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过招300回

年轻时的我,曾经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四年多前再婚,幸运地嫁给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疼爱我,包容我的缺失与无知。然而,他的家人却不能接纳我,还处处苛责我的丈夫。面对夫家种种的冷漠与刁难,我的心有如淌血般地痛苦。

为了寻找真正的喜乐与平安,我努力追求心灵的成长,终于成为基督徒。我的生命境界的确因而扩大,我很快地感受到基督信仰中的喜乐与更新,但是,那股来自于大家庭的无名压力依然挥之不去,深深地搅扰著我。

过去婆家住在台北,由二伯负责照顾长年需要洗肾的婆婆,大伯和我先生则住在台中市。今年春天,二伯和婆婆搬到台中,婆婆由于糖尿病引发伤口溃烂不能愈合,洗澡沐浴都需要旁人协助。外子希望我能去为婆婆尽份心意,可是想到往事,我的内心还是充满愤慨。在外子的央求下,我还是勉为其难地前往二伯家,心不甘情不愿地服事我的婆婆。为婆婆洗澡的时候,我也一面检讨自己的心态,为甚么一直无法释放那些负面的情绪,并在祷告中恳求主耶稣的饶恕与教导。

不久,我就从《标竿人生》这本书中,读到有关「仆人」的探讨。在「真仆人的行为」这一章,我得到一个重要的教导,那就是找出自己的特色去事奉上帝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做仆人的心志。上帝要我们透过服事别人去事奉他。上帝塑造我们,乃是为了要我们去服事,而不是要让我们以自我为中心。当上帝安排有需要的人在我们面前,乃是要让我们在仆人的心志上成长。我们可能只有一次机会去服事某人,因此要把握机会。

有了这层体悟,我改变心态,以顺服的心去照顾婆婆,即使风雨交加,二伯来电话劝阻时,我也欣然前往,这样的改变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与婆婆密集相处一段时间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婆婆是个童养媳,从小受尽委屈,却总是逆来顺受。她一辈子不懂得甚么是爱,也不晓得如何关怀别人、表达爱意;婆婆不擅与人谈心事、聊家常,就连在最亲近的二伯面前,她也不轻易开口。

了解了婆婆的身世,我开始向她介绍我的成长经历与娘家的情形,自然引起婆婆的好奇与感动,打开话匣子之后,我慢慢地引导她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吐露出那埋藏已久的心事。我深深地感受到,婆婆并不是冷酷无情的人,反而是非常需要爱的滋润。

后来,由于伤口恶化,医生不得不为婆婆的小腿进行截肢手术。婆婆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没有过度反应,也没有怨天尤人。当这一切都摊开在眼前时,上帝使我看到自己的自私,我往往只期待别人善待自己,又何尝想到应该要先去关心对方?想到圣经的教导:「所以,你们要别人怎样待你们,就得怎样待别人。」(马太福音七章12节)我不禁汗颜。自幼便吃尽苦头的婆婆,早已不晓得甚么是埋怨或是不满;她并不是对我不好,而是不懂得如何当个有爱心的婆婆。愈了解婆婆,我就愈为她感到不舍,更为自己先前的成见感到自责。

感谢上帝的带领,我才能够拨开心中的阴霾;希望这样的心得与告白,也能够适时地带给各位弟兄姊妹几分感动与思考。最后要谢谢华理克牧师的《标竿人生》,让我体会到甚么是「真仆人的行为」,并且在服事婆婆的过程中,享受到真正的自由与喜乐。

转载自《耕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