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望愛

後現代與台灣教會的宣教事工
作者/徐敏雄
 
  「現代」(modern)和「後現代」(postmodern)的「名詞」,已經在當代文學、藝術、傳播、建築、政治學、社會學、哲學以及教育學等各學門的論著中大量被使用著,這些名詞究竟代表著什麼意思呢?而後現代對於基督教的宣教事工又將產生什麼影響呢?

一、什麼是「後現代」?


  如果從「後現代」的字意下手,「後」(post)具有「非」(not)、「反」(anti)、「否定」(negation)和「超越」(trans)的意思。因此,後現代意味著一個與現代大不相同的紀元,它要否定現代的理論和文化實踐、拒絕現代的意識型態、積極地與過去的一切斷絕關係,甚至要解放舊束縛與制度,進而超越現代而邁入一個新論述(discourse)、新實踐的新領域。

  如果從時間上來看,後現代是接續著現代而來,那麼我們有必要對「現代」的特徵先做一些了解。對此 Featerstone 認為,所謂的「現代性」(modernity)的概念源自於十八世紀末的啟蒙運動,它在十九世紀工業資本主義和民族國家正式崛起。現代性表現在經濟進步、行政理性化、生活世界的差異性之上,並以此與傳統社會中經濟、社會與文化的「前現代性」(pre-modernity)相區隔。因此,「後現代性」(post-modernity)是一種有別於現代的新社會組織原則,它出現在在現代性之後,這種新的社會經濟秩序包括資訊科技所帶來的生產方式改變,這樣的特徵在溝通和媒體全球化的領域中特別顯著。

  對於後現代的論述相當多,在此無法一一詳列他們的觀點。但綜合這些學者觀點後可發現:後現代是對現代的批判與質疑,甚至希望超越現代;從時間的先後順序來看,後現代應該是出現在現代之後,所以後現代與現代之間又存在著一個歷史分期的時間關係。後現代所呈現的兩個特徵是「多元化」和「批判」,後現代要批判的是現代的理性和文化的霸權,強調無論是任何小眾的聲音,都可以透過高度發展的媒體科技獲得舒展。沒有什麼既定的科學典範可以決定「誰是真理」,簡言之,後現代呈現出一種價值多元甚至紛亂的情況。

二、後現代對教會宣教策略的衝擊


1).本土神學的重要

  前面提到後現代社會中,不同文化與社群的文化受到相當的重視,傳統理性為典範的學科知識受到相當的挑戰。此時在多數人的心中不再有「絕對客觀的真理」,知識的合法權力不再是某個社群獨享,而是社會中每一個份子可以在文化情境尋求、創造而獲得的。另外,在媒體全球化發展的情況下,媒體的力量有效地將某個國家特殊文化以優勢的姿態打入其他國家或地區,甚至形成了跨國性的消費和文化認同。在外來文化強烈的傾銷壓力之下,本土性的文化雖然短暫地失去它的特殊性和自主性,但發展到後來卻也引發了某些本土意識強烈的人士對「地區性文化」的自覺。

  處於這種強調區本土文化風氣之下的台灣教會,便應當從本土文化中尋求信仰的確據、進一步發展屬於台灣文化與本土記憶的神學。因為,對於許多非基督徒來說,耶穌在他們的記憶或教課書中才是「外邦人」,聖經的故事也是外國的歷史。如果我們無法從台灣民眾的生活中找發現上帝的啟示與作為,無法讓台灣民眾親身感受到他們生命中屬於神的恩典,而只是引經據典地將聖經的話語「強加」在他們身上,這樣將很不容易使他們的感同身受。事實上既然我們相信上帝是又真又活的神,祂會在不同時代不斷地帶領著我們,那麼我們是否也該將這段屬於我們本土的信仰見證好好整理起來,告訴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呢?

2).媒體宣教的重要

  其次,確實如同後現代論者所言,當今的社會無論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都已經邁入了資訊化的領域。網際網路(internet)的溝通形式不但壓縮了地區和國家的地理距離,同時也將整個世界的時差縮小了,只要能夠登上網際網路,個人便能夠在任何時間透過各類的搜尋軟體或學術網路的資訊站(BBS)獲取自己所需要的訊息。

  就台灣的情況來看,因為每天上網路的人數實在多得嚇人,而這些網路使用者多數又是學生,換言之,當前許多的網路使用者,特別是學生,他們獲得資訊的管道是透過網路,而不僅僅止於文字和書籍。雖然傳統的福音工作依然有它們不可取代的重要性,但是在科技高度發展、人們互動方式逐漸進入網路場域的情況下,教會的宣教事工推展自然不能停留在散發福音單張、或是舉辦大型佈道會的層面上。

