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前期文章索引】

正视青少年流行名牌现象

一下子,满街青少年三三两两开始用起名牌包包、穿起名牌衣服、戴起名牌手表,甚至在教会内也看到有大学生、神学生用名牌,而且还是价格不斐的真货,就很难解释发生什么事了!

正视青少年流行名牌现象

人做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根本不是出在吸烟本身到底酷不酷?而是出在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人吸烟,他们造成其他人跟进。

睡眠也要学习?!

台湾人工作时间之长,在世界排名前几;台湾人是最爱竞争,爱学习与成长,但根本是没有方向的无头苍蝇,这么努力只是怕跟不上其他人的脚步。

一条简单的道路

每每看著那些巍峨的建筑,以及愈形塑愈大的神像,内心总是产生一股莫名的悲哀。

再思民间习俗活动意义

这些民俗活动背后有著「互助」(天灯)、「驱除瘟疫」(蜂炮)、「崇敬上苍」(灯会)的意义,但现今参与这些民俗活动的人,是不是还有这样的想法呢?这样的习俗活动,还有何意义呢?

戴口罩

人人不愿意戴口罩让他人知道自己有病,就像没人愿意承认或明白揭露自己有罪,主要是怕承认了之后别人不接纳。

从联电案看「瓦圣那协定」精神

难道签署《瓦圣那协定》这些国家是傻瓜,就只有我们台湾聪明?

台湾高铁BOT看信心经济

不管是一般社会或是教会界内,信心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问问题,给答案

紧急联络卫生局灾难应变指挥中心(EOC)专业工作人员照著正常通报规则询问,「有没有脑神经外科加护病床?」被询问的医院也真的无脑神经外科加护病,于是回报「没有病床」。

面对苦难,积极改变命运

非常吊诡的是,这种整体国家社会集体大命的改进,必然跟满口有「一切都是命」的人无关。反倒跟「不谈命」、积极在问题上面,看见自己责任,愿意改变的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