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之歌》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牧師娘,談教養(二)》即使家中經濟有限,也要教孩子感恩與分享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2.孩子要買東西,經濟能力不許可怎麼辦?

許多教會因為經費有限,所以能支付牧師的薪水真的不多。我們都經歷過捉襟見肘、經濟窘迫的時刻。當孩子回到家,說學校裡同學有什麼什麼,但我都沒有;當孩子問你,我可不可以買一雙好鞋、可不可以買件好看的禮服參加畢業派對,但是家中的經濟能力實在不許可,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認為,不要跟孩子說,教會給你爸爸的薪水不多,所以我們家沒有能力給你買這些。或許我們不會在嘴巴上這樣說,但我們會表現出當牧師真的很可憐的樣子。這樣,孩子就會覺得當牧師真的很可憐,要什麼沒什麼。

作父母的要先學會知足與感恩,要真的享受在上帝給我們的恩典當中,這樣就是在為孩子示範如何感恩。以前在美國牧會時,每次午餐後,都會剩下一些菜,由於大家生活都過得不錯,很多人不太喜歡帶剩菜回家,看見同工們處理這些剩菜也很苦惱,所以我都會幫忙帶幾包回家。我不會說:「真是的,每個禮拜都要幫忙吃這些剩菜」。我會說:「上帝對我們真好,我們的冰箱像寡婦的油瓶一樣,東西吃也吃不完。」

我常常提醒孩子:「妳看,教會的叔叔阿姨都好愛妳,幾乎每週都有人送妳小禮物耶。」我女兒很老實,有時叔叔阿姨給她的糖果餅乾,不是她喜歡吃的,她就不拿,回家我就會告訴她:「媽媽知道妳不吃這種餅乾,但是如果妳沒有很快樂地收下來,阿姨就會很傷心,妳想想看,妳好心送給人家東西,但對方卻拒絕不收,妳是不是也會很傷心呢?所以,我們要很有禮貌、很快樂地收下來,跟阿姨說聲謝謝,然後妳可以拿去跟別的小朋友分享,懂嗎?」

我們要教導孩子為每一件大小恩典感恩與知足,讓他們感受到父母能作牧師服事神,是家裡莫大的恩典與榮幸,這樣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所擁有的真的好多好多,而不會總覺得自己有許多的缺乏。

除了感恩,我們也要教導孩子分享。不管我們擁有多少,只要願意,還是可以分享出去的。我們回到台灣,很快就到世界展望會認養了一個莫三比克的小孩,每個月七百塊錢,可以讓這個孩子有飯吃、有書讀。我把這個小孩的照片拿給女兒看,告訴她,在這個世界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沒有飯吃,也沒辦法去學校上學,我們每一個月捐很少的錢,就可以幫助他們了。所以,我們不能自私地獨享上帝的恩典,乃是要分享出去。

我打算從她小學三年級開始給她零用錢,到時要教她,每個月要留出一部分奉獻,還有一部分作慈善工作,剩下的才是她可以自由支配使用的錢。當我們的孩子學會感恩與分享的時候,他們對物質就有了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我相信,他們會明白「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摩太前書六章8節)的道理,而不會把錢花在不必要的奢侈品上。

但有些花費是必須的,比如畢業旅行或是啦啦隊的制服、社團需要用的東西、同學一起要參加的活動。我們不忍讓孩子放棄這些和同學一起參與學校活動的機會,但是這些費用通常又都不低,該怎麼辦呢? 其實這正是讓孩子親身經歷上帝的好機會,牧師的子女們,打出娘胎就開始接觸教會,對很多孩子而言,信仰只不過是他們與生俱來的一種生活方式,除非他們親身經歷到上帝的幫助與同在。

在經濟方面的需要,總是會讓我們經歷上帝的幫助,所以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坐下來,算一算,你存的零用錢有多少,爸爸媽媽可以支持你多少,加起來還差多少,這個差額就是我們可以經歷神的大好機會,我們可以拉著孩子的手說,我們一起來禱告吧,不夠的部分,求主為我們預備。我相信孩子們會從缺乏中親身經驗到上帝是是與他同在的。

有一對傳道人夫婦都是高學歷,他們放棄高薪,帶著三個孩子出來服事神,微薄的薪水只能讓一家五口節省過日子。有一天,孩子們吵著好想吃一種餅乾,回到家裡,赫然發現餅乾已經擺在桌上,原來是一個會友剛好來送了一包過來,一家人都覺得好驚喜。其實不是真的窮到連一包餅乾都買不起,卻經驗到上帝的愛是這麼細心、周到而體貼。

對於小孩來說,上帝很抽象,看不見也摸不到,只有在生活中真實的經歷才能使他們明白信仰的可貴。如此,我相信孩子將來長大了,就不會離開教會、離開上帝。(待續)

歡迎參觀作者的部落格:美美手札

about 【家庭之歌】專欄主要寫手:蔡佩芬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