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生活》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IC卡简介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中央健康保险局已于七月二十六日举办健保IC卡首张发卡记者会,宣告国人期盼的「健保IC卡」正式诞生。从九十一年七月份起,全国各地区将分四阶段开始陆续发卡,预计至九十二年五月将完成整个发卡作业。其间,IC卡将与过去的健保卡(纸卡),双卡并行、共用一段时间。

在健保IC卡之前,还有另一个很有名的卡,多卡合一的「国民IC卡」,包含了健保IC卡的功能。如果这国民卡推动成功,就不需要有健保IC卡了。原本第一张「国民IC卡」该于八十九年底发出,并于民国九十年六月底前全面换发完成。不过却因为很多人反对,而政府不得不放弃这个计画推动。原因是「国民IC卡」内可储存很多的个人隐私资料。例如姓名、身份证字号、出生日期、出生地、照片影像、户籍地址、父母姓名、配偶姓名、选举领票记录、健保保险人代码及有效期限、重大伤病注记、就医记录,二枚拇指指纹等等。而最令人诟病的是该计画书中提到国民卡上「一、除国民身份证及健保卡所需记忆空间外,其余空间可作为发展电子商务之基础。二、应于符合个人资料保护原则下,提供可供各界读取有关个人基本资料及电子签章机制部份的介面栏位」。于是遭致很多人反弹,认为个人隐私资料以数位化方式记录于卡片,成为个人于社会中各种公私活动的凭藉,非常危险。

然而很多人槁不清楚国民IC卡与健保IC卡的不同。持着反对国民IC卡的理由,来反对健保IC卡,担心健保IC卡里面也是记录一堆个人病历资料,会不慎外流。但是事实上健保IC卡和国民IC卡是不太一样的卡。因为健保IC卡内含的资料很少且有限,像个人病历需要很大的记忆空间,目前是放不进去的。只能将重大伤病的资料简单纳入,为的是紧急施救时,可以保护患者以及施救人员。

除了国民IC卡、健保IC卡,台北市民众在搭乘大众运输系统时,还会接触另一种IC卡-「悠游卡」。打电话也另有一种电话IC卡。这么多卡,悄悄地出现在我们周遭,身为现代国民,了解IC卡这是一定要的啦!

简单的说,IC卡是因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在塑胶卡片上嵌入IC晶片,达到记忆、识别、加解密及传输等功能。这些塑胶卡片不是随便的塑胶卡片,它必须符合ISO标准,嵌入的IC晶片则内含微处理器或记忆体与控制逻辑,另外还得有一个可提供与外界通讯的介面。而在防伪部分,则有很多特殊的专门技术。如底纹印刷、 微缩印刷、彩虹印刷、隐相印刷、萤光印刷、凹版印刷、雷射全像、序号打印、红外线印刷、特殊签名条印刷,达到防止伪造或变造的目的。

就功能上分类,有开放型(如预付卡、电话卡)、与安全型(电子钱包卡)、IC微处理晶片卡(金融卡、证照卡、GSM卡、医疗保健卡)几种。就使用方式则可分「接触式」与「非接触式」IC卡。前者就是目前最常见的,要在刷卡机上刷过去才有反应。后者目前比较少见,就是将卡在读卡机前面露一下,感应到,资料即已交互传送。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身为现代人多少得要了解一下新科技产品。因为许多政治上的决策,我们小老百姓有时也有参与权。好比起初国民卡的一些弊病,政府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就是由民众集体质疑才阻止该计画推行。然而若搞不清楚,只能为反对而反对,固守传统、弃绝科技,好比健保IC卡推出受到许多阻碍,全体国民蒙受科技好处的时间也随之延后,那就又矫枉过头了。

欢迎参观 TechForum与其他人对话
如欲参与讨论,请先至 信望爱 WebBBS 注册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