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伤痛的突破――当孩子走迷路时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现代教育家一再强调「环境对子女的深切影响力」。然而,社会中也不乏「歹竹出好笋」的人物,像北美受人尊敬的儿童脑神经外科医生班・卡尔森博士(Dr. Ben Carson)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是在黑人贫寒区长大的孩子,血腥暴力是司空见惯的事,自小父母离异,由只有小学三年级学历的母亲抚养长大。他曾自述五年级的自己,功课总是垫班底,是同学奚落及老师漠视的对象。如今,他获得无数的奖章与名誉博士学位1,超越种族的局限,是人人敬重的基督徒。他把自己的成就与改变完全归功于神2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有些良好环境长大的孩子为什么会走歪路?我的一些朋友竭尽全力给予自己的孩子最好的成长环境,在品德、知识、待人接物各方面提供最好的教导。但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堕落,苦口婆心的劝说只成为孩子的耳边风,有的孩子甚至离家出走。他人难以完全明白他们的伤痛。当他们向朋友陈述烦恼时,往往最怕的是碰到听的一方热心提供教子妙方。这些好意多半雪上加霜,让他们痛上加痛。在这世上当然没有完全的父母,每位有自省能力的父母总能说出自己在教养儿女的疏忽之处。但是他们的不完全难道真是造成儿女离经叛道的原因吗?那么这又如何解释他们其他儿女的优秀?他们该怎么做才能走出这场恶梦?

对于朋友的困境,我往往张口结舌,除了表达愿意代祷之外,似乎挤不出劝慰之言,心里也不清楚对方需要什么样的代祷。我自己也有不少疑惑,想不通为什么严父之下,会出孝子与败家子?为什么慈母手中会养出优秀青年和浪荡子?这个问题一直令我百思莫解,直到读到米勒博士和他女儿巴芭拉的故事《回来吧!巴芭拉!》3,心中疑惑才解明。据我所知,这本书为不少面对相同处境的父母们燃起希望,指明前路。在这本书中,他们父女分别由自己的角度来阐述自己的挣扎与心境。米勒牧师坦诚地剖析自己,指出自己面对问题的挣扎,并且分享怎样学习有力为整件事祷告。巴芭拉也诚挚地吐露自己的盲点及恐惧,并且怎样突破自己生命真正问题的过程。

遇刺到承认刺的存在

米勒博士本身不但是牧师,也是神学院的教授。他与妻子深信五名子女都是神所赐予的礼物,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在抚养儿女的过程中,他们格外用心教育每个孩子,竭力成为儿女的知心好友。然而,在这么充满爱与有浓厚信仰的家庭环境中,却出现了一匹黑马。

巴芭拉十六岁加入教会,是众所周知的好基督徒。她个人也带领一些人信主,其中包括她的同学,也是后来成为她的嫂子吉儿信主。所以,在巴芭拉宣布自己不是基督徒,也不想做基督徒的那个早晨,米勒师母感觉好像天要塌下来,根本招架不住,愤怒和惧怕填胸,根本没法子敞开自己聆听巴芭拉的心声,心里只有背叛与羞辱感。虽然巴芭拉坦白挑明自己根本不是基督徒,也不愿接受基督教的道德观,但是米勒夫妇心里仍旧当她是基督徒,总想孩子过去不可能是作假的,应是一时失态。

然而,事情并没有好转。事实上,巴芭拉的行径每况愈下。米勒博士花不少时间,一再回想,整理思绪。终于能够坦然面对那令人提心吊胆的问题:「多年来,我到底为什么会让巴芭拉蒙蔽真相?」他的结论是:家庭的骄傲使自己瞎了眼,以致没有认清巴芭拉的真实面目。在巴芭拉成长过程中,就不只一次逮到她撒谎。有一次,甚至在软硬兼施之下,这孩子就是死不认错。这件事显明巴芭拉的内在生命有问题,但是米勒夫妇忽视这个警钟,没有即时面对事实,采取行动。因为巴芭拉一般都能按家规行事,所以父母就让她轻松过关,并没有进一步与她讨论这样行为的背后动机和价值观。