  目前有不少許多基督徒也開始積極投入網路服事的工作,不少 www 和 bbs 也已經發展到相當的規模。但是這一群有心的基督徒很多都還是學生,或是剛踏出社會的新鮮人,要支撐起這樣的網站,除了技術人才、文字工作者外,更有沉重的財務負擔。對他們來說,技術和文字思辯能力是他們的本錢,但是一提到所需的財務來源時,卻常使他們傷透腦筋。因此,筆者建議對於意投入網路事工但卻苦無相關人才的教會,應可以主動與這批基督徒網路工作者聯絡,甚至應該打破教派的成見。為以如此,才能讓有心投入網路服事的基督徒有充裕的資源,同時也讓有心開展網路事工的教會,獲得需要的人才。

3).強調接納而非接受

  除了前面提到台灣的教會應該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本屬信仰詮釋外,在後現代社會中,基督徒也應該對其他宗教信徒抱持尊重的態度。但在此筆者所要強調的,去「接納」不同宗教信徒的軟弱,而非「接受」他們的信仰內容。所謂的「接納」是以一種「將心比心」的心態,去了解他們為何會有這樣的信仰,但本質上基督徒還是可以保有自身的信仰;而「接受」則是一種「認同」,也就是將他們的信仰對象納入自身的價值信念中,簡言之,就是受到其他宗教的「同化」。

  因此,處於後現代社會中的基督徒,在面對其他非基督教信徒的時候,不應該一昧地批評他們所境拜的「神明」,或者自視清高地輕視其他宗教的教義,因為這樣只會使基督教被貼上「宗教霸權」的標籤,對於福音工作並不會有實質的幫助。另外,若沒有以接納的同理心去了解不同宗教信徒為何信仰該宗教的原因,沒就進入他們的生活經歷中,去探尋他們心靈上的需要是什麼。光靠口舌之能、批評其他宗教所傳遞的信仰,實際上也與愛與關懷的基督信仰相違背。

三、基督教在後現代的可能空間


  前面所提到的部分,都是教會該掌握時代科技和文化發展的趨勢,做出一些宣教方式與心態的調整。但是,這並非意指我們要隨波逐流,毫無選擇地去順應時代的潮流。從實際層面來看,後現代在多元價值的相互競爭下,表面上看來固然是不同聲音都獲得了表達的機會,但價值過於紛亂的結果,卻很容易導致人們無所適從。對於這種價值或規範迷亂的情況,法國的社會學家E.Durkheim便曾經提出警告,他認為處於價值過度紛歧的社會,人們常常會不知道什麼對他是好的、什麼是他人生的目標所在,在價值混淆而手足無措的情況下,人們很容易採取自殺的行動來結束這種不確定感所引發的焦慮和痛苦。就此來看,基督教在這個後現代的社會中,正好提供人們一個心靈的依靠,同時賦予人們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另外,由於後現代社會中的人們很強調個別性的生活體驗和感受,換言之,每個人都被希望當作特別的個體來對待,而非行政官僚體系下統一規格的匿名個體。面對這種人群的需要,由於基督信仰十分強調關懷人們個別的需要(例如好心的撒瑪利亞人的比喻),而非止於口頭傳講聖經道理。如果能教會的宣教確實能夠抱持尊重每一個個人,尊重他們有著不同的感受與需要,並對此需要進行關懷的話,不但容易與其建立良好關係,更可以讓他們從自身的經驗中去體驗基督信仰的真意。這種宣教方式是最直接的,也是最重要的。

四、結語


  最後,筆者想以一個親身經歷的一個小故事來做本文的結尾。有一個基督徒的長輩告訴我說他將應邀去做一場演講,講題是有關「後現代的宣教」。聽到他這麼說,我便很感興趣地位他大概要講什麼內容,他簡單說了一句話:「後現代福音工作要特別強調對他人感受的關懷」。聽他這麼說,當下的我覺得他似乎挺能掌握後現代社會的特性與需要。但過不了多久,有一個契友找這位長輩談話,話語中透露了許多他對信仰懷疑,甚至還提出許多他自身負面的感受。我耳邊就傳來這位長輩的一段話:「我以我當輔導二十幾年的經驗告訴你,你這種想法……」。聽到這句話,我所感受的是這位長輩依然以輔導或長者的權威,企圖「解決」契友的問題,而非去接納他的不舒服感受。如果台灣教會的牧長或輔導不能拋棄以權威的心態,而以同理心去關心年輕信徒的話,無疑地,這將成為後現代社會宣教的一大障礙。


 
徐敏雄是誰?      徐敏雄文選

 
 
信望愛論壇     陳韻琳/蘇友瑞專欄     網路話題
陳小小專欄:親子之間     陳小小專欄:生活筆記     陳小小專欄:婆媳關係
華子有話說     網路作家     漫畫與人生     信望愛閱讀
 

回首頁

版權所有,請尊重著作權。
Copyright 2000 信望愛資訊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