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論壇》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認識IEEE 1394與USB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從Pentium® III等級之後的電腦,無論是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大多都內建了USB裝置的接頭,有些電腦還內建了IEEE 1394接頭。這兩種規格的出現,作用是為讓資料可以更容易地從外接裝置進入電腦進行處理。

  IEEE是一個電腦工程師協會的縮寫,IEEE 1394是這個協會所訂定出的一種規格,可作為電腦內外溝通的匯流排;IEEE 1394的資料傳輸速度是每秒400MB,支援即插即用(Plug and Play)。

  由於IEEE 1394能處理較快較多的資料,在個人電腦上最多的應用,大概就是將數位攝影機(DV, Digital Video)所拍攝的家用生活轉成電腦檔案,製作成VCD,這是一般人對IEEE 1394最基礎的認識與接觸。

  USB是Universal Serial Bus的縮寫,在Pentium® III時代,電腦搭配的是USB 1.1的規格,傳輸速度只有每秒12MB左右,USB可應用的裝置很多,例如鍵盤、滑鼠、數位相機、掃描器、隨身碟等等,現在每部電腦上幾乎都把USB介面當成標準配備,而且一部電腦中可能有好幾個接頭,方便使用者可以串接更多USB設備。

  如果使用者的電腦上沒有USB接頭,卻想使用USB裝置的話,桌上型電腦可以購買USB附加卡來擴充使用,筆記型電腦可以使用PCMCIA的USB附加卡;如果是USB介面的鍵盤或滑鼠,則可以使用USB轉PS2的轉接頭,直接接在舊電腦的PS2接頭上使用。

  至於IEEE 1394,在筆記型電腦上的普及率約為七成,在桌上型電腦約為四到五成。如果使用者的電腦上沒有IEEE 1394的接頭,也可以買有IEEE 1394功能的附加卡來擴充使用。

  IEEE 1394與USB一直是一種競爭的關係,不過因為傳輸速度相差很多,市場定位一直不同,直到Pentium® 4時代開始,局面已經完全不同;因為從Pentium® 4開始,多數晶片組廠商已經將USB 2.0規格納入,例如Intel®在Pentium® 4所使用的南橋晶片ICH4上內建了USB 2.0的規格,USB 2.0的傳輸速度是每秒480MB,已經超過IEEE 1394每秒400MB的傳輸速度。

  雖然現在已經有新的IEEE 1394b規格,傳輸速度是每秒1GB,但是IEEE 1394b的晶片成本較高,目前只有一家在做(TI,德州儀器),加上各大資訊廠商對IEEE 1394的行銷方式並不相同,例如在Mac上它叫Firewire,在SONY的產品上叫iLINK,加上現在的USB 2.0速度較快,成本又較便宜,造成IEEE 1394無法獲得晶片組廠商青睞,將逐漸被USB 2.0取代。

  今年的11月29日,原本為推動IEEE 1394規格所成立多時的「台灣1394聯盟」,決定轉向擁抱新興的USB 2.0標準,正式改名為「台灣高速傳輸介面聯盟」(Taiwan High-Speed Connection Forum,簡稱HSCF),從原本大力推動IEEE 1394標準的組織,改為推動USB、Serial ATA等高速傳輸介面的組織,這也是應時勢所趨而做的調整。

  使用者不妨注意一下自己的電腦上,是否有USB或IEEE 1394的接頭,最好也弄清楚USB的規格是1.1或2.0,或許你將可以發現,自己的電腦原來有這些裝置,可以做更多生活上的應用與處理。

歡迎參觀 BBS使用疑難與技術討論,與作者對話
如欲參與討論,請先至 信望愛 WebBBS 註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