除此之外,米勒牧师还领悟到自己过于信赖家庭及私立教会学校培育孩子基督教信仰的功能,相形之下忽略了信心的重要性。然而,有谁能够藉着基督教的环境进入恩典的大门呢?又有谁能够藉着道德上的自我追求接近上帝呢?米勒牧师的领悟对基督徒父母是很好的提醒。柯艾芙(Evelyn Christenson)在《为亲人祷告的秘诀》4一书中,一语道破问题所在。她指出许多在教会长大的年轻人并没有真正重生得救,他们拥有头脑的认知,却从未真正看到自己罪恶的光景,并且为罪痛悔。

发现自己的教养错误是个转戾点,因为米勒博士得以谦卑来到神的面前求饶恕。因着神的帮助,他得以从罪的重担之下得解脱,并且也能更接受巴芭拉的生命真实情况,真诚的面对事实。认清事实真相是一件极其痛苦且恐怖的事,米勒博士分享:「败在孩子手中使我们体会到赤身和失败的羞辱」。在这段挣扎中,他体会到「表面的循规蹈矩所塑造的和谐家庭生活,其实算不了什么……如果父母不求认识孩子的真我,不追究他内在动机,就会在无意中给孩子戴上假面具。孩子的内心若是没有得到触摸,就会变得刚硬、郁闷,甚至易怒」。

拔刺

人身上负刺的第一个反应,总是竭尽全力地拔刺。米勒夫妇也不例外,他们整个暑假竭力要把孩子的心带回来,甚至还走访她的一位朋友指出对方的享乐主义的害处。但是一切的努力只让巴芭拉心生更多的怨恨和自怜。甚至在上大学的第一天,巴芭拉的行为表明她以父母为耻,也以父母的信仰为耻。米勒博士承认自己心里既生气又羞愧,心中呐喊着:「你这忘恩负义的人哪!你不想与我们有任何的关连,我又何必与你有相干呢?」虽然整个人似乎陷入情绪的波涛中,米勒博士仍旧不断琢磨神要自己学什么功课。他开始自省,是爱真正的巴芭拉?还是爱想像中的巴芭拉?他逐渐醒悟,了解自己必须爱真正的巴芭拉,就像神爱人的原本面目一样。

为了实践无条件的爱,他们做了三个决定:(一)接受巴芭拉的新自我定位,她是个非基督徒,就以非基督徒待她。否则,会拦阻她对基督再次发生兴趣。(二)为教养不当之处向她道歉。巴芭拉曾表示自己成长过程有五位父母――米勒夫妇及三位兄姐。他们五位都为自己的唠叨及过分保护的态度向她道歉。(三)不再尝试规范及控制巴芭拉的行为,格外小心不批评她的朋友。米勒博士指出要做到第三个决定尤其困难,特别需要神的恩典,没有祷告是办不到的。

拥抱刺

放手是「不得不」的选择。对某些父母来说,这就好像判决死刑一样。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些人憎恶自己的孩子,甚至切断父子关系;而有些父母则是完全被恐惧所胜,认为所有可怕的事情都会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米勒博士分享:「对基督徒而言,隐藏在这种死亡的背后是复活。」

从决定到实践无条件的爱,有一段很长的距离。自身的祷告及朋友的代祷是他们的实践动力。他们所面对的下个打击是巴芭拉执意与男友汤姆同居,对父母的劝告置之不理。对米勒夫妇而言,虽然在这段时间心灵极其伤痛,但是众人的代祷已渐渐发挥功效。米勒夫妇发觉自己对巴芭拉的态度愈来愈成熟,而不再是满身是刺,一触即发的父母,并且开始把她当做一位需要帮助的非基督徒,而非一个得罪自己的女儿。米勒博士自承,若非众人的代祷支持,是很难落实这一点的。

米勒博士分享,当父母遇见子女叛逆的问题,往往犯了操之过急的毛病。父母们往往不愿意花时间祷告等候,寻求神赐下智慧与儿女沟通,反而是阅读许多书籍,寻求辅助,不断地谈论「自己的问题」,急欲尽速找回浪子,解除自身的痛苦,不顾一切寻找「万灵丹」。米勒博士强调,这样子做根本留给圣灵极小的空间动工。不但如此,这时的我们也是远离上帝的,自己的景况与子女相差不远。圣灵要我们胜过无止息的自以为是和仓促行动,安息在神的怀中,更深认识神,祷告等候神赐下智慧,触摸到自己生命中像巴芭拉一样的黑暗面。若不是神赐下祷告的恩典及众人的代祷,根本不会产生如此的洞见。

