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急涧山岚》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当世界抢走了「心」,谁还在听「大道理」?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许多年轻人从教会出走,早已不是新闻了。可以简单谈两个原因。

第一是对教会失望。讲台上呈现出很好的道理,或是会友把感谢赞美主挂在嘴边,但是在实践层面上,被看出有落差。其实信徒大都和善,也热于助人,只是当把理想说得极高、行为却没有跟上时,反而让人觉得反差太大。

第二是无力面对文化潮流的蚕食鲸吞。教会致力于强调读经、祷告、出席聚会,这些固然重要,但是年轻人出社会后,面对资本巨兽的结构性压迫、层出不穷的政治乱象,网路世界的多元善变,教会仍旧三令五申「不变的真理」;讲台也一如往昔对争议的政治、经济议题冷处理,试图保持中立和属灵,却不免暴露出固有的意识型态。

简单来说,教会无力辨认出政治与经济结构所带来的强大「塑造」,让年轻人独自面对教会与社会之间的张力;当张力过大,力不能胜的时候,索性就离开了教会,少点挣扎。

点出以上问题,并不算太难;但是若能看到更根本的问题,并指出一个可以迈进的方向,则是另一个层次。当我在二○一○年读到《欲望的门训》这本书的前身「文化礼仪系列」(Desiring the Kingdom)时,就有茅塞顿开之感,苏明思不仅诊断出最深层的病灶,也开出了药单。最棒的是,《欲望的门训》改写了之前的学术着作三部曲,少了许多让人昏昏欲睡的哲学词汇,反而增添不少故事和 例子来帮助读者理解。

苏明思在第一章就破题指出,并非是社会太世俗,而是教会的「人论」在本质上也世俗化了—我们按照现代的人论,把「思考」看作是人的核心,而忽视了在犹太-基督宗教(Judeo-Christian Religion)中「欲望」才是根本。我们其实不是「思考者」,而是「爱者」。

不管是门训还是教育,最关键的问题不在于问「知道什么」,而是「爱什么」。正如耶稣复活后,不是问彼得「你搞懂了吗?」,而是三问「你爱我吗?」。

我们需要认识,真正想要的(欲望)和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很大的落差(第二章)。教会如果没有体认到人是欲望的动物,就会以为「有听道」就是「真知道」,以为查了经、上过各种真理课程,就更圣洁、成熟了。但我们若没有意识到自己最深层的渴望,常常跟我们表面的「知道」有落差,就容易就落入知行不一的困境,甚至掉进伪善的陷阱。

与此同时,世俗社会透过电影、韩剧、游戏与网红等等,从不向我们说教,也不叫我们诵读信条,却反而紧紧抓住了我们的「心」,轻易地以他们的意识型态对我们「洗脑」。我们任凭世界透过各种「仪式」塑造我们的欲望,攫取了我们所爱;而教会的回应,只是更加努力地教导基要真理、查经,灌输信仰知识。这样的仗,很难打赢,年轻人出走教会,就已说明了结果。

契机在于认识到圣灵不只出现在神迹奇事中,更在平凡的习惯中与我们相遇(第三章)。如果爱/欲望是人的核心,人要改变就不只是靠着反思,而是透过仪式来改变习惯。就像父母哄幼年的孩子入眠,不是讲大道理,而是需要建立一套仪式,帮孩子建立良好的入眠习惯:晚安曲,刷牙,讲个故事,一起祷告,亲吻额头道晚安。仪式开始,孩子就会不吵不闹乖乖就范。真正属灵的生命,基本上就是在各方面养成讨神喜悦的好习惯。

那么该如何去抵抗世界的塑造、训练门徒的「心」呢?苏明思给的药方不但不新颖,反而很传统,他指出,要回到圣经的宏大叙事,并且着重在教会的崇拜(第四章)。在传统的礼仪中,按照「聚集、聆听、共融(主餐)、差派」的轴线来进行,周而复始,让信徒知道自己所在的故事和所领受的使命,不是为了内聚,而是要受差遣进入世界,带来神的shalom(平安)。

福音派教会对于「礼仪/仪式」或许抱有怀疑和恐惧,但礼仪其实无所不在,重点在于让好的礼仪来形塑我们。而这基督教的大叙事,不只停驻在教会中的崇拜,更含括了家庭(第五章)、工作(第七章)和青年事工(第六章)。

苏明思提醒我们回到那个起初的「爱」,不是反智、滥情,而是以「心」为基础,重新思考家庭教育或门徒培育。信仰教育不再只是关注真理的灌输,而有太多新的可能性,比如探索和疏导欲望、操练好习惯,重塑想像力,创造有神学底蕴的仪式⋯⋯。

社会已经谈了很久的翻转教育议题,基督徒若也想探索翻转教育,《欲望的门训》绝对是必读的书。

—出自《欲望的门训》推荐序—
欲望的门训
线上试读

本专栏与《校园出版社《书飨》校园杂志》合作

【延伸阅读】:
算命,天机还是预言?
得着了小组,就得着教会
染上病毒的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