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信望愛

桃花源
作者/李孟翰
 
(一)
  高中的時候曾有過一段「桃花源」熱,原因是因為那個時候剛 好老師趁在教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之時,順便在課餘時間給我們看了 一部賴聲川導演的電影「暗戀桃花源」,夾雜在古代現在,現實與 虛幻中人的自處與對話,引發了不少的討論和迴響,至今讓我記憶 猶新。

  而陶淵明也確實是一個很有趣的人,面對濁濁亂世,不願為五 斗米折腰,選擇了情耕雨讀不求問達於世的超然態度;面對濁濁亂 世,他同時地也選擇了關懷它的另外一種方法:他創造了一個他理 想中的世界,他創造了一個「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 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 樂。」的桃花源,來作為他的回應,一個消極抵抗世代的默默回應。

  這個默默回應千百年來也轉變成多少人的吶喊與呼喚,古今外 有多少個武陵人渴望者能夠再一次的回到桃花源裡,能夠再一次的 回家去。

  在魚池的這幾天生活算是平靜而且悠閒的,空氣好,風景美。 但是在第三天從五城國小回來時卻激起我很多的想法和感觸,那邊 是在深山裡,還記得在去的路途上,我第一次體會到這輩子只以為 會出現在課本上的「山嵐」是什麼意思,山中的霧氣就環繞在你的 身旁的感覺,而道路四周也都是原始未經開發的林地,那個時候我 只有一個反應:這裡真美!

  到了那邊又看到五城國小全校四十多個活潑有朝氣的童顏,頓 時心情開朗愉快了起來。不過在回來時聽到校長的談話,才知道這 地區的居民以農為生多半都窮,將來開放進口,生活更艱苦…,讓 我在回程的途中,一樣的風景,卻是不同的心情。

 
(二)


  早上晨更時讀的正好是亞伯和該隱,那時就有一個感觸:好人 都不長命,而到了下午又多了一個,那就是:美麗的地方都窮。

  也讓我想起了蘭嶼,又一次的想到她。

  我那個時候坐在椅子上發呆,問了怡安一句:「你是不是現在 無論到了那裡,都會想到蘭嶼?」安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也沒再 繼續說下去,因為我知道他在想什麼。

  思緒又回溯到開學前暑假退休會的時候,第一天晚上分組要大 家分享的是大家肉體上和心靈上的故鄉時,那時我發覺竟然小組裡 有三個雅美人,那個時候還覺得不可思議,不過現在卻倒覺得心有 戚戚焉了。

  曾幾何時,蘭嶼已經慢慢成為我們許多人心靈的故鄉,成為我 這個武陵人理想中的桃花源,以致於我無論到了那裡,都會想到她 ,無論到了何處,都有一種流浪的感覺。

  我又想起了以前讀的《文化苦旅》中『白蓮洞』有一段話:「 …張曉風的武陵人。曉風襲用了陶淵明的題材,卻把那個偶入桃花 源的武陵人作為一個單個人細細磨研。他享盡了桃花源的幸福,比 照出原籍武陵的痛苦。但是,奇怪的是,他還是毅然返回。原因是 :

  『武陵不是天國,但在武陵的痛苦中,我會想起天國,但在這 裡,我只會遺忘。忘了我自己,忘記了身家,忘記了天國,這裡的 天國取消了我思索的權利。』」

  我同意這段話,也明白那裡的好也許只是我心中的好,只能存 在回憶之中,不會、也不再具有重複性,但是,但是……「林盡水 源,變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落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出極狹, 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通…」但是我多麼的想回家,我多麼 希望我能夠再一次的回到那一個洞口,再一次經歷到那個武陵人初 發現桃花源的那種心情哪!

 
(三)


  有的時候會覺得自己是個心靈的流浪者,期待者與另一個流浪 者相遇、與家相遇,也期待者與神相遇。也許是因為這份信仰的關 係,讓我對此有更深一層的感受。

  主禱文中我們稱我們的神為「我們在天上的父」,而既然父在 天上,就代表了某些程度與祂的疏離;既然要與祂相遇,就也代表 者某種程度或多或少的與世界疏離。這種疏離,也許就是一種流浪 的感覺吧;而這種的相遇,信心的跳越是少不了的,一種無法言傳 ,但是每個人都必須要經歷的跳躍。這是我很深的體驗,所以瞭解 我的人都知道我時常把「信心的跳躍」掛在嘴邊。

  學過物理的都知道物理有一種現象叫共振(resonance),是 指當兩種頻率相同時,一種震動的東西會激起另外一個東西的震動 ,這種現象很適合形容這種「相遇」時的心情。

  在魚池有一次百無聊賴的翻翻宇宙光,看到一篇文章,突然驚 覺到裡面的文字竟然是我以前也曾寫的,裡面的問句是我以前也曾 問的,而裡面的想法也是我以前也曾想的,一模一樣!驚喜之餘看 看封面的日期,才發現是六年前的文章。原來早在六年前,就有人 和我有一樣的想法和感覺了!這種相遇的喜悅,是筆墨很難以形容 的,就像是蘇軾第一次讀到莊子,與莊周精神相遇,那種心領神受 的那種感覺,我想這是每個人讀書時最想要的境界與追求。

  我深信信仰也是。只不過方法如何已經不是我所能定義的範疇 了。

  不管如何,我很感謝上帝能夠讓我有機會與祂同工,能夠和這 麼棒的同工團隊來同工,能夠來到埔里魚池這麼美麗的地方,能夠 帶領我們平安度過這四天的時間,能夠讓我有這麼多的學習,能夠 ………。也感謝祂在這快兩年多的帶領中,讓我與這麼多心靈契合 的人相遇,與自己心靈的故鄉相遇,與祂相遇。

  僅以此文,獻給曾經與我在魚池的同工們。

本文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化工系學生,靈友堂會友


 
真愛     【許媛如的真情世界】急水溪畔的靜思

前期文章索引

 

 
信望愛論壇     徐敏雄專欄     陳韻琳/蘇友瑞專欄     網路話題
陳小小專欄:親子之間     陳小小專欄:生活筆記     陳小小專欄:婆媳關係
華子有話說     漫畫與人生     信望愛閱讀
 

回首頁

版權所有,請尊重著作權。
Copyright©2000 信望愛資訊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