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语心乡》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眉目传情最动人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外与内

  不少教师、教牧、父母,甚至不懂辅导或初学辅导的人,常以为透过同理心,真诚再加上尊重,耐心的劝谏和仔细的分析,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及行为。我认为人能够改变,并非单凭知道(认知)问题所在、明白与分辨是非黑白而改变,因这属理性的认知层面,所以外在有时会有行动上的改变,但在心灵的深处,可能没有移动的分毫。

  如果我们要求一个人的改变,只满意于他的行为,就认为是成功的话,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觉;而真正的改变,是在内心,非行为。

  外在行为能改变,有好些因素:因为权威的要求;赏识的回报;满足他人的期望;群众压力等等。而外在行为不能改变,也同样有好几个因素:环境的限制;心有余而力不足;恐惧;无信心;无知等等多重因素。古语说:『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意思是说孝心着重源于心;出于心重要过行为,如果单看重行为,那贫穷人家出不了孝子。而淫恶先在行为来论,若论心,则难有完全人了。这说明了外面不等于内,此二者的分岐影向了「心」与「行」之间的鸿沟。

伤与痛

  人生历程谁没伤痛?谁没有伤心往事?所以有人看电影《受难记》,会哭得如丧考妣;可能被主耶稣的伤与痛所感动(也可能是牵动了自己的濳藏了的伤与痛而不自知)。正如本片导演梅尔吉勃逊表示他是天主教徒,相信上帝;在访问中他表示他面对人生的伤痛是用「基督的受伤,来医治我自己的创伤」。

  现场血流遍地,耶稣脸容瘀肿扭曲、身体遍体鳞伤、血肉馍糊及体无完肤。藤条和皮鞭的抽打,虐打者也汗流满面。耶稣身体伏地;蝎子鞭抽打在胸背便即时皮开肉裂血淋淋。铁锤砍下的铁钉直穿手心,鲜血直喷,溅在兵丁脸上;耶稣的痛苦叫喊声,加上因痛楚而抽搐的脸面,简直虐待观众。

  恕我孤陋寡闻,我就很难明白他详尽描述耶稣被凌辱至死的记录,再加上魔鬼怪婴、蛇和鬼脸在树丛间的若隐若现;充满抽象的理念化的方式,如何应用?以致可化解属于实实在在存于人世间的伤痛遗痕?他在影片中把耶稣的受苦刻划到血腥暴力再加上恐怖,但这两个多小时血淋淋的谋杀记录,是怎样去医治他自己的创伤和别人的创伤?

「感」与「情」

  我对梅尔吉勃逊的观点很觉惊讶,伤痛的解脱不可能单去观看耶稣。看到衪的救赎历史又如何?岂不也是限于理性上的认知?如果有人把马丁路德˙金被枪杀的那一刻。用快镜慢镜,在两小时内不停重播又重播,那就等于他的一生?这会产生甚么的效果?神学家巴特(Karl Barth)说得好:「世上最重要的,不是人怎样去想上帝,而是上帝怎样来想人。」梅尔吉勃逊就是把基督放在被观赏的位置,这也是今日人的生活态度:「我」要观看神的作为,才去决定信或不信、做这或做那,这是反客为主!

  要医治创伤,不是看主耶稣的受苦,而是去看去察觉主耶稣怎样看「我」这个人和顾念「我」这个人。

  德国着名宗教学者奥托(Rudolf Otto)在注1「神圣者」(英译 The Idea of the Holy)一书中,指出宗教是指向一种「令人颤怖而又心醉的奥秘」(Mysterium tremendumet fascinosum) 或神圣者(das Heilige, Numinosum)的经验。他所研究的「神圣感体验」认为,真正的宗教情感是清醒的敬畏与颤栗(Mysteriumtremendum),而不是抽象的、释放的感受(stupor)。

今日不少人的信仰着重了情感的宣泄,缺少了反省性的思考。所以主耶稣受苦受死的画面,不应当志在令人心灵受冲击而产生情感的触动。更重要是活画在人的心灵之中深印脑海,经思维而产生理性上的觉醒,乃至反省与悔悟,从而在内心最深处感触到基督为爱「我」这个人牺牲,而产生爱的回应。是令人颤怖而又心醉的经验,对上帝产生敬畏与爱的感情。

