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答问》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今世得百倍」是钱滚钱的基督教「致富术」吗?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图片提供/123RF

「今世得百倍,来世得永生」是有名的基督教金句,但前面这句「今世得百倍」却常被误解为基督徒的一种「投资」法则:只要为主「撇下」甚么,特别是「金钱」,就可以等着在今世坐收「百倍」的回收。

这种解释就常出现在有「成功神学」倾向,把神的「祝福」简化为财富、健康、长寿的教会里。一位大教会牧师曾说:「撇下30倍,要往60倍那里来走。阿们?!撇下了我自己存的钱、要买的那个Porsche(保时捷汽车)的钱,我撇下!我为着这个天父的计画,来尊荣我们的(前)主任牧师」、「那当我撇下,为着神的应许而撇下,上帝就赐给我超乎我所求所想的旗舰版Porsche,OK?」。

「今世得百倍」这句话确实是耶稣所说的,我们也相信耶稣所说的话「不落空」。但耶稣这话若被狭隘的理解为必然是「物质」上的百倍,没有得到百倍「受打击」不说;即使「侥幸」得到百倍,对我们的信仰也未必真的是好事。

农夫误把教会围墙上油漆剥落的「信耶稣得永生」看成「信耶稣得水牛」的笑话大家都听过。当我们把「自己的欲望」投射在单一的「金句」上时,往往也容易出现这种抽离上下文的「坏鬼释经」(概念出自已故香港神学家杨牧谷博士《坏鬼神学》,指「一些我们已习以为常、根深柢固但却可能是错误或非出于圣经的信仰与神学观」。曾思瀚博士并据此出版《坏鬼释经:纠正新约金句的常见诠释》、《坏鬼释经:旧约叙事篇》、《坏鬼释经:旧约诗歌篇》、《坏鬼比喻:马太福音篇》、《坏鬼比喻:马可福音篇》、《坏鬼比喻:路加福音篇》等多本书)。

回到经文本身,马可福音十29-30「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母、儿女、田地,没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姊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在来世必得永生』」。

我们第一个发现就是倾向把「今世得百倍」理解为必是「物质」回报的人几乎都对「并且要受逼迫」避而不谈。事实上这里的「受逼迫」原文还是复数,因此是「很多的逼迫」。如果撇下一切跟随主的「百倍」祝福是「个人」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其实是不太可能在「逼迫」之中不受损失的。

同样记载这故事的平行经文《马太福音》却把《马可福音》的「今世」、「来世」都给省略了:「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太十九29)。这也提醒读者,不要只从「世人」、「物质」的角度去理解因跟从耶稣所要「得着」的「百倍」福分。同样的,所「承受」的永生,在马太的理解里也不仅限于「来世」,而是从今世就开始实现、可以「预尝」。

《路加福音》的平行经文则是在「撇下」的「房屋、弟兄、父母、儿女」,加上「妻子」(路十八29)。《马太》与《马可》福音之所以不提「妻子」,可能是因为紧邻的上下文谈到「休妻」的问题(太十九3-9、可十2-12),若提「撇下妻子」容易引起误解。

这也让我们明白,所谓的今世得「百倍」不能以「字面」去理解,因为不但有血缘关系的母亲不可能有「百倍」,妻子有「百倍」对基督徒来说更是离谱的事。新约学者卡森(D.A.Carson)博士就说:「这个应许不能按字面解释(人不能有一百个母亲)」(参卡森博士,《马太福音》,美国麦种传道会,2013年,页816)。

细心的话应该也会注意到《马可》记载为耶稣撇下「父母」(可十29),得「百倍」时却变成了「母亲」(可十30)这一细节。这就更证实了耶稣所指「百倍」的回报主要是「属灵」上的,因为我们属灵的父亲只能有「一位」。

当耶稣的母亲和弟兄打发人去叫耶稣时,耶稣所说的:「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可三31),也说明了耶稣所说「撇下」后要在今世得到「百倍」的祝福主要是指「弥赛亚群体」里的「属灵」亲属关系。

哈佛博士鲍维均就说:今世得百倍「意思是神国中的大家庭」、「耶稣亦以神国大家庭的景象去描述末世上帝子民的建立与重组(参鲍维均博士《路加福音(卷下)》,天道出版社,2009年,页229-230)。张永信博士也强调:「在这里耶稣是指从他而出的救赎群体,即教会,将会是信徒属灵的家,信徒以弟兄姊妹相称」(参张永信博士《马可福音(下),天道出版社,2010年,页107》。

牛津威克里夫教学厅的资深研究员迈可.格林(Michael Green)博士同样说:「信徒增进了彼此的关系,并且在弟兄姊妹中间找到美好、宽容的爱和接纳;这些弟兄姊妹不但开放自己的家,接待远人,并且让他们享受到真诚的关怀」(参迈可.格林博士《圣经信息系列:马太福音》,校园,2009年,页344)。这种彼此相爱的关系,也真实的发生在我们的教会团契生活中,以至于我们可以为没有血缘关系的属灵弟兄姊妹流泪代祷、殷勤到医院探望。

