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望愛

勿讓政治關懷掩蓋了教會的本色
作者/徐敏雄
 
  從前在還沒有深入接觸到基督信仰的時候,並不覺得教派和政黨有什麼 關聯性。直到我開始進入教會,成為一個基督徒之後,每當有非基督朋友問 在我哪個教會聚會,而我告訴他「我在xx教會聚會」時,多數人第一個反應 是「你也支持xx黨嗎」?

  不僅是非基督徒對基督教派與政黨之間的關聯性,有這種刻板印象,事 實上,根據我的觀察在許多教會之中,「國語教會」和「台語教會」在政黨 屬性上的差異也是相當明顯的。但是否以某種語言敬拜上帝的基督徒,就一 定支持某個政黨或某個候選人呢?基督徒應該以團契或教會的名義公然支持 某個政黨嗎?

一、 教會公開支持政黨在信仰上的合法性問題



  基本上對於基督徒關懷社會、參與政治活動我是十分支持。但是對於選 舉期間,一些教會的牧長有時會在主日講台上公然地告訴會友,要支持某某 政黨,或批評某政黨。甚至教會會發動信徒的力量,以教會或團契的名義公 開支持某候選人與政黨。對於這種做法,我個人就不表贊同。

  首先,就信仰的層面而言,牧師講道是代表上帝向信徒傳達信息,如果 牧師藉由講台傳達個人的政治意識型態,根本上就是違背上帝的旨意。

  另外,聖經中也沒有明白地告訴信徒要支持哪個政黨,聖經中所傳達出 來的信息,是一些價值準則。因此,就我個人的觀點來看,基督徒或教會若 要對公共政策或政治議題表示關切,應該是從聖經中領受上帝的價值觀,之 後再由信仰的立場對外界發表「政策宣言」或「基本原則」。

  基督徒和教會支持的,是符合上帝教導的政策,而不是特定的政黨與個 人。當然,無可避免地人們都會有自己偏好的政治意識型態或政黨,假若基 督徒有意投入政治關懷,無論參與人數的多寡,這一切都必須以私人而非「 基督教」或「教會」名義來進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教會過度強調某個政黨的意識型態,將可能使 教會與政黨的關係過度緊密,甚至對不同政黨的民眾產生特殊的偏好。如此 一來,教會失去他的自主性,而成為某一個政黨或政客的背書工具。另外, 由於教會預設了某種政治意識型態,這使得教會對於不同政黨偏好的民眾也 很難接納,這樣,如此能夠期盼教會傳遞福音給「萬民」呢?

  因此,我個人認為教會在選舉期間可以,也應該發表屬於基督教立場的 聲明,但這個聲明不淪為某政黨造勢的工具,相反的,教會要提出符合上帝 旨意的價值方向,讓候選人根據這些價值來擬定政見。即便基督徒的力量很 小,無法影響政壇,但最基本的原則就是不可讓政治引導教會。

二、過分強調政治意識型態對福音工作所產生的問題



  有一個小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個名為張三的基督徒,他的政黨屬性比較 支持xx黨,但教會和團契中多數的信徒卻是支持另一個政黨。在某一次的選 舉活動中,那位朋友的團契在聚會的時候興高采烈地討論著某候選人是否會 當選,因為張三的政黨屬性與其他契友不同,因而在聚會的時候他似乎插不 上嘴,他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其他契友熱絡地講述著他們對某候選人與某黨的 支持。對於異於多數契友的想法,張三也只能默默地放在心中。後來,團契 中的某些人提議到某候選人的競選總部去逛逛,此時,張三的感受又會是如 何呢?有人注意到這位契友嗎?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原本基督徒應該是因著共同的信仰而在教 會中聚集,如果有一天教會的聚會中瀰漫著政治意識型態,甚至信徒之間會 因為政治意識型態的差異,而排擠與自己政黨立場不同的信徒,那麼,這個 教會之中是政治意識型態在凝聚這個教會,政治力已經完全超越了信仰。

