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望愛

營造一個「終生學習」的教會和團契
作者/徐敏雄
 
一、什麼是「終生學習」?
  「終生學習年」是教育部在一九九八年所推動的一項全民學習的運動,強調人們應該要打破傳統學校教育對於學齡、教材、空間和時間等侷限,以達到「人人學習、事事學習、處處學習、時時學習」的「終生學習」目標。目前許多私人機構,無論是營利或非營利組織也積極地朝向「學習型組織」的方向在邁進,希望能夠藉由機構人員共同學習的方式,讓離開學校的社會人士依然有許多進修學習的機會。在「終生學習」的浪潮下,不少成人教育學者也建議宗教團體能夠利用信仰的力量,推動「學習型教會」和「學習型寺廟」等宗教團體的學習型組織。

  「學習型教會」是個怎樣的教會呢?就我自己的看法,一個學習型的教會應該要培養信徒或來到教會的民眾,知道如何運用教會資源(包括教會圖書、人力、物力和財力等),以獲取信仰與生活所需知能,也就是「學習如何學習」(learning how to learn)。

  對於多數教會來說,主日學的教導是最重要的信仰知識來源,或有在各類團契舉辦查經的課程,讓信徒和契友能夠增加對聖經的了解。但是,當前各教會的主日學教學方式是否真的能夠讓信徒「學習如何學習」呢?團契的各項活動,是否真的能夠讓信徒彼此分享知識呢?

 
二、關於主日學的教學方式


  主日學要學什麼?無庸置疑的,主日學的目的是要是明白上帝給予人類的道理。在所有的主日學教材中,聖經也是最為重要,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基礎。但是,傳達上帝道理的方法是什麼呢?

  師範體系的學生,因為畢業後要前往中小學任教,所以必須修習一些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課程設計等課程,為的是要了解學生學習的習性,知道在課堂上要用怎樣的方式,來傳達教課書中的知識。師範生學習這些課程的主要目的,是要為他們未來能夠引導學生學習做準備,因為老師最大的任務就是教導學生知道怎樣求取知識,而不是將一堆知識填充到學生的腦袋裡。這裡所謂的「協助學生學習」,就是要讓學生「學習如何學習」,也就是「教他如何釣魚」,而非一直釣魚給他吃。

  基督教主日學的教學方式呢?是否也是「教信徒如何查經」呢?還是僅停留在餵養信徒、甚至是不求慎解地被誦經文,而忽略經文背後所要傳達的信息。基督新教改革後,與傳統天主教之間很大的一個差別,在於基督新教強調「信徒皆祭司」,信徒都可以透過禱告和讀經與上帝溝通。但是,信徒是否都有查考聖經的能力我十分懷疑,特別是對於非基督教文化的東方社會來說,我的這層憂慮是更加沉重。

  某些牧師或主日學教師在帶領信徒查經的時候,會很熱心地為信徒解釋經文,但是在整個研讀聖經的過程中,卻沒有教導信徒查考聖經方法。如此一來,如何能夠期盼信徒離開教會後,有獨立讀經的能力呢?有一位牧師查考聖經的方式我十分欣賞:他在帶領信徒查經的時候,會將自己如何看待這段經文的方法解說給信徒了解,而且不僅介紹一種方式,而是將各種可能的解經方法都介紹給信徒。讓信徒在整個查考聖經的過程中,藉由自己實際操練的方式,親身體驗各種查考聖經的方法。無論是傳統進入歷史社會情境中了解聖經作者撰寫經文的時代脈落的詮釋學方法,或是比較偏向存在主義,而強調信徒自身在當下感動的讀經方法,等等都是應該教導給信徒的讀經方法。

  另外,牧師或主日學教師也應該去了解信徒或主日學學生的學習經驗與智能發展的成熟度。例如,因為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和國中學生抽象思考的能力並不相同,在講授較具有價值和倫理意涵的經文時,勢必要使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不同年齡層所使用的主日學教材和研經工具不應該是同一套,但卻是應該是具有連貫性。或許有人會問:「我如何知道學生的成熟度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牧師和主日學教師親自去和信徒接觸後才有可能了解。

