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誕日是台灣基督徒的原罪嗎?

作者:徐千祐

  「佛誕放假促進會發言人」釋昭慧法師在中國時報九月四日時論廣場 ,投書「佛誕放假訴求宗教平等」,文中提到,釋昭慧法師之所以積極發 起「佛誕放假運動」,是因認為台灣「擁有宗教輿論發言權的學者」,對 於某些宗教以神職身份積極參政,透過包裝,讓耶誕享受「放假」的現象 ,視若無睹,但對政治人物走動本土宗教慶典的場合,卻大聲嚷道「政教 分離」。釋昭慧法師在文中表示,為了逼令他們用他們所謂的「政教分離 」理論,檢驗現行假日法令的「違憲」,所以作出「佛誕放假」之「宗教 平等」訴求。

  從釋昭慧法師的投書中來評析,佛誕日的推行目的,似乎在於「戳破 此類學者偽善中立面目」與「打破單一宗教獨享特權的違憲現況」。假設 佛誕日的推動目的與動機真如釋昭慧法師文中所述,筆者個人並不能體會 ,為何對少數人的不滿,必須以立法支持的手段來對應?如果台灣近幾年 來的輿論開放,無法解決釋昭慧法師定義下的「擁有輿論發言權的學者偏 頗的立場」,筆者以為,釋昭慧法師的處理方式,與社會大眾近幾年來動 輒將解決問題的關鍵指向立法院的扭曲現象並無不同。

  佛誕日的起創意義與將來的影響發展,可能將有很大的不同。宗教帶 頭示範「解決問題與表達不滿,必須透過國家立法機關」的方式,只不過 鼓勵台灣民眾,「解決問題必須要有進軍立法院的能力,靠輿論與個人力 量的努力是不夠的」。再者,釋昭慧法師文中強調,設立紀念日目的在於 凸顯「透過包裝享受放假的現象」,假設現象的存在是惡例,那麼就應該 找尋解決之道,而不是其他人起而效尤,一起造就更多惡例,戕害國家立 法制度。

  台灣的「行憲紀念日」當初為何選定12月25日?可能已經無從查考, 社會大眾普遍將12月25日當作「聖誕節」,雖然是不爭的事實,但如果詳 細詢問台灣民眾對聖誕節意義的認知,可以發現,絕大多數的台灣民眾並 不是過基督徒的聖誕節,大部人過的是經濟活動下的聖誕節。很少台灣人 明白,聖誕節的意義,在於記念耶穌基督的誕生,與耶穌對全人類帶來的 寬容、恩典、救贖與祝福。可能大部分人都會以為,聖誕節紀念的是聖誕 老公公,台灣有多少人為記念耶穌基督的降生而過聖誕節?

  尤其近一二十年來,台灣富庶豐足,全世界、包含台灣,聖誕節熱絡 的經濟活動,牽動台灣季節經濟的脈動。聖誕節的正面社會意義是「以聖 誕卡片問候許久未曾謀面的朋友」,負面意義是「縱情狂歡通宵達旦」。 聖誕節的經濟活動從每年的十一月開始,連續兩個月,台灣商人莫不利用 這時機創造誘人商品賺取豐厚利潤。

  聖誕節早已失去記念耶穌基督誕生的真正意義。台灣的「行憲紀念日 」,竟能創造季節性經濟活動的社會現象,又豈是長久以來只佔台灣百分 之三人口的台灣基督徒所引領出來的結果呢?

  長久以來,經濟活動主宰聖誕節假期,台灣的教會基督徒卻必須為聖 誕節的存在背負利用國定假日的的原罪,台灣社會從來沒有還給百分之三 的台灣基督徒應有的尊重與體諒。當台灣社會感念外國基督徒宣教士,在 台灣偏遠地區,為台灣人奉獻三四十年時,台灣民眾何曾明白過,基督徒 的奉獻,一切都是因為耶穌基督的愛,因為基督為世人受死,帶來無盡恩 惠與救贖,上帝能力賜予基督徒力量的結果,讓一個遠來的外國人都甘心 為台灣奉獻一生,這豈是一句「勸人為善」的宗教情懷動機所能支持而已 ?

  當台灣基督徒在教會裡記念聖誕節、向神禱告感謝上帝賜下耶穌基督 恩惠時,台灣民眾迷失在聖誕節慶中享受歡愉時光,卻又要將過錯推給百 分之三的台灣基督徒人口。釋昭慧法師近年來在社會工作上的努力所建立 的良好模範,似乎也逃不過這種對基督徒的誤解與迷思。

  佛誕日立法成功,對台灣基督徒是一項重重的警惕,當基督徒在教會 內迫切祈求禱告上帝復興台灣福音工作時,基督徒何曾將眼光移向台灣社 會狂歡縱情的扭曲慶賀方式?台灣基督徒們何曾走出自己狹隘的小悲小喜 ,而看見台灣人心空洞內心與對真心真愛的渴求呢?

  佛誕日的出現,讓我們察覺,即使具備社會名望者,對於社會問題的 解決之道與尋求,與台灣社會長久以來扭曲的價值觀並無不同。台灣的基 督徒如果不能因此有更多深切悔悟,依舊對台灣社會不理不睬、無動於衷 ,不願意以上帝的恩惠與慈愛,愛你身邊的台灣人,那麼佛誕日對我們永 遠是佛誕日,福音永遠是福音,台灣基督徒就繼續悶不吭聲背負原罪,愛 人如己的誡命永遠躺在聖經裡,別人的悔改永遠應該比我早,狂歡的聖誕 節永遠不變。 (本文作者為基督教台灣信義會板橋福音堂會友,信望愛全球資訊網主編)


歡迎您參與投票,對佛誕日影響表達意見,請回首頁參與投票。


佛誕放假合情合憲
矯稱平等心口不一
前期文章索引
版權所有,請尊重著作權。
Copyright 1999 信望愛資訊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