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社会的对话》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反省诚可贵、包容价更高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刚开始接触社会学理论的时候,每当阅读到一些看似能对社会现象进行严厉、深刻批判的论述或说词时,便会很羡慕提出这些论点的人,因为他们彷佛能够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问题关键点。

因着对自我批判能力提升的期许,只要听到比较传统、保守或没有创意的言论或行为,我就会很自然地想要将他们好好「批判一番」;因为只要我能对他人的言行举止提出更高层、更深刻的反省时,就会觉得自己比别人更加优越。

或许是人类天生自傲与希望与众不同的本性吧,这种希望藉由批评他人来提升自己价值感的冲动很容易食髓知味,特别是当被批评或指正的人对我们的评论哑口无言的时候,这种踩在他人头上的成就感越是强烈。

但是随着自己年岁的逐渐增长,对生命中什么东西才是我们值得追求的看法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当经历了一阵子自以为「出风头」的日子,并且收到身旁亲朋好友的回馈后,我开始怀疑起是不是坚持真理与批判保守才是我们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以前每当我遇到一些言行举止不符合我喜好的道德或信仰标准的人,我就会有一股冲动想要指正他们;若非如此,也会打从心里告诉自己:这样的人不太可能成为我的朋友,不必花费太多心力去认识他们;或是心里暗自讨厌起这样的人。

然而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抱持这种心态生活的结果,让我觉得身旁的人都很糟糕;跟他们相处在一起的时候,如果没有坦诚地指出他们的缺点,我就会觉得自己在委屈自己,甚至如坐针毡地想要逃离这种互动关系。相对而言,一些朋友也会觉得我自恃甚高,或是以太过严苛的道德标准在评断他们。结果不但没有帮助任何人改变任何习惯或价值观,反倒使得彼此关系更加紧张。

也就是这时候,我开始询问一些比较要好的朋友,他们是否也有跟我相类似的无力感?有一个朋友的答案点醒了我,他说:他身旁多数的朋友确实有不少坏习惯,甚至有些时候这些朋友的言行举止也会让他很不舒服。但是,每当他想到自己其实也有不少坏毛病,但上帝依然如此宽容他、给他慢慢改正的机会,并且赐给他相当丰富的生命,他就觉得自己似乎也该这样对待身旁的人。

他认为,上帝虽然给了他这么多机会一点一滴地改正错误,同时也让他有如此长的时间慢慢认识他,但这丝毫不减损他作为真、善、美本体的事实。上帝之所以愿意这样待他,不是他不明是非,而是基于「爱」的缘故,他愿意「宽容」我们,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改过自新。

我听了这段话真的满心感动,确实,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有缺点的人。一个能够看清问题症结或指出错误的人,固然比完全没有反省力的人更有某些智慧;但是一个明知到对方有着某些缺点,还愿意以宽容的心善待他们,耐心等待他们修正缺点的人,才更值得我们学习效法。

经历了这段时间,我突然体会到:「包容」比「指责」更困难、更可贵、更重要;也因此,对于《圣经》「哥林多前书」里提到「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我也才有了真正的了解与体会。

◎ about 徐敏雄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