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三育四集》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200秘诀唯一爱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有一次,顺路搭友人的车回家,途中,她问起我的孩子—小恒的近况。「小恒好吗?」我说:「很好哇!爱玩爱笑爱说话,活蹦乱跳的。」语毕,我陷入沉思中。

每当有人问起孩子的状况,我总是很难说清楚,在简单叙述后,心里总还有很多想说却不知该如何说的话,但是,这些话谁能完全理解?而言语,如何能百分百描摹我儿的状况?

朋友们看到小恒聪明健康的模样,听到他高分贝的声音和滔滔不绝的话语,总是说:「不用担心啦!他很好哇!放心啦!」也许因为我是母亲,母心似天空般宽广,可以包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犯的一切错误;母心却也似针插,要承载养育过程中的诸多艰难,所以,我很难「放心」。

亚斯伯格孩子的外表与一般孩子并无二致,但在平常的外貌下,内心却有一座隐藏的火山。他们的情绪容易激动,容易狂躁不安,容易紧张,想法极端,会胡思乱想夸大事情的严重性,引发许多不必要的担心。他们思考僵化,固执难以变通,面对未知会过度焦虑……。他们的聪明极不平均,可能某方面是天才,某方面像白痴;他们虽能言善道却很难沟通;他们看似活泼好动,可是动作怪异,手脚笨拙;他们对嗜好过度沉迷,学习其他事物却又时常分心。可是,另一方面,他们真诚无伪、正直不欺,充满正义感…….。面对世界,他们有时如一只刺猬,有时却如一朵好看而不沾染尘俗的青莲,自顾自地盛放着。

亚斯伯格症孩子究竟是怎样的孩子?几次试图解释,却觉得怎么说都说不清楚。他们身上有许多矛盾的组合,从某个角度看似完美的他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有许多疮孔,这些疮孔盛装他们的独特性,却也正是和这世界格格不入之处。

这几年,欣见几本专门介绍「亚斯伯格症」的书籍,这些书彷佛温暖的阳光,把布满浓云的天空给照亮了。在我费尽心思欲使人了解孩子的状况,却怎么也说不清楚时,我可以请他们阅读书籍来认识亚斯伯格症。

我有一个朋友,她老是觉得自己的孩子「怪怪的」,闲聊中,我推荐她看久周出版社在两年前出版的《亚斯伯格症》一书,之后,她才发现孩子原来是亚斯伯格症,孩子的怪异行为因此有了答案,大大减缓了亲子之间的紧张关系。

同事的哥哥有一个亚斯伯格孩子,因固执难以沟通,情绪不稳定,又屡讲不听,妈妈不胜其烦,变得暴躁易怒,动辄大声斥责打骂孩子,最近被控家暴,孩子经社会局安置他处。

如果,这位妈妈愿意静下心来阅读相关书籍,多了解孩子,多善待自己并找到方法,担子会轻省许多,对孩子的问题也会因了解而多一点包容。诚如本书作者布兰达所言:「正面回应亚斯伯格的挑战,找出孩子存在方式的『宝藏』,……想像他的困难和受苦—一天到晚过着感受被误解和为世界所困惑的生活,一定会非常令人沮丧。……孩子的粗鲁行径其实只是诚实的行为。……」

因为「心灵盲点」(见第二章)的问题,亚斯伯格孩子像是带着密码的族类,他们被困在这密码中,无法向世界解释自己。而此书带我们慢慢解开孩子的心灵密码,让这些孩子可以被这世界懂得,行为可以被理解。张爱玲说得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千万人中,只要有人懂得亚斯伯格孩子,并释放善意,表示同理,这样的「懂」,会成为他们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这样的「懂」,能消除他们的焦虑和紧张,为他们注入无限的能量。

一拿到这本书,光是书名《200个亚斯伯格症教养秘诀》,就令我暗暗佩服,心想:「200个秘诀哪!这应该是多人合力完成的大作吧!」开始阅读后,方知此书作者是一位母亲。继续读下去,我的心情从佩服渐至感动,200个秘诀的诞生,需要地久天长的陪伴与无止无尽的思索,我终于知道,这200个秘诀的源头不过就是一个字--「爱」,爱能激发无限的想像力,有爱就能找到无穷无尽的方法。因此,经布兰达女士的启发,也许我也能找到教养小恒的200个秘诀呢!

书中呈现的问题面面俱到,谈孩子的情绪、语言、社交、作息、感觉、饮食……,用说的,用作的,用玩的,用各种方式来教孩子。不好玩的事情,就让它变成好玩的游戏吧!你听过「男孩三明治」、「一毛钱座位」吗?这些游戏不仅增加亲子互动,更让孩子快乐地经验触压的感觉。最令我振奋的是,书中不管谈什么,都指向「希望」,诚如作者所言:「拥有照顾特殊儿童的机会,是一份同样美好的礼物和特权。」「在你自己小孩的这件事情上,你是专家,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你了解他,而且无人能及。」这位有智慧的妈妈布兰达带着我们往对的方向走,让我们从她的经验看到:这样走下去,就有希望!

书末还附有「秘诀锦囊」,条列呈现处理问题的方法,清楚而明确,似乎在告诉我们:「看!教导亚斯伯格孩子就是要这样清楚明白。」 作者在最后模拟亚斯伯格星球的生活,最是令我印象深刻--「星球上的所有住民长大成人之后,并没有失去一些童年最美好的特质——惊奇的感觉、不受约束的诚实,以及用一种不妥协的清明来看待道德议题的能力。」那是人类的桃花源吧!试想:一个没有战争,没有隐瞒,没有假装,完全真诚开放的世界,那不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柏拉图思想中的乌托邦吗?也许,亚斯伯格孩子是从桃花源来的,为要提醒我们这些自以为正常的人思考生命中一些重要的事吧!诸如人类该有的一些美好的,却失落了的特质。

很喜欢女诗人席慕容〈雕刀〉一诗:「反复与坚持之后,柔水终成雕刀。」这是本用满溢的母爱写成的书,布兰达女士用千百次温柔的坚持与智慧的教导,雕凿出一个美好的孩子。然而,如此的雕凿并非造出一个新的孩子,而是如同米开朗基罗雕刻大卫像一般--「大卫本来就在里面,我只是把他叫出来而已。」亚斯伯格孩子身上有诸多美好特质,也拥有他们独特的优势,如果,我们能懂得他们,能找到方法教导他们,让他们展现优势的一面,也许,有朝一日,他们的价值更胜于举世闻名的大卫像!

【延伸阅读】:
一个亚斯伯格症孩子的联络簿
教育这条路
上帝的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