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生》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台湾盲人照护先驱—甘为霖博士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在民风保守、经济条件都不好的时代,凭着强烈的使命感,甘为霖牧师四处奔波,只为了让台湾的盲人们能够安身立命,不再受人欺侮。因此,在台南启聪学校的校长室中,陈列着甘为霖牧师的相片,让启聪人永久地记念着。

甘为霖牧师小传甘为霖牧师(Rev.William Campbell)1841年4月生于苏格兰格拉斯哥。格拉斯哥大学毕业后,在自由神学院攻读四年神学。1871年6月受封立为牧师,且自愿受英国长老教会差派来台湾,是第二位具有牧师身份的宣教师。

■ 盲人教育的大功臣:甘为霖博士 甘为霖牧师娘



  1871年9月7日他从英国利物浦港出发,同年12月10日安全抵达打狗港,再转往台南。在当时,盲人为数不少,有先天病变者,有后天疾病引起者,以及意外伤害所导致者,其中以台南地区最多。这些盲人都以乞食或算命为生,还有一些是劳动者。

  有一次甘牧师在白河镇岩前,遇到前来问道理的盲胞-温旺,他因为得罪白河地区大流氓吴志高,被吴的党羽在半路截击,将他的眼珠挖去。温旺表示至少有上百人遭到挖眼的毒手,这件事震撼甘牧师的心,更坚定他帮助盲人的决心。

  后来在1875年,吴志高不让信徒在白水溪盖礼拜堂,找了许多人前往骚扰。甘牧师得知后,前往安慰信徒,不料在半夜遭到吴志高的数十名部下放火烧礼拜堂及宿舍,要杀害他。幸亏他巧智,得以脱险逃到山中藏匿,幸免于难。

  虽然宣教环境险恶,但甘牧师布道事工的成绩相当辉煌,南到埤头,北至淡水,向东至噶玛兰、林杞埔,往西抵达澎湖,其足迹可谓遍布大部份台湾之土地。

  甘牧师七十六岁时才退休返回英国。1917年2月21日离台赴香港,再返回英国。1921年9月7日甘牧师在英国故居地Bournemouth去世,享年八十岁。

■ 甘为霖牧师的佳美脚踪

1. 照护弱势,开设全台第一间盲人学校「训瞽堂」

  甘牧师小时候曾有眼睛差点瞎掉的经验,因此他对弱势者有特别关怀之心。1887年1月31日甘为霖牧师回英国休假,开始为盲人事工筹募基金。1891年9月12日他在府城租用洪公祠作为盲校,为期5年,每年缴租金60元,校名为「训瞽堂」,是全台第一间盲人学校。他栽培成绩好的学生再去日本深造,并把在英国所募得的钱直接寄到日本的学校,作为台湾留学生的生活、就学费用。

  后来历经日本、国民政府之手,改名「台湾省立台南启聪学校」,专门教育听觉障碍儿童和青少年。

2. 勇敢探险,是第一位踏查「日月潭」的外国人

  热爱旅游、勇于冒险的精神,让他带着圣经和简单行李,翻山越岭,躲避原住民的迫害和丛林野兽的攻击,进入台湾中南部的山区宣教。

1873年5月16日甘牧师与同行者在晚上抵达水番部落。甘牧师发现这广大、幽雅的湖泊,心中感受真是美好,因而命名为「干治士湖」,这就是现今的「日月潭」。

  干治士(Georgius Candidius)是德国人,也是第一位驻台的荷兰宣教牧师。以西拉雅族新港社为宣教中心,每天花数小时教化成年的平埔族人,并发行第一份有关福尔摩沙及其居民的报告。所以,甘牧师用这人的名字作为纪念。甘牧师则是第一位踏查日月潭成功的外国人。

3.不怕风浪,开启澎湖宣教之门

  1886年6月6日甘牧师与高长传道由马公港登岸,开始澎湖各岛的宣教工作。甘牧师回台后,在教会报告他到澎湖宣教的状况,得到信徒对离岛宣教事工的支持及良好回响,澎湖教会因而逐渐兴起。

4. 重视文化根源,编着「厦门音新字典」

  甘牧师除了母语,还懂得厦门语、日文和荷兰文等。他也亲自研究台湾盲人通用的点字法,编写盲人阅读的圣经和书册。经常在教会公报刊登关怀盲人的消息,鼓励教会会友重视这群弱势者。

  「厦门音新字典」是甘为霖牧师所着,由林锦生先生及陈大锣先生协助编篡而完成的,于1913年7月印行出版,又称为「甘字典」,收集字数约1万5千字。注释、用法都用白话字,还有附录。读者可用厦门音来识字,非常受用。

早期盲校师生



盲人使用的厦门音点字版

5. 努力不懈,留下「台湾史」珍贵的资料

  不管是在平地或山区,甘牧师都用心研究,随时握笔作生活记录。他的着作有:在台宣教之成功、台湾岛之过去及将来、荷兰治下之台湾、台湾素描。这些成为台湾文化之宝库。

1915年9月加拿大多伦多诺克斯神学院颁给他荣誉神学博士学位。日本天皇也颁赠「旭日勋章」夸赞他。

6.全家事奉,无悔奉献

  高金声牧师在「甘牧师」一文说:「日本总督曾请博士(甘牧师)去台北,讲台湾过去的消息给人听,入场费每人一元,他得着千元,全数送给台南盲人学校。为了慈善事业,他花很多钱,甚至将他自己的房子卖掉,以致日斜西山,年老回家,经费困难,..........他是如此尽心辛劳,.........」。

  不只金钱的奉献,甘牧师夫妇及二位女儿,都参与了台湾的宣教。虽然年老体衰、孑然一身,只带着满满的感恩与祝福离开台湾,他却依然无悔。

■ 爱,人人给得起

  被人所摒弃、轻看的残障者,在甘牧师眼中成为需要倍受呵护的至宝,甚至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开启一扇光明的窗。

「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希伯来书十三章2节)」虽然我们的能力有限,但是,总还有可以付出、贡献的地方。不要问「我能不能?」,而是要常问「我愿不愿意?」。社会关怀、慈善工作,人人做得到。

本专栏与路加传道会网站合作。

【延伸阅读】:
抢救受性侵孩子 缺我不行
我的盼望从您们来
我可不可以叫你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