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关于咒诅与饶恕的故事。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家里的长女,底下有九个妹妹要照顾,还有一个随时可能癫痫发作的母亲,那是一种甚么样的光景?
叶春幸,人称「台湾阿幸」。这个「幸」字,说尽了幸与不幸的故事。她曾经是不幸的,因为肩负著出生时就带来的原罪,她不是个男生;而她现在是幸福的,因为认识了耶稣基督,而经历了重生。
出生于民国五十四年的叶春幸,家住台中,是家里的老大。父亲是叶家的长子,背负著传宗接代的责任,因为如此,叶春幸的母亲从此展开不断生产的过程,几乎每隔两年,一个女婴就出生在叶家,生的那天,同时交杂的是婴儿与妇人的哭声。
大三那年,父亲宣布在外头有了一个儿子,母亲愤而离家出走到舅舅家,家里的老二考上了台大法律系,顺理成章地远行离家。叶春幸只能继续在家里和学校间来回往返,在一团混乱间愤怒而无声地忍耐。
那一年寒假结束的时候,向来率性而自我的老二回到家中,竟神秘兮兮而严肃的把叶春幸拉到房间里,说有要事要告诉她。没有想到,这一谈,自此改变了叶春幸的人生。
老二正经八百的拿出了《福音四律》那一本小册子,说要念给叶春幸听。一开始叶春幸并不以为意,然而听著听著,眼泪却掉了下来。她听到了妹妹说:「神爱你。」,听到了「人因有罪,与神隔绝。」,听到了「耶稣基督是神为人的罪预备的唯一道路。」听到了「藉著接受耶稣,除掉身上的罪。」
对于叶家女儿来说,「罪人」的身份打从出生那一刻就已经清楚标明,只是因为她们的性别使然。在传统的社会礼俗下,她们是被咒诅的生命,却因为耶稣基督,身上的原罪得以剥落,通过信仰而真正地除罪。因为老二带回来的这粒福音的火种,让叶春幸和妹妹们认识信仰,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叶春幸开始带著家里的妹妹们一同上教会做礼拜,也开始游说妈妈,和她们一起去教会。
当时家里的混乱依旧,父母亲依然常常吵架,叶春幸看在眼里,除了替妈妈祷告之外,也开始邀请她去教会。温婉的叶妈妈只表达了不会阻挡小孩们去教会,希望她们都能够幸福。叶春幸忍不住跟妈妈说:「妈妈,我也希望你幸福。你拜了那么多神,但你有平安吗?何况我们拜的都是以前的人,祖先也是人啊!为什么不去认识真神呢?」
碍于夫家的传统,妈妈在家里仍然拜拜,但叶春幸并不因此放弃,还是常常找妈妈一同上教会,那段时间,妈妈去得断断续续。但叶春幸知道,妈妈其实是喜欢去的,因为当她去教会的时候,牧师会告诉她,生十个女儿是上帝赐给她的产业,而且是很特别的产业。对叶妈妈来说,那是一种很新奇的经验,在那之前,从来没有人这么告诉过她。
因为这些话语,叶妈妈开始觉得自己不再那么罪恶,不再那么抬不起头。但她仍然感到犹豫,究竟要相信哪一个神呢?
当年的台湾社会正流行大家乐,连家里的阿妈(叶妈妈的婆婆)都为此著迷,一次没签中,竟骂了叶妈妈是因为她没拜到哪个神明,叶妈妈心一酸,为了生男孩,她无处不拜、无神不拜,拜了这么多年竟然被如此责怪,到底是在拜甚么呢?她下定决心:「我不拜了!」
这一个念头,让叶妈妈看清楚过往的迷思。她终于成为上帝的女儿,受洗成为基督徒,移除掉身上那些长年存在的屈辱。
对叶家的女人而言,所有环绕于女儿身的家族记忆,近乎都是负面的伤痛。当年为了证明自己表现不俗、不输给男孩,叶家女儿个个都奋发向上,不落人后,但相对的,也可以说是透过成就而证明自己的价值,成就的驱力其实是心底的一抹阴影。
在叶春幸看来,人或许可以靠著自己而达到这些成就,但是,却因为罪而永远与上帝隔绝,也不能获得真正的平安。就如她和她的妹妹们,当年若不认识耶稣,今天她们在各领域的表现依然杰出,但是,却无法真正饶恕那些曾经伤害她们的人事物,也无从缝合心里头每一道细小的裂痕;推想下去,个个或许能成为张牙舞爪的女强人,但是却没有幸福的人生。
叶春幸说,当她刚接受信仰时,也曾经有所疑惑,「信」,就这么简单吗?然而,当她开始去倚靠上帝的时候,才发现上帝在她的生活里已为她预备所需要的东西,包含她和丈夫的相遇、她后来从事幼儿教育的经历等,这些都是她原先未曾设想的,上帝却毫不吝啬的将祝福临到她的身上。
也因为这些祝福,她才逐渐明白,原来上帝的爱是如此宽厚的,超乎于个人的爱,也让她因此能够改变自己,去爱那些原来不可能爱的,成为真正的饶恕。
叶春幸说:「当你体会到一个真神那么爱你,而那个爱是真实的、是可以经历的时候,那个爱就医治了你,一点一滴的医治。」
她是台湾阿「幸」,也是台湾阿「信」□□ 因为信,而幸福。
转载自《耕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