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路上看见一个生下来就失明的人。他的门徒问他:「老师,这个人生来就失明,是谁的罪造成的?是他自己的罪或是他父母的罪呢?」
耶稣回答:「他失明跟他自己或他父母的罪都没有关系,而是要在他身上彰显上帝的作为。」
□□约翰福音九章1~3节
第一次走进那间教会,远远就看到一个矮小奇怪的身影:一位非常严重的肢体残障会友,整个人几乎是折著身体,走路时手必须握著脚才能往前移动。
以往曾接触过不少残障朋友,通常身体的缺陷会让他们无法用正常的心态跟一般人相处,而眼前这位会友,却是有著比我以前接触过的人还严重的肢体残障,因此,我是小心翼翼地不敢随意碰触任何跟残障有关的话题。没想到他开朗健谈,主动表明他是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身体残障,学历也仅到国中,从事雕塑的工作。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他也另外带了一位重度残障的朋友进入教会与青年团契。这两位残友,带给我生命很大的冲击。他们真实地在我眼前,活出被上帝改变的生命,可以怎样突破身体与环境的限制。一开始,我照过去所认定的残障人士刻板印象来对待他们,不敢碰触他们的身体残缺,不敢跟他们谈残障可能带来的后遗症,不敢邀他们参加我们爬山涉水的郊游活动,也不敢邀请他们参加我们这群研究生的查经班,因为我想他们的学历不高,查经班的内容对他们来说恐怕太深奥了些。
后来我才发现,一切都是我多虑了。这两位朋友不但能够坦然面对残障的事实,更持著感恩与珍惜的心情来面对生命。他们告诉我,因为脊椎弯曲愈来愈严重,很可能再活不过几年。但他们却充满了喜乐,对上帝没有怨怼的声音。他们勇于尝试各种挑战,周日聚会完,常常主动邀我一同骑摩托车去山区玩。他们骑著残障专用的摩托车,照样可以翻山越领。他们的学历虽然不高,却不影响他们研读圣经的努力与热忱;因为视力不好,他们总是吃力地读著影印放大的圣经,就这样,几年下来,他们甚至可以自己阅读艰涩的神学书籍,比一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能理解个中奥义。
那时我正在交大修读博士学位,做研究的过程总是会遇到瓶颈,难免沮丧失志。但是每一次,我见到这两位朋友,就觉得我当下所遭遇的困难,不过是无病呻吟。我自己对上帝给我的托付,根本不够认真热情。我根本不够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周遭的一切,也不够感恩。他们的生命品质,不断地提醒我:一个认识造物者的人,应该是怎样的活著。他们将苦难化为荣耀上帝的舞台,见证了上帝的能力与恩典。即使病痛缠身,他们依然开朗乐观,并且对人宽宏大量、和气仁慈,这怎能不叫人刮目相看?这种不同于俗的生命态度,绝对不是与生俱来的,势必有某种力量相助。在他们的身上,我看见了耶稣。
后来,我拿到了博士学位,回到南部工作。七年之后,有机会回新竹,我带著妻子与小孩去找他们。一见面,我那两个幼稚园的孩子,从没有看过如此怪模怪样的重度残障者,便失声笑了出来,马上被我与太太责备,但他们毫不以为意。我一如往常地帮他们处理了摩托车的物品放置问题,一切妥当后,我们开始闲话家常。他们生命热度一样,并且凡事感恩。临走前,其中的一位笑笑地告诉我:「我的脊椎最近更弯了,可能活不过下个十年,不过我三十岁的时候,就在说自己可能活不过四十岁,现在也已经四十岁了……」
我一听,眼泪差点掉出来。原来拥有优渥环境的自己,常常没有实实在在地掌握上帝所赏赐的一切。这两位肢体残障、知识不高的基督徒,又一次用他们的生命教导我看清楚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离开他们之后,我立刻打电话给一位刚到新竹工作,正陷入生命低潮的学弟。邀请他周日找时间去那个教会走一走,认识我那两位很特别的朋友……。
转载自《耕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