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頭鷹老師》

| | 成為粉絲 | | 轉寄

生涯階段與生涯發展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上班族進行生涯規劃時,當然會先訂定每個生涯階段的目標,使我們的生涯有個發展的方向(目標),然而這些生涯發展的階段性目標,卻必須配合我們人生的生涯階段來思考,才會更切合實際,否則,有時候不做生涯規劃還沒事,越做生涯規劃反而導致我們的生涯發展越顯得混亂。

一般上班族的人生生涯階段,簡單的說可以分成:『學前』(5歲以下)、『求學』(約6-25歲)、『獨立』(約26-30歲)、『成家』(約31-35歲)、『育兒』(約36-50歲)、『空巢』(約51-60歲)『銀髮』(61歲以上)等七大階段,當然所謂約幾歲到幾歲只是個參考值,實際歲數會因人而異。

上班族進行生涯規劃時,當然會先訂定每個生涯階段的目標,使我們的生涯有個發展的方向(目標),然而這些生涯發展的階段性目標,卻必須配合我們人生的生涯階段來思考,才會更切合實際,否則,有時候不做生涯規劃還沒事,越做生涯規劃反而導致我們的生涯發展越顯得混亂。

一般上班族的人生生涯階段,簡單的說可以分成:『學前』(5歲以下)、『求學』(約6-25歲)、『獨立』(約26-30歲)、『成家』(約31-35歲)、『育兒』(約36-50歲)、『空巢』(約51-60歲)『銀髮』(61歲以上)等七大階段,當然所謂約幾歲到幾歲只是個參考值,實際歲數會因人而異。

其中,在25—60歲的階段,我們同時是在工作上班,所以會另外有一個上班(工作)的生涯規劃,而這個就業期間的生涯規劃,必須與人生的生涯階段有所配合來思考,比如說剛進社會工作的時候,人生的階段是屬於『獨立』的階段,這時候(如果環境、條件野i或你原來出生的家庭願意支助你)你也可以考慮出國進修或赴外地工作;可是如果你已經進入『成家』『育兒』的階段,你再要出國進修或赴外地工作,就比較麻煩,因為必須考慮家庭因素,配偶與子女是否隨行?若不隨行家庭生活如何安排?若要隨行又如何安排?

再其次,若你已經進入空巢期(通常是五十歲以後,有的人早一些、有的人晚一點,子女已獨立、甚至已成家,有他們自己的一片天空),你可能突然發現空出許多時間來,這時候你可以有幾種思考,或者乾脆一圓年輕時未圓的夢,或者出國進修、或者自行創業(小本為宜),這時候都比『成家』『育兒』的階段來的適合。

至於如果已經進入『銀髮』期,就比較不需要做工作生涯上太積極性的思考(大可不必再考慮進修或是轉業、創業),不是說我們的人生自此就要退縮、空轉,而是我們應該把握有限的人生、從事更有意義的工作,擔任志工是這個階段最適合的規劃,不必一定是完全沒有收入的志工,但是只要有簡單的收入即可,乃是可以交更多朋友、更沒有壓力的學習(不論擔任什麼志工,仍然需要學習,人生本來就應該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但此時此刻比較適合沒有壓力的學習),用我們的餘生,發揮出更大的光芒,也讓我們更能夠不虛此生。

至於在30—50歲之間,生涯階段屬於『成家』『育兒』期,工作生涯也應該是要逐漸步上高峰的時期,應該如何規劃呢?以下有幾個基本的原則可參考:

第一、 此一階段以穩定為主,所以比較不適合轉業、創業或遠赴外地(已如前述)。
第二、 因此,這一階段以持守原有工作為佳,可也不是要原地打轉,你仍可以求在同單位裡的晉升或發展。
第三、 這一階段的發展,人際關係很重要,通常我們初始就業的階段(30歲之前),是靠專業(技術)能力在工作,30—50歲則需要概念(策略)能力與人際(管理及領導及顧客服務)能力來工作,生涯才會有發展。

總之,上班的生涯的確應該嚐試做一些規劃,比較不會一事無成,但是這些規劃必須同時考慮我們個人的生涯階段,才不致於有所衝突,也更容易實際上做到規劃的目標。

(/ /2004.2.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