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與信仰 ── 震出來的神學省思

作者:孟珍

  若我們都認為基督徒不應該在此台灣百年罕見之天災救援中缺席,那值得 玩味的是....

  「為什麼在這麼清楚的使命感下,台灣基督教界對救援活動的動員與組織 並不快於其他宗教團體。」

  由此我想提出另一個角度的反省,亦即台灣教會教導了多少對於信徒與教 會外的互動。說得術語一點,就是台灣教會教導了信徒多少信仰實踐。

  長久以來教會的教導是「救靈魂」。但是鮮少有看到救靈魂以外的對外工 作。在今日的聚會中,我很不喜歡小組裡面的代禱時間(我們可能稱之為 「Work」),因為我覺得除了禱告,什麼行動(effort)都沒有。同樣的,在 今日教會中你被評價為「熱心服事」,也絕對不是因為你樂意組織社區的清掃 活動,或者探訪社區中的弱勢團體。這些是基督教機構的事情。相對的,你在 教會中能擔任主日領會,樂意擔任小組長的服事,這樣才比較合乎「熱心服事 」的常模(norm)。因此若是你樂意組織社區活動,或者你不熱衷於教會內的 服事常模,那麼你在這間教會裡面就是一個很「特別」的人。

  前陣子信望愛全球資訊網的「信望愛論壇」上有一些文章開始反省慈濟的 迅速行動。跟慈濟比,不曉得有沒有「較勁」、「羨慕」、或「反動」的心態 。但是我認為責備教會是一回事,今日教會的反應豈不是多年來我們在教會中 聚集的結果嗎。當我們去談道、參加小組聚會、參加禱告會、或者傳福音的時 候,你所在的社區中可能正有一些慈濟的義工在掃馬路,撿垃圾。

  當我們看到我們所在的社區中有人失怙、家庭破碎,教會有多少憐憫給這 些看起來不俊美,又沒有投資報酬的人。當我們推行「細胞小組教會」,進行 到四個W的最後一個(Work)時,有多少是與教會外面的、甚至是隔壁鄰居有 關的事情。推得廣一點,究竟教會對於教會以外的事情,除了禱告,還應該做 什麼呢?目前看起來,好像除了禱告還是禱告,要不就奉獻,動手的事交給基 督教機構。所以教會裡面詩歌盈盈,弟兄姊妹敬虔服事,唯恐傳福音落於人後。

  由此往前推,這樣的教會傳統與傾向,究竟出於何處?有人歸因於戒嚴時 期的白色恐怖導致教會的內化與冷漠,有人歸因於1950年代熱炒的「社會福音 論爭」讓社會參與成為一個禁忌,也有人歸因於過於激進的社會參與讓人不敢 輕碰這個容易被抹黑的立場。無論源自何處,總言之,看起來弟兄姊妹都熟練 「教會所教導的」,卻拙於「實踐仁義的道理」(聖經哥林多後書9章8-11節) ,用行為來榮耀神。呃,當然我不認為好見證僅僅是個人私德的全部。這樣的 好見證一點也不令人羨慕,對這個社會同樣的也毫無影響力。

  我對目前之現象的切入點是神學的角度。當我們的神學馴服於教會的傳統 或要求,而無法建立神學與其他學術、社會、以及教會的交互作用,那麼這樣 的神學就失去其貢獻。當神學至此程度,那麼教會也就缺乏從神學而來的獲益 與反省。因此,台灣基督教神學與當下社會的巨大鴻溝,應是台灣教會與這次 震災疏離的根源,所顯示出來的,就是在社會參與上的遲緩與無效率。

  這篇文章嘗試要提出的,不是基督徒要怎樣組織、進行社會關懷活動(這 或許是徐敏雄弟兄所關心的【編註】),而是為什麼基督徒無法迅速組織、進行對災區 的救援活動。與其責備(或反省)教會為什麼動作這麼慢,不如想想為什麼大 家都動不太起來。

  我們所景仰的,也是教會中教導的神學,告訴我們怎麼做個好信徒,卻沒 有強調我們怎樣成為這世界的好公民,怎樣以實際行動來造福我們週遭的人, 怎樣做鹽做光(聖經馬太福音5章13-16節)。從基礎神學、教義神學跨到實踐 神學,我們做得不夠。因此我們都罩在前面提到的常模中思考與實踐信仰,直 到這社會出現重大衝擊時,才顯出這常模對週遭社會的冷漠與無力。基督徒若 不能從這常模中跳出來思考並實踐信仰,那麼我們的信仰將始終是在教堂裡, 在信徒間。要幫助信徒從以上常模跳出來,教牧人員應當有「仁義與信仰不可 偏廢」的清楚看見。而這部分,就是台灣神學界應該好好努力的死角。

  失味的鹽是無用的,斗底下的光也無法照亮這世代。同樣的,若台灣基督 徒的信仰只能在教堂裡火熱,在信徒間活絡,那我們又怎能期待基督教能成為 台灣的祝福呢? (本文作者為台北基督徒永和禮拜堂會友)

【編註】關於徐敏雄弟兄過去在本專欄,所發表的關懷地震災民與信仰反思的文章


回應「神的公義」一文 台灣的偶像文化反思
回首頁 前期文章索引
版權所有,請尊重著作權。
Copyright 1999 信望愛資訊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