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间的关怀是否是多多益善?

【作者:徐敏雄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2002.12.08


  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来说,人际关系的冷漠是许多人经常发出的感触。为了改善这种人与人之间彼此疏离的关系,无论宗教团体还是教育文化与社会福利机构,无不大力鼓吹民众参与公共事务、关怀弱势群体。但是提倡人际关怀与参与公共事务是否就真的能改善现代社会的冷漠现象?为何有时当我们积极地想对身旁需要帮助的人给予关心,却从对方那儿得到冷漠的回应?基督徒常常在讲「爱」与「关怀」,但是为何努力了很久都很难在现实生活的人际网络中看出什么成效?要厘清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另一个更根本且关键的概念:人们为何愿意(或不愿意)对他人付出关怀?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人们之所以愿意对别人付出「关怀」,常常是因为希望藉由这份关怀的付出,与他人建立一个信任且稳固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希望享受这种稳固人际情谊的温馨和安全。当然,也可能有人是抱着「投桃报李」的心态,期待来日他人也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适时地对自己伸出援手,或希望对方因着自己付出的关怀,对自己投以喜爱和肯定。这时候,朋友关系成了一种社会交换。还有一种人付出关怀的原因,是真心希望被关心的人能够过得更好,这种心态可以称为「利他主义」。当然,也有人或说这种利他主义其他也不是绝对的纯然利他,因为当利他行为发生时,付出关怀的一方也会获得助人过程中的喜乐,而这种喜乐本身就是一种「图谋」。这话固然没错,但在我看来,如果这份因着助人而来的喜乐之优先性,次于受关怀者的利益或成长,那么这样的「收获」并不需要去规避它。

  在了解人们付出关怀的动机后,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探究的是:为何某些人会选择以冷漠待人呢?从前面提到的「社会交换理论」来看,或许我们可以推测很多人原先其实也是抱持着诚意,想要与人建立信任关系的心态在与他人互动,因为担心自己过度付出了感情或关怀却只得到对方冷漠的回应,在不想让自己期望落空的情况下,才开始撤销既有的人际热忱。但是,从这个答案中我们又发现到另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某些人在面对他人的关心时,会选择以冷漠来对待呢?

  首先,就关怀的「内容」来看,对方不愿意接受我们的关怀,或是选择以冷漠回应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我们提供的内容不是对方需要的。例如我们送给朋友许多茶叶,可是朋友却不喜欢喝茶。其次,也可能是这份关怀已经给得太多,以至于接受的对方因「过剩」而产生厌倦。例如:短时间内一直询问同样的问题。第三,也可能是因为我们提供关怀的物品价值或情感让收受者觉得必须负担极高的代价来回报,以对方为了不想积欠人情,而选择拒绝接受或退还。

  除了关怀的「内容」之外,互惠性的关怀关系无法顺利产生,也可能是因为关怀者使用的「方式」让被关怀者不舒服。例如,父母亲常以负面的词汇表达自己的关心,以至于让孩子觉得是遭受责备而不是接受关心。最后,也可能因为被关怀者不喜欢关怀者的为人处事,不愿意与他产生任何干系,所以才选择以冷漠的态度应对的。例如,一个女孩子不喜欢某个男性,所以看到他送的花束不但不会有什么喜悦之情,反倒会觉得厌烦。所以从以上种种迹象来看,要主动扮演关怀者的角色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一方面,他必须冒着可能被拒绝或冷漠回应的风险,跨出双方互动的第一步;此外,他还得选择适切的方式,提供适当的关怀内容,让对方的需要能有被满足的感觉。

  如果成功地主动给予他人关怀是如此复杂的工程,那么「谁」还会愿意去扮演这种吃力不讨好的角色呢?如果我们回到先前关于「人们为何提供关怀」的讨论,便可以发现到:当人们察觉到受关怀者于短期或长期内能回报自己的好处(包括物质与情感等各层面的总和),大于自己付出关怀时所必须承担的风险或挫折时,他们就会持续这项关怀的行动。例如,付出关怀者喜爱被关怀者,并渴望从他那里得到爱情或特殊的利益,而且对方所付出的爱情和特殊利益对关怀者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反之,如果受关怀者所能回馈的东西不是关怀者需要或重视的,甚至以冷漠来回应,那么关怀的行动就很容易停止。

  这里之所以说「理应」,就是还有例外,因为我们确实已经看过诸如亲子关系和基于信仰的缘故所投入的关怀,常常是在对方不见得能提供什么好处的前提下进行的。也因此,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利他主义者是最常以不适当的关怀手段伤害他人,或提供一些我们觉得不需要、过多的关怀。因为,他们比较不会在意我们的冷漠,也就是说,我们的冷漠比较难引发他们去反省自己关怀工作的手段和内容是否适宜。反倒是那些希望从我们身上得到什么的关怀者,会因为我们冷漠的态度很识趣地去反省甚至停止这份不平等的关系。

  综合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了解到:认为只要双方都有共识,愿意付出关怀就可以产生稳定的人际关系的观念,可能有调整的必要。因为,人际关系中某一方「过多」或「不适宜」的关怀内容与方式,不但无法拉近彼此的距离,反倒会造成彼此的压力或困扰,即便双方都愿意付出关怀。也因此,人际关怀的付出与接受并非「多多益善」,而是必须在数量和方式上找到一个最适切的「点」,超过了这个数量,人际关系就会产生紧张。至于怎样的数量与方式才算是合宜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它会因人、因事、因地而异。如果我们希望透过积极关怀他人,降低人际间的疏离关系,甚至积极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情谊,就必须考量到他人成长背景与人际互动习性,如此才不至于让自己满腔的热忱成了人际间相互信任与扶持的障碍。


作者为台湾妇女展业协会社会工作师

◎ about 徐敏雄


上一则下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