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力量

由Andrei Kravchuk执导的「寻找幸福的起点」(Italianetz,2005),担纲的演员是一名小男孩,名叫Kolya Spiridonov。

另外,由Boris Khlebnikov和Aleksei Popogrebsky联合执导的处女作「消失在地图上的名字」(Koktebel,2003),担纲的演员是名叫Gleb Puskepalis的男孩。

这两部电影风格并不相同,「寻找幸福的起点」导演曾拍过纪录片,因此电影记录风格很强,是写实主义的,而「消失在地图上的名字」,镜头充满诗意,剧情也富含象徵意味;因此,「寻找幸福的起点」,最扣人心弦的部分是小男孩的演技,与不断发展中的紧绷的剧情,「消失在地图上的名字」,最扣人心弦的部分是小男孩演技,与诗意富含象徵意味的地名与大自然景致。

「消失在地图上的名字」地名的象徵,最明显的部分是小男孩和载他一程的卡车司机的对话,卡车司机问小男孩:「你从莫斯科来的吧?莫斯科不是有克林姆林宫?」小男孩答:「那里不好。」然后问司机:「这里离大海不远,这些居民为何不去海边?」司机答:「因为他们不想。」Koktebel,是大海边的地名,而让风筝飞翔的海风与信天翁,都是梦想的代名词。简单的对话与地名,涵盖了政治讽刺,与人生的梦想。

这两部电影很一致的,在镜头最后一景,都把观众的心情推向最高峰。

「寻找幸福的起点」,最后把观众的心情推向最高峰的,是小男孩见到母亲时的笑容,那笑容是喜悦、是安慰、是委屈、是安息,因为他千辛万苦用尽各种方法逃避孤儿院的追捕、并放弃去义大利被义大利人收养的机会,只因为世界再好,好不过亲生母亲的怀抱。

小男孩奋力寻找母亲的过程,最终是连院长都感动了,尽管小男孩卖给义大利人,孤儿院可以得到一笔为数不小的钱,但院长放弃了,院长眼见著可以逮回小男孩,但他放了他,让他去按母亲家门的门铃,这意味,小男孩背后所隐含的一切社会阴暗面:不管是单亲母亲无经济能力只好弃养、或孤儿院因为贫穷跟人口贩子勾结....这一切一切的阴暗,都因小男孩要亲生母亲的决心,被打败了。

「消失在地图上的名字」,最后把观众的心情推向最高峰的,是镜头拉高俯视,照见一人走近小男孩,然后坐到他身边,而后镜头拉下、贴近俩人,让我们看见那出现的人,是男孩的父亲。

小男孩不得不离开在旅途中耽溺进酒与女人、消沈的放弃希望的父亲,自己只身前往他和父亲约定好的目的地Koktebel。旅途中他是孤单的,但他却是毅然决然的。到了目的地,他望著大海,彷佛望见梦想与希望,但他仍是孤单一人、他彷佛无所事事,他彷佛不知再下来该如何....直到父亲出现,我们才知道,小男孩在等他的父亲,那走出颓废困境的父亲,才是他的梦想和希望。

「消失在地图上的名字」因为镜头富含诗意,解读性更高,对白反而少。我们只从父亲跟女人说:「他长的像他母亲,他母亲死了以后,我很沮丧,我不知他是怎么长的,反正,他就自己长大了,有他自己的想法,我甚至需要他帮我买酒喝....。」三言两语,交代出来父亲的颓废无望,以及他带孩子离开远赴异地的原因□□□□这是他们父子新生的机会。

所以我们能够知道孩子最后携著手提袋离开父亲的无奈、心痛与伤心。我们会讶异这孩子怎么可能有这个勇气离开父亲?他走时在三岔路口咒骂、哭泣,然后紧抿著嘴,没有父亲照顾的只身继续未完的旅程。当他到了目的地,我们从阿姨留给他的信,知道他还有更远的家乡□西伯利亚。他向著大海,他仍旧孤单。当我们看到他睡在海边,半夜冷醒,找了破损的海滩伞做被子,在里头瑟缩,看的心都痛了。无父无母、前途尚遥,他该怎么办呢?然后天明,他继续在海边遥望大海,他有愤怒,因为他掐住了一直吵他的海鸥的脖子,几乎要把它掐死了,才放它逃走。

直到他父亲出现坐在他旁边,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让我们恍然大悟,这孩子根本心有定见。他在等他父亲,他知道他父亲会尾随而至,只有他离开父亲,他父亲为了他,才会离开那女人,离开颓废的生活,继续应当完成的旅程,当母亲去世以后,他一直是父亲的导航人。

这两部电影尽管一个是近似纪录片的写实风格,一个充满多重解读的诗意象徵,但它们都说出了相同的重点:孩子单纯的对父亲对母亲(或者说是对家乡)的眷恋,是成人世界的救赎与拯救。

而面对因贫困充满社会问题的俄罗斯,这两部孩童电影,尤其意味深长。

心灵小憩》网站 http://life.fh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