因此我们可以确定,「今世得百倍」主要是指我们「跟从耶稣」、「生命被改变」后,与耶稣的门徒所建立起「主内一家」的「新亲属关系」与对财富的「新态度」。这种「打破血缘、彼此相爱」的关系就表现在耶路撒冷教会的「有无相通」上。即使因时空、环境不同,就连其他地方的使徒时代教会也不都是「同居、共财」,但圣灵感动下的「无私」、「分享」却是始终一致的。

新加坡神学院前院长孙宝玲博士就说:「马可福音的救赎论与群体密不可分,永生不是承诺有待兑现的支票或天堂护照,而是受神的国度所吸引的伦理事件」、「耶稣的讲论着重伦理憧憬,并非不着边际的梦想」、「跟从耶稣、服从福音的群体,的确突破了种族、肤色、血脉、社会阶级、语言障碍,组成大家庭,让饥饿的得到饱足、受欺压得着公义、在边缘的获接待」、「在这样的群体里,服从的是神在耶稣生命所展现的心意」(参孙宝玲博士《马可福音:福音之始》,明道社,2011年,页315-316)。

探讨至此,我们了解到「人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姊妹、父母、儿女、田地」(可十29),重点不在字面的「撇下」房、地或亲属关系,而在「以耶稣为至宝」,也就是经文开头所说的「为我」。一如保罗所说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三8),不是这些人事物没有价值,而是他们不再是基督徒生命的核心。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有任何「关系」或「事物」成为我们与主耶稣关系的「拦阻」,我们就必须舍弃、撇下。对那位向耶稣求问「永生之道」的富有少年官(可十17-22、路十八18-23)来说,他拥有的财富正是他进入神国度的拦阻。

神学家巴特(Karl Barth)就说:「耶稣清楚知道这富有人所欠缺的是甚么。他所缺乏的就是他已拥有的一切」、「耶稣给这位年轻人两个条件,即他要变卖他所有的,以致他可以为上帝而成为自由人,以及他要把变卖所得的分给穷人,以致他可以为其邻舍而成为自由人」(参侯活士教授(Stanley Hauerwas),《马太福音神学注释》,基道出版社,2013年,页234-235)。

把「今世得百倍」理解为必然是「物质报偿」的最大问题,就是很可能以「财富的祝福」取代了耶稣。这不但是信仰价值的「颠倒」,这样的基督徒其实也不可能如耶稣所说的真正在「心态」上「撇下」一切跟从他,因为「财富、健康、地位、感情」才是他们的主。

我相信神乐意赐下物质祝福给基督徒,他也确实赐福给我们。但我们乐意「撇下」许多事物跟随主,并不是为了换取他的物质祝福,而单单是因为我们对他的爱。我们也相信,在基督里就有一切的丰盛,不假外求。万一重大的考验临到,真的失去财富或我们珍视的事物(如丈夫、妻子、儿女、男女朋友),我们也祈求神保守我们不会被好讥讽的撒旦言中「当面弃掉神」(伯一11)。

旧约中最有名的两个财主「敬畏神」也不是为了换取物质祝福。《约伯记》告诉我们:约伯不是为了「好处」才敬畏神。至于约伯受试炼后得到「加倍」的祝福,也不是因为约伯「做了甚么」,而是神乐意赏赐给约伯。

同样的,亚伯拉罕和神的「关系」也不是建立在财富或祝福上,这也是为什么当神要他献上生命中最重要、最爱、他所有产业继承人的以撒时,他能通过考验的关键(参创二二章)。

把耶稣所说的「今世得百倍」狭隘理解为单指物质报偿,也太小看耶稣所要给我们的恩典。蔡恒忠执事就说:「今生,得百倍是什么样的丰富?」、「当人以物质的眼光看主的丰盛时,恩典和福气难免被自己浅近的视野所限」、「从他(彼得)的一生,我们看到:主耶稣要他得到生命的百倍,让他以自己的生命来为主捕获更多的生命」(参蔡恒忠执事〈跟从〉,《圣灵月刊》426期,2013年3月) 。

「撇下」一切跟从主的要求,就是要我们单单「信靠」耶稣。我们越信靠耶稣,就越能活出和耶稣一样无私、分享的永生(神国)生命品质:不但更能以「为主而做」的心照顾好父母、配偶、子女、弟兄姊妹;也能把耶稣给我们丰富的爱与恩典,「不自私」的分享给身边的人,在「今世」就在教会「属灵团契生活」体验到耶稣所说的「百倍」祝福。

当代知名宣教士伊莉莎白・艾略特(Elisabeth Elliot,1926-2015)才新婚两年,她的第一任丈夫吉姆・艾略特(Jim Elliot)就在厄瓜多丛林被土着奥卡族用长矛刺死。但她带着幼女重返厄瓜多,继续丈夫的宣教工作。

伊莉莎白・艾略特后来也写下这段感人的话:「我们爱甚么?如果我们的心是在人、财产、和地位上,那么这些东西的失去当然是无法弥补的。但对那些把心放在基督身上的人来说,世上没有任何事物的失去是无法弥补的。它可能会让我们震惊一下;我们可能会觉得受伤、生气、凄凉、无助。这是我们的人性。但主可以让我们有『长远的眼光』,如果我们爱他超过一切,我们将在属灵和永恒上有无尽的得着」。
对我来说,伊莉莎白・艾略特才是真正明白耶稣所说「今世得百倍」意义的人!

【延伸阅读】:
同学,要认识圣经
可以忍多久?
最纯粹伟大的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