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望愛

以「團契社區化」來為社區事工扎根
作者/徐敏雄
 
  基本上,無論是一般性的社會福利工作,還是教會的社會關懷或社區事工,不僅只是希望所提供質性的關懷,更期盼能夠扮演著陪伴服務對象一同成長的積極角色。不論是知識的增長、情感的扶持,甚至是自信心的建立,都是各類社會福利與社區關懷事工十分看重、且應當盡心投入的工作重點。對於有意投入社區事工的教會而言,「扎根於社區」更是整個事工的基本根基,因為唯有長時間融入社區居民的生活,藉由各類的社區方案來凝聚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培養民眾的組織動員能力,整個社區才可能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這不僅對一般都市型社區相當重要,對重建區的社區重建規畫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相信稍具有社區工作概念的工作者都能夠理解並同意上述的基本目標,但是對於怎樣達到這個目標,就我對一些台北市和重建區教會的觀察,卻很少教會有抓到方向。目前不少從事社區事工的教會都會以園遊會的方式來炒熱社區的氣氛,希望藉由園遊會或運動會的方式邀請社區居民走出公寓,進而與街坊鄰里相互熟識。在此,我們必須認真地去思考:這些園遊會或運動會是否能夠真的達到上述的目標,也就是說,教會所投入的心力是否有助於凝聚社區意識、培育社區組織能力?

  以園遊會或運動會為例,如果社區園遊會或運動會的整個籌畫過程是經由社區居民與教會同工共同商議所做出來的,那麼,社區核心幹部以及教會同工兩方面的人確實有機會在整個籌畫活動的過程中,增加彼此的熟悉度和合作默契。但是,如果這些活動僅是教會端出來的菜單,或僅是教會牧長形式上邀請社區居民參與討論,但骨子裡卻還是教會牧長決策的結果,這樣對於社區居民而言,即便他們前來參加這些活動,還是無法達到相互認識瞭解的目的。

  就園遊會來說,當然或許在正個活動過程中,可以讓社區民眾注意到教會在關懷社區,就這個效果而言,我也不否認會有這方面的果效。但是,對社區民眾而言,可能一家人藉著假日繞著整個操場的攤位走一圈,吃喝玩樂一番過後,就回到家裡去了,事實上,這對社區居民的熟識或組織能力的培養並沒有什麼幫助。究竟社區工作該如何扎根呢?就我自己的想法,一般而言,應該從小團體、甚至個人工作開始逐漸建立關係,然後才逐漸擴大到社區層面。也就是從個案過渡到團體、最後才進入社區。當然如果社區已經存在一些頗有凝聚力的團體的話,當然也不排除直接進入社區動員的階段。

  就教會推動社區事工為例,教會可以先將有負擔或有意願投入社區事工的會友集結起來,在當中選出比較有帶領團契或團體工作恩賜的同工,由該同工邀請其他配搭的會友作基本成員,共同規畫出一些類似「讀書會」或「小社團」的團體的階段性目標。例如,可以推出一個為期兩個月的「人際關係讀書會」或「工作壓力調適團體」,如果帶領團體的同工足夠的經驗,則可以將整個團體的方式設定在近似「團契分享」的非正式方式上。初期,無論是讀書會還是小社團的內容最好不要有太濃厚的信仰色彩,這樣可以讓社區居民比較沒有距離感,甚至之前教會還可以對社區居民的偏好和需求進行調查,以瞭解社區居民的興趣和需要在那裡。在成員的組成份子上,建議整個團體或讀書會最好可以空出一半的名額讓社區民眾來參加。此時,教會所做的工作等於是將社區個別的民眾匯集在一起,讓他們藉由分享、討論自己的經驗與知識的過程,建立合作的默契,以作為未來社區工作的基本單位。

  以「讀書會」為例,由於它不同於傳統課堂教學的學習模式,是出於個人的動機而非外在的強制力,讀書會成員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時間、地點、同伴和主題,藉由研讀、分享、討論、辯論等方式,不受任何教條的束縛和干預,只要參加讀書會的成員有共同的決議,便可以自發性地組織一個讀書會。就此來看,讀書會不但是個自主性的團體,同時更具有自助和互助的性質,它不但提供了成員一個分享知識、分擔心情、激盪新知的空間,更可以讓成員在自行運作讀書會團體的同時,培養起領導和溝通的組織能力,以此肯定自己的能力。換言之,讀書會不但能夠激發成員新的思考方式,重新詮釋自己的生命意義和目標,更可以讓自己的潛能獲得發揮的空間。

  在團體進行的過程中,帶領的同工最好將自己定位在協助團體成員分享討論的角色上,所以領導者的任務不在於提供一個標準的答案,而是要設計出適切的方案,盡可能地掌握團體動力〈例如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團體氣氛〉,以此來支持、促進、引導團體成員在團體中與其他成員分享互動。這樣,一方面可以讓成員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同時也分享彼此不同的關點和解決問題之道,甚至可以轉化先前舊有的認知模式,使其未來在面臨相類似的問題時,可以運用新的方式來看待、分析問題,有能力自行解決。

  如果教會在整個團體或讀書會的階段同時培養了幾個團體,也可以在整個過程中,安排幾次的機會讓這些團體彼此之間能夠相互熟識,而不僅是一個個單獨孤立的團體。待團體或讀書會進行一陣子,社區居民(即團體成員)有了基本的默契和熟悉度後,才再進一步邀請他們一同對所處的社區環境做一些努力。此時,因為這群居民已經有一同討論共事的經驗了,在推動社區事工的時候儼然就成了一個基本的行動單位。這種從這種草根團體出發所規畫出來的社區工作,才真的能夠達到凝聚社區意識、培養社區組織能力。

  行文至此,或許有讀者會認為我的想法太過理想化,事實上我也承認,這樣的事工推動不但需要恆久的耐心投入,更需要一些專業性的協助。也因此,對於台灣長老教會近日來在商議的「教會設立社工師」一事,我抱持相當積極支持的態度。這不僅是因為我本身是社工界的一份子,所以為社工出頭說話,而是實際上教會在推動社區事工,甚至僅是團契事工的時候確實需要有社工專才的協助。常常聽到教會的團契走不出去,也就是很難有社區居民或新的非基督徒成員進入團契,這是相當可惜的。就本文前面的一些構想,團契其實是社區組織相當好的一個基礎單位,如果能將「團契社區化」,不但能夠凝聚社區居民的社區意識,在團契中基督徒與非基督徒彼此互動的過程中,更有助於社區居民認識信仰真實的實踐面貌。


 
徐敏雄是誰?      徐敏雄文選

 
 
信望愛論壇     陳韻琳/蘇友瑞專欄     網路話題
陳小小專欄:親子之間     陳小小專欄:生活筆記     陳小小專欄:婆媳關係
華子有話說     網路作家     漫畫與人生     信望愛閱讀
 

回首頁

版權所有,請尊重著作權。
Copyright 2000 信望愛資訊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