  电影《受难记》中的主耶稣受残酷对待虽说源于圣经的记载,但用血腥的画面和煽情场面,把耶稣身躯的不断被摧残来作为卖点,美其名为「藉着这部电影能够激励大家的思想,和令不同宗教信仰的观众反省。我最终的希望是电影所给予的信息是重大的鼓励,而耶稣的牺牲能够唤醒容忍、爱和宽恕。这些都是现今世界所需要的。」可是,透过血腥暴力的呕心图像,就令人产生容忍、爱和宽恕吗?


「触」而「动」

  你可曾留意,家中饲养的宠物如猫、狗。它是如何与你沟通的?是眼睛与声音!奇妙的是,它们都会捕捉你的目光。许多时候,它们对主人的回应是寻找主人的眼睛,要从中找出意义!

接近三小时的电影,无法令我产生感动。是因为片中的耶稣,眼睛几乎完全没有对准镜头,没有眼神的交流。一方面衪已经口肿脸肿眼肿,有眼也看不到珠(真个有眼无珠),将情感与人完全隔开;这是最失败之处。可以形容这是一部令人震动至惊吓、恐惧至战兢、残暴至不忍的电影,但只像看到一个街外人被杀的过程如此而已,与我与你与任何人都可以毫无关系;至于感动力,对我来说:很弱!

全片惟一令我深受感动的,是被捉去为耶稣背十字架的西门。他从起初被兵丁抓住,眼神流露出怨愤、耻辱,悻悻然地对周遭的人叫屈;怨自己的倒霉。及至在目睹耶稣遍体鳞伤甚至体无完肤,已经倒地不起了,兵丁还要继续拳打脚踢。本来忍气吞声的他再也忍无可忍了,不顾后果地喝令兵丁停手。最后他背着十字架掺扶着耶稣跄跄踉踉地走向髑髅地,沿途非常体贴地倾力护持。在山头,兵丁一手推开西门一手扯过耶稣。将要离开的西门,虎目含愁热泪盈眶,那份从内而外的依依不舍、不忍远离之情,完全在泪眼中流露,见者动容。

他的心灵反应,从他的眼睛表露无遗!从起初的愤怨不平至怜悯同情;至打抱不平;至细意掺扶;至感同身受;最后的临别依依,情感一层一层的加深,深到化不开之情,都在他的眼眸里找到!

西门亲眼目睹耶稣受难的苦况,由冷漠的置身事外,慢慢在同在的受苦过程中,开始同情耶稣的无辜;渐渐对衪受的皮肉之苦感同身受,越走越深刻地感觉他心灵的伤痛。我相信他心中一定曾苦思:究竟他为何要如此受苦?

  他的反应是说明了他的认信:这真是上帝的儿子。他没有用言语去表达;但他泪盈于睫的眼睛告诉了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是他的「心」被改变了!
   「感」而「动」

  无论教育、宗教、不同的学术研究与培训,其实目的都只是一个:叫人改变!从本来的情况作出调节,以致比当下更好。但有没有改变或是否比前更好?评估也只能根据外在的行为。当然,我们不排除有诸内而形于外;但我觉得在令人改变各个层面因素中,言语的效力是最弱的;最重要是从心灵中的感动,而这种感动可以来自言语或行动,惟一的分别是因心中的有情,言语才有影向力。像西门,耶稣没对他说过甚么,他也没对耶稣说过甚么,两者之间的情,就在彼此的眼神中互相感应互相触动,对西门产生了从心底发生潜藏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力量。

  眼睛-被喻为灵魂之窗的奥妙竟然是为传情达意。西门的眉目会传情,你呢?试试在你至亲至爱的人中,能否从他�她眉目之中,找出情意?他�她又能否从你眉目之中看到你的情与意?   

注1论神圣 (Das Heilige, 1917)
OTTO Rudolf, The Idea of the Holy(英译) : An Inquiry into Non-Rational Factor in the Idea of the Divine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Rational (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Ch.3-6.

about 【戏语心乡】专栏主要写手:张吴国仪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