和隨收隨付制相同,可以有不同 的選擇。

  它的優點是避免隨收隨付「人口老化」而產生加重下一代負 擔的問題,但也因此,缺點是無法預期的「通貨膨脹」將會 減低保障的效果。

(三)基金制

  這種制度以新加坡為代表,就是「每個人有一個帳號」。這 種制度就好像年輕時國家強迫每個人存錢,到年老時再拿出 來。如果個人的「儲蓄」不足應付年老的開支時,政府會給 予社會救助。至於要求儲存的比例可能是依據所得多寡,因 此,完全不具備所得重分配效果。

  它的優點是責任清楚,可以使自己負擔起自己年老時的經濟 需求。這樣的優點,相對的它的缺點就是「風險」無法分擔 ,必須完全自己承擔年老的風險,完全沒有互助的功能。

  以社會保險的精神來看,兩項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風險分擔」 和「財富重分配」。第一種和第二種制度如果「依據所得不同 繳交不同保費,領取相同給付」來看,,不但具有風險分擔的 效果,也可以達到財富重分配目的。至於第三種方式(基金制 ),其實不算是社會保險,而只是一種強迫儲蓄模式,也因此 沒有所得重分配和風險分擔的功能。這對於中低收入者來說, 老年或疾病的風險根本沒有分擔掉,任何的危險還是自己承擔 ,據說台灣未來要推動的「年金制度」是這種模式為基礎。

  台灣已經邁入高齡化與工業化的階段,第三種制度(儲金制) 是否能夠化解老年人退休後就醫和經濟「風險」,是否能夠對 中低收入者給予「保障」呢?首先,因為沒有風險分擔的功能 ,即使年輕時儲存很多錢,當遇到通貨膨脹造成貨幣貶值時, 個人完全就必須完全仰賴社會救助,到時勢必增加更多政府財 政的負擔,這個問題在收入不高的中低收入者身上更加明顯。 再者,在社會連帶上來看,的確這種儲金制能夠強迫個人負責 ;但也因為自己必須負全責,所以很容易使人們不得不汲汲營 營地希望增加個人「帳戶」裡面的數字,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 社會責任。

  當然,任何制度都是有利有弊,我們可以作的,是去思考:我 們要開辦一項制度,它的目的何在,以這樣的方式是否能夠達 成。本文的目的也在此,希望提供讀者更多思考「年金制度」 的知識與不同的角度,讓大家對社會福利體制有更多更清楚的 瞭解。


 
徐敏雄是誰?      徐敏雄文選

 
 
信望愛論壇     陳韻琳/蘇友瑞專欄     網路話題
陳小小專欄:親子之間     陳小小專欄:生活筆記     陳小小專欄:婆媳關係
華子有話說     網路作家     漫畫與人生
 

回首頁

版權所有,請尊重著作權。
Copyright 2000 信望愛資訊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