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望愛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社會服務事工的發展
第二章 西方基督宗教的社會服務理念
第五節:福利國家時期美國的宗教社會服務理念
作者/徐敏雄

第五節:福利國家時期美國的宗教社會服務理念
一、新正統派的興起

  當美國經歷一次世界大戰野蠻的爭鬥,再加上一九二0到三0年代的經濟蕭條之苦,自由派神學所強調的人本精神和人類的自信徹底的被瓦解,主流的神學因而從強調人本的自然神學轉向「回歸聖經」的「新正統」(Neo- Orthodoxy)思想,Karl Barth(1886-1968)便是新正統派的先驅。Barth所提出的「上帝是絕對他者」的概念好似一把利刃將先前自由神學中混淆的神人特質清楚地分割開來,他不再視人類具有主動改革社會的能力,而適再度強調人在與上帝的關係是被動地領受上帝所交付的任務,人類能夠做、應當做的就是在現世中尋找上帝的啟示。在Barth扭轉了自由神學的路線後,二十世紀神學界出現了三位革命性的神學家:R. Bultmann(1884-1976)、Paul Tillich(1896-1965)和D.Bonhoeffer(1906-1945),對基督教神學的發展而言,他們三位可說是為傳統神學做了解放的工作,經由這三位神學家的改革,西方傳統基督教神學產生了極大的轉變。

  首先,Bultmann對聖經神話的時代意義概念的強調使得神學(上帝)從時間中解放出來,Tillich對人類文化中內在經驗神聖性的肯定更是從空間的界線中釋放了神學,至於Bonhoeffer世俗化神學的主張也使得神學不再是那樣神聖而遙不可及。神學從此不再只是關於神的學問,而是人類對上帝信仰的一種反省,這種世俗化表面上看來雖然是墮落敗壞,但實際上確是一種成就和超越,因為這樣的神學精神才是真正符合基督信仰中「道成肉身」16的真諦。解放後的神學不但恢復了使聖經教訓的可親性,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後來福音普世化和本土化的新契機17(黃伯和,1985:6-9)。

 
二、福利國家時期的宗教社會服務

  為了回應一九三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美國強調國家介入以促進充分就業、保障經濟成長為前提的Keynes-Beveridge式福利國家成為主流,政府在福利提供的角色大為擴張。福利體制由先前強調家庭與市場中慈善、博愛與志願主義的「殘補式」模式,逐漸邁向由政府滿足人民基本需要的的「制度式」的福利體制,福利的領受不再侷限於貧窮或弱勢群體,而是基於公民權利基礎(Kramer,1987:242)。相較於從前,雖然國家涉入福利工作的程度較多,但事實上包括宗教服務機構在內的非營利組織在美國社會福利領域中仍然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即使在一九六0年公共救助擴張的時期,一方面為了避免科層組織的擴大,另一方面也是服務效率的考量,因此許多政府的福利工作都是透過非營利組織來提供,甚至此時期中許多非營利組織都是為了承接政府福利工作而社立的(Salamon,1987:100-111, 1992:46-47)。換言之,即使在福利國家時期宗教性社會服務機構在社會福利的領域中,仍然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三、神學理念與社會服務的親和性關係

  二十世紀開始基督教教派的數目日益增加,雖然大戰結束後新正統神學已經取得主流的地位,但實際上美國的基督教派依然相當分歧,即使是新正統神學傳統,在許多層面的觀念上還是有很多差異,因此,要對福利國家時期的基督教社會服務做通盤的介紹實在存在著相當的困難。但是,如果將新正統派強調入世、服務的精神和福利國家中基督教社會服務的投入作個對照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新正統派和社會福音都肯定現世服務的重要性,但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強調上帝在現世的啟示,而後者則認為上帝創造世界後已經退居幕後;前者是尋求上帝的旨意,而後者則是追求人的理想。新正統派那種對於信仰必須在現世實踐的強調,對於教會積極投入社會服務之間有著正面推動的效果。

註釋
  1. 對於「道成肉身」的相關討論詳見本文第四章。
  2. 由於台灣長老教會的本土神學受到新正統派相當的影響,故在此僅就具代表性的神學家做概略性的介紹,若欲進一步了解新正統派的神學思想,可參見本文《附錄2-5-1》或見林鴻信(1995)和Hordern( 1971)的神學著作。

 
回溯上一篇 請續閱下篇


回論文索引頁

 
徐敏雄是誰?      徐敏雄文選

 
 
信望愛論壇     陳韻琳/蘇友瑞專欄     網路話題
陳小小專欄:親子之間     陳小小專欄:生活筆記     陳小小專欄:婆媳關係
華子有話說     網路作家     漫畫與人生     信望愛閱讀
 

回首頁

版權所有,請尊重著作權。
Copyright©2000 信望愛資訊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