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福了!擁有彌賽亞平安者

【作者:陳鳳翔麻辣姊妹 2025.11.09



《八福講道》( The Sermon of the Beatitudes),詹姆士·迪索(James Tissot),1886–1896年。(圖片來源/BROOKLYN MUSEUM


馬太福音五章3-11節中,耶穌說的九個「有福了!」常被稱作「八福」。但在奧古斯丁時代被稱作「七句真福」。九被編成八或七,有些是為了套用神學系統。

九句先知的話

耶穌說的這九句話常被誤會為新的誡命、新的盟約,但其文體並非律法條文。「有福了」「有禍了」是常見的先知語法,如詩篇一篇2節:「唯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四十一篇1節:「眷顧貧窮的有福了!他遭難的日子,耶和華必搭救他。」以賽亞書三十章18節:「耶和華必然等候,要施恩給你們;必然興起,好憐憫你們。因為耶和華是公平的神;凡等候祂的都是有福的!」耶利米書十七章7節:「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舊約有超過上百個句子使用這樣的句法。

因此,以色列人聽耶穌說「有福了!」,首先意識到的是,耶穌是從上帝來的先知——耶穌基督同時具有三個身分:先知、祭司、君王。同樣地,路加福音六章20-26節記載耶穌下了山,與門徒站在一塊平地上,耶穌說了四個「有福了!」和四個「有禍了!」,聽眾第一個注意到的是說話的人是先知,要側耳聆聽。因為舊約時代先知們會用「有福了!」「有禍了!」警告上帝的百姓——以色列人離開罪惡,回轉向君王耶和華。

與天國有關

耶穌在馬太福音五章3-11節說的九個「有福了!」,每一條都與天國的意涵連在一起。馬太福音四章17節記載耶穌傳講:「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天國」,是「上帝國」的避諱用法,用「天」來代替「上帝」,以免褻瀆和對上帝不敬,所以天國或上帝國就是上帝作王,上帝是這個國的君王!而希臘文「悔改」指向希伯來文「回轉」,意指走偏路的以色列人要回轉向耶和華。

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導人們回轉向上帝國的福音!祂醫治生病和被鬼附的人,在山上對著第一批跟隨者闡述上帝國。馬太福音四章23節至七章29節闡述原有舊約西奈之約的十句話(常被稱為十誡),以及約書的精神與真諦。耶穌帶來的不是新的誡命、新的盟約,而是以色列人長久期盼的上帝國。但這個國度跟他們想像的不一樣,聖子耶穌作王的方式,並非帶領他們打敗羅馬帝國,而是為眾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

上帝的祝福

耶穌講的九句「有福了!」,是希伯來文。這種語文遇到上帝當主詞,會把主詞藏起來以表示尊敬。但中文是把上帝當作主詞,以表示尊榮,並且多為主動式,少用被動式。因此按希伯文可直譯為:

1.上帝祝福自知靈性貧乏的人!
因為上帝必賜他們天國。

2.上帝祝福哭泣的人!
因為上帝必安慰他們。

3.上帝祝福溫柔謙卑的人!
因為上帝必賜他們地土。

4.上帝祝福飢渴慕義的人!
因為上帝必讓他們飽足。

5.上帝祝福憐恤人的人!
因為上帝必憐恤他們。

6.上帝祝福清心的人!
因為上帝必讓他們得見。

7.上帝祝福使人和睦的人!
因為上帝必稱他們為神的兒子。

8.上帝祝福為義受逼迫的人!
因為上帝必賜天國給他們。

9.上帝祝福因著上帝遭受辱罵、逼迫、毀謗的人!這些人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應當歡喜快樂!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這九句的後半段皆緊扣著天國、上帝來作王的概念。如第三句的「地土」為上帝所應許的產業,即為天國。而上帝必安慰他們、讓他們飽足、讓他們得見、賜天國給他們,意思都指向上帝是王!

其中的第七句「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馬太福音五章9節)華人基督徒常用儒家的視角來詮釋,然而,這句話要回到天國的脈絡理解。希臘文μακάριοι οἱ εἰρηνοποιοί直譯為「有福了!平安或和平的人們」,εἰρηνοποιοί為帶著定冠詞的形容詞,εἰρηνη為名詞,對應到希伯來文為,意思為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上帝之間是和平的關係,而非敵對的關係。

天國的「平安」是彌賽亞國度的平安,與彌賽亞的「救贖」同義。彌賽亞耶穌來世間的使命,是為了使各種破碎關係復和!耶穌道成肉身、被戲弄、被吐口水、被鞭打、被釘死於十字架上,是為了處理罪惡,以修復人與上帝、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因此,這句應理解為:「有福了!擁有彌賽亞『平安』者,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

復和的平安

這樣的概念,不只是出現於福音書,更是多處見於保羅書信。保羅寫信給各教會的開頭常見這樣的句子:「願恩惠、平安,從父神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恩惠與平安兩個詞雙雙出現,前者「恩惠」的意思是上帝白白地賜予救贖給不配的人;後者「平安」就是「和平」,接受上帝救贖的人各樣愛的關係開始漸次地復和。

「願恩惠、平安,從父神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可以說,收到保羅書信的基督徒,都是擁有彌賽亞平安者。以弗所書一章3-5節: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祂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的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

亦是對耶穌第七句的闡述。上帝在耶穌基督裡賜的福氣,就是「有福了!」,藉著耶穌基督得到上帝兒子的名分,就是「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

華人基督徒常用儒家「悌」的視角來詮釋耶穌所說的「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作弟弟的要尊重兄長,作兄長的要愛護、關心、照顧弟弟,兄弟之間的關係才能處好。但當雙向關係發生一方不珍惜的時候,儒家無法解決。例如,弟弟不尊重兄長,兄長怎樣愛護弟弟?弟弟尊重兄長,但作兄長的欺負弟弟怎麼辦?應用到教會生活,弟兄姊妹的互動以「悌」顧全所謂的大局,便製造出一堆敗壞道德、作人八面玲瓏的鄉愿老好人。

但若耶穌的第七句回到原文「有福了!擁有彌賽亞平安者,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就不會粉飾太平,將混亂道德去罪化。罪就是罪!善惡判定在於上帝,但同時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是罪人,包括自己。而罪人的罪,是導致彼此之間層出不窮的傷害、關係破碎的源頭,維繫和平的關係不容易,唯有靠耶穌的恩惠。若我們能夠忍耐他人、繼續彼此相愛,不是靠自己,而是靠彌賽亞的平安。

有福了!擁有彌賽亞平安者,必稱為上帝的兒子!

about 陳小小

about 華子

about 飛飛


上一則下一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