  再者,「經驗學習法」對於主日學教學工作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學方法。因為對於台灣的信徒來說,聖經中許多故事的情景都是信徒們所不可能親身體驗到的,要讓信徒對某段故事或經文產生「共鳴」,很重要的就是以信徒自身曾經經歷的體驗為例子,來呼應聖經中的道理。也就是讓信徒從自身的生命體驗中,去尋找上帝同在的確據,而不是讓信徒覺得聖經是「外國人」的故事。

 
三、關於團契的分享方式


  前面提到,團契對於信徒而言也是一個分享知識要的重要聚會。許多團契經歷了一段時間後,便發現沒有事情可以做,因為想像得到的活動都做完了。事實上團契可以分享的東西實在很多,絕對不可能有「用完」的一天。到底有什麼可以分享的呢?我個人認為團契的分享活動可以朝向以下三個向度來思考。

  在時間的層次上,我們可以將之分為「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部分。對於一個少年團契來說,這三個部份中「過去」所佔的比例可能比較少,他們的目光比較會集中在「現在」,當然也有一些少年會去規劃他們的「未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成年、甚至中年和老年,「過去」的比例逐漸增加,而「現在」和「未來」的部分擇日縮短。就此來看,不同年齡層的團契,因著他們生命歷程的轉折,在團契中關心的焦點也會隨之轉移;對社會青年和松年團契而言,「往事」的分享就相當重要的一項寶藏。

  從空間的層次上來看,我們可以將之分為「微視」、「外圍」和「鉅視」三個部分。所謂的「微視」的部分是指信徒每天會親身參與的團體或組織,諸如家庭、學校、公司行號、社區等都屬於這個部分。而「外圍」的部分則是信徒不會或很少親身參與,但卻會影響到他們生活的組織或機構,包括各種傳播媒體、醫院、警察機關、社會福利機構等。至於「鉅視」層面的部分則泛指一些價值、文化、意識型態的東西。就此來看,隨著信徒職業、居住地、教育程度等各方面的不同,對於這三個部分的體驗也會有所不同。

  最後,在分享的深度上,我們可以將之分為「生活經驗」、「知識」和「信仰」等三部分的分享。生活經驗的分享簡單說就是信徒發生在上述第二個層次的各種生活體驗,因為這些生活經驗未經什麼理論的組織或思考,因此它們可能是感性重於理性、片段而非連貫的。至於「知識」的分享,主要是信徒彼此交換一些自己所知道的東西,它可以是一本好書的內容分享、經過沉澱後的生活體驗分享、或是職業或專業知識的分享。至於「信仰」的分享當然是從基督教的角度出發,讓信徒們彼此討論信仰對自己身命的意義,或是一些倫理學與神學的討論。與前面兩者不同的是,「信仰」的分享是經過信徒自身體驗、咀嚼後而產生的,而非一套外在於信徒的生活瑣事與理論知識。

  將上述三個層次綜合起來看,我們便可以得到一個立體的三度面向座標。隨著信徒年齡層的增長,一般說來生活圈也會從微視的層面逐漸擴展到外圍和鉅視層面,並且隨著抽象思考能力的增加,信徒們自我表達的能力和專業知能的累積也會逐漸增加。或許我們可以這樣說,因為世界不同地在變動,只要歷史不一直在走、徒們每天都接觸到一些人事物,必然會產生一些新的體驗和新的知識,即便是一些小小的感受,都是屬於相當可貴的分享體裁。

  本文所舉出的三個面向只是提供團契在思考要「分享什麼」的時候,可以有個思索的方向。團契可以從「過去」、「現在」及「未來」的時間脈落,與「微視」、「外圍」和「鉅視」的空間範圍所交織而成的生活體驗中,去分享彼此在「生活經驗」、「知識」和「信仰」等各方面的想法和故事。相信只要多數團契的契友有心建立一個「分享的團契」,分享的題材就在大夥身上。


 
徐敏雄是誰?      徐敏雄文選

 
 
信望愛論壇     陳韻琳/蘇友瑞專欄     網路話題
陳小小專欄:親子之間     陳小小專欄:生活筆記     陳小小專欄:婆媳關係
華子有話說     網路作家     漫畫與人生     信望愛閱讀
 

回首頁

版權所有,請尊重著作權。
Copyright 2000 信望愛資訊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