  在此情況下,同樣都是信奉耶穌的基督徒,開始因為不同的政黨立場而 產生距離。對於那些教會中政治立場不同的少數信徒來說,來到教會聚會還 必須背負著沉重的「政治認同」壓力,這樣的教會絕對不是上帝的教會。

三、過度強調政治意識型態對教會根本的戕害



  此外,根據我個人的觀察,台灣許多地方教會和信徒十分強調「社會參 與」,但這些教會和信徒與其說他們關懷「社會」,還不如說他們關心「政 治」。因為,在這類教會的事工內容中,瀰漫著對政治議題的關注,但是如 果真的要談到深入教會所在地的社區、了解社區居民的需要、進而提供他們 所需要的服務,在比例上社區服務事工受到重視的程度顯然是敵不過政治關 懷。

  這種過分強調政治而忽略實際貼近民眾的所需服務的現象,就我個人的 解讀,其實是信徒們在信徒關係不穩固、社區意識式微的情況下,所產生的 另一種凝聚「共體感」的途徑。

  在教會信徒彼此間缺乏穩定與真切的關係的情況下,更遑論教會與社區 能夠建立什麼「共體感」。此時,「政治認同」的問題便成了教會信徒交通 的一個重要媒介。因為「政治認同」是比較抽象且外在於信徒的「公有物」 ,藉著它,信徒們不必去處碰屬於個人內在感受就有了共同的話題可以彼此 交通。

  如果「政治認同」僅是信徒之間彼此打開僵局的一個話題,那麼它對於 信徒彼此間的認識與了解是有幫助的;但是,如果信徒們的互動內容僅停留 在這種「不必自我揭露」的「政治認同」話題上,那麼無論經過多少時間, 信徒彼此間的認識與了解絕對不會增進,因為,大家還是在談論「公有物」 ,而不願讓他人了解屬於自己的內在感受。

四、別讓政治關懷扭曲了教會的本質



  就教會和社區之間的關係來看,信徒如果真的疼愛所處的土地,對於這 塊土地上的人民所負擔,那麼自己身旁的社區民眾的關懷工作便是不應該忽 略的。口頭上講「愛鄉土」,誰都會講,但是若真的要教會和信徒付出「愛 鄉土」的代價,從最實際的社區弱勢者的服務工作開始去做,不知道有多少 信徒和教會能夠在現實生活中,藉由服務來實踐「愛鄉土」的口號。

  常常看到慈濟的志工們深入社區,為獨居老人打掃居家環境、洗刷身體 、陪伴他們孤獨的生活。這種實踐層次上的「愛鄉土」在基督教會的實踐卻 是相當稀少的。

  如果教會過度強調某種政治意識型態,對於不同政黨傾向的社區民眾來 說,可能會因為意識型態差異的壓力,而不願意接近教會。此時,教會給社 區民眾的印象不是「愛」與「關懷」,而是xx政黨的大本營。

  教會原本應該是作為傳遞上帝好消息的地方,如果教會的信徒或牧師過 度標榜某種意識型態,其言行舉止將不再有基督教的味道,這樣,叫社區民 眾如何透過教會來認識信仰呢?

  因此,我呼籲台灣的教會應該重視與社區民眾實際接觸的關懷工作,讓 民眾在與教會互動的過程中體會基督徒來自上帝的愛。若個人或教會中的多 數人對公共政策有負擔,對某個政黨有偏好,請走出教會後,以私人的名義 進行,不要讓政治的色彩掩蓋。


 
本期最新內容      徐敏雄是誰?      徐敏雄文選

 
 
信望愛論壇     陳韻琳/蘇友瑞專欄     網路話題
陳小小專欄:親子關係     陳小小專欄:生活筆記     陳小小專欄:婆媳之間    
華子有話說     網路作家     漫畫與人生     醫療保健
 

回首頁

版權所有,請尊重著作權。
Copyright©2000 信望愛資訊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