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望愛

請多關切自身語言中的暴力問題
作者/徐敏雄
 
  台灣的許多語言中都含有相當不好的歧視意涵,例如「三字經」中的「x你娘!」、「你x的!」……許多人或許會認為,多數人在使用這些字詞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意會到字詞背後的意涵,只是一種習慣、好玩、甚至是一種打招呼的用語,但事實上,語言之中具有相當濃厚的權力關係。

  為什麼那些「三字經」當中都是在「問候母親」?從語言權力的角度來看,這些用語所指稱的對象,也就是「母親」,並沒有同意男性這樣「問候」她,那麼為何這些用詞彙會在人們的生活中便成習慣用語呢?其實這些粗話都是源自於台灣早期父權文化傳統中,男性要在同儕面前表現出他們在「性」、也就是「家庭」中,夠征服女性的一種玩笑用語。

  對於在家中打理家務的婦女而言,對於這些存在於男人之間的話語,即便是在她們面前出現,在父權社會之中,她們也很難有什麼發言、抗議的餘地,也或許是教育不足的關係,她們沒有這方面的意識。但是,當代社會中的我們,當有人以這種字句謾罵自己的母親時,相信身為子女的我們,心中一定會相當憤怒。

  這種語言權力的宰制不僅發生在性別之間,在社會優勢與劣勢團體之間也是如此。當某些群體的「特質」被用來代表一些「負面」的意涵時,這就意味著那些被拿去當「符號」或「代表」的群體,被強硬第貼上了某些「負面」的標籤,而很難擺脫。例如:「低能兒」就字面上來看,只是「智商較低的兒童」,這僅是一種生理發展上的名詞描述,並沒有任何歧視的意義。但是,一但社會中某些人將「低能兒」一詞賦予負面或可笑的意函,「低能兒」或「白痴」等詞彙就不僅指涉那些「智能較低的兒童」,而是等同於「嘲笑」或「玩笑」用語。

  試想,假使有人將「台灣人」或「某大學學生」當成是「賭鬼」的代名詞,此時,「台灣人」或「某大學學生」有何想法?再如清朝末年,大陸上許多外國商店掛著,「不准中國人和狗進入」這種牌子,這對「中國人」是不是也是一種侮辱呢?

  文字「本身」並不會歧視人,文字的力量與殺傷力都是因為人類在互動中賦予他們特殊意義,而且這種賦予意義的過程都是沒有經過「對方同意」就強力執行,這種語言文字的暴力是十分可怕的。因此,在這裡呼籲大家,對於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用語,不見得是對的,不見得是好的,很多都是具有很大的殺傷力,或許對使用者來說,沒想到這麼多,但是對接受訊息的人來說,卻可能產生很不舒服的感受。沒有人希望被當作「笑柄」,沒有人願意被「侮辱」,那麼我們是否也該提醒自己「尊重他人」,這不是「愛心」的問題,而是「尊重生命」的問題。


 
徐敏雄是誰?      徐敏雄文選

 
 
信望愛論壇     陳韻琳/蘇友瑞專欄     網路話題
陳小小專欄:親子之間     陳小小專欄:生活筆記     陳小小專欄:婆媳關係
華子有話說     網路作家     漫畫與人生
 

回首頁

版權所有,請尊重著作權。
Copyright 2000 信望愛資訊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