放手

等候的功课并不容易,尤其眼见巴芭拉每况愈下时,更是困难。眼看巴芭拉轻率成婚,放弃学业,又儿戏婚姻离婚,媳妇吉儿的劝告帮助他们落实「放手」的决定。吉儿指出他们对巴芭拉的爱太强烈,以致目标太大,已经拦阻她看见基督的视线。只要巴芭拉感受到他们所给予的情感压力,圣灵就没办法把基督显给她看,「退一步,完全放手」才是上策。米勒牧师因而察觉自己拦阻巴芭拉认清自己的错误而转向神的机会,他进一步领悟到:事实上,自己过去一直尝试扮演巴芭拉生命中圣灵的角色。这份落实帮助米勒牧师日后面对巴芭拉与毒犯同居时,能以合宜的态度对待巴芭拉和那位毒犯,并且顺从圣灵的引领祷告,完全放手,让圣灵做工,让巴芭拉自动离开那位毒犯。

归家后的巴芭拉回到学校,她的成绩优异,但是她的心并未归家。她还是常与一些新认识的男朋友上床。最后,在米勒牧师的要求之下搬出去。然而,这件事并没有伤害他们的亲子关系,因为米勒牧师一家在持守「家中不容许罪恶」原则的前提之下,仍对巴芭拉流露出基督无条件的大爱。但是后来,巴芭拉又与在酒吧上班的安吉洛同居。

在这段时间,米勒牧师坚守「在真理及爱心的根基上建立友谊」原则,按着神的方法行事,学习努力改变自己对迷途孩子的消极态度与偏见,接受过去,承认自己的伤痛。米勒牧师强调父母必须先与天父培养亲密的关系,才能学习且活出真正的饶恕、祝福及无条件的爱。

归家

在巴芭拉和安吉洛归主的前一段时间,米勒牧师倚靠圣灵分辨什么是个人的偏见,什么是要紧的原则,这份分辨是打胜最后一仗的关键。他在合适的时机凭爱心说诚实话,并且在合适的时机坚持原则。米勒牧师在整本书中细心地分享出自己生命的改变及圣灵的工作;而巴芭拉也坦诚表明自己的堕落及怎样突破自小怪罪他人的问题。其中有不少见解值得每位父母深思。故事是以喜剧收场的,现在的巴芭拉完成硕士学位,是四个孩子的母亲,与丈夫安吉洛一起在教会开拓青年事工。

家有浪子的父母,他们的辛酸各自不同。米勒牧师父女的见证不仅提供许多深入洞见,也指出共有的出路。当孩子走迷路时,他自己必须负起错误选择的责任;然而,做父母也要找到自己生命的盲点,学习交托给神、学习去爱、永不放弃。然而,米勒牧师所学习到的功课也适用于每位父母。我学习到身为父母,自己必须与基督建立亲密的关系,并且在他无条件的大爱中,认识真我、学习饶恕、祝福、真爱,学习放手,让圣灵做工在孩子的身上,以便他能切实认识基督。放手并非意味着放弃孩子,而是放弃自己对孩子的控制,放弃把自己的梦想与期许加诸在孩子身上,接纳孩子的真我,以祷告和爱,顺从圣灵的引领教育孩子。

注:
1. http://www.cnn.com/SPECIALS/2002/black.history/stories/02.carson/
2. http://www.drbencarson.com/history.html
3. C. John Miller & Barbara Miller Juliani, Come Back, Barbara!, (《回来吧,巴芭拉!》中文版由基督教改革宗翻译社出版)
4. Evelyn Christenson, What Happens When We Pray for our Families,(《为亲人祷告的秘诀》中文版由学园出版)

about 细拉

【延伸阅读】:
耶稣真貌●看待信仰的态度
在森林里
隐士与妓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