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思想的芦苇》

| | 成为粉丝 | | 转寄

当你要给别人建议之前

文章索引 |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曾经看过许多义工只要一听到受助者说出他的困境,直觉的反应就是想要 以自己的经验或知识去给予受助者建议,甚至会以指导的口气告诉对方,「你 就是……问题,只要……,你就可以……」。或有看到团契的辅导和契友在分 享一些生难处时,会全然站在「灵性不成熟」的话来回应那些处在患难中的基 督徒。每当看到、听到甚至亲自经历到这种场面的时候,我直觉的反应就是: 那些受助者或处于困境中的弟兄姊妹感受如何?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经从「受助 者」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究竟需要我们什么样的帮助?他们究竟喜欢我们以怎 样的方式来帮助他们?

  先从社工或义工来看,无论哪一种助人工作,很重要的一项伦理就是「案 主中心」,也就是:站在案主的角度立场、用他的思维逻辑、去察看他当前的 困难或处境,并协助他看到问题产生的可能内在与外在因素,以及任何可以帮 助案主改变的内外在资源为何,至于诸多可能的解决方案中案主要选择哪一条 路,决定权应该交给案主。但是许多时候,义工们有一颗火热的爱心,但同时 也用他们的立场在看待受助者的困难。当助人者以他的价值预设来看待受助的 问题,或体验他们的感受时,经常无法感受到案主的难处究竟在那里,因为案 主之所以会产生那样的困境和难处,常常是出于他所拥有的价值观或其特殊的 社会处境。

  在价值观的部份,如果我们说案主因为戴上 3D 的眼镜生活,所以会发现 或感受到 3D 场域里的困难,那么当一个义工或助人者以一般的 2D 眼镜便无 法看出并深切地感受到案主的问题和感受,因为 2D 的眼镜根本看不到许多 3D 眼镜中的世界。在特殊生活脉络的部份,由于每一个人所处的阶级、城乡、族 群、文化和家庭等社会背景不同,一个中上阶级家庭出生的社工员或义工,常 常很难体会到一个贫困家庭孩子在面对班上同学与自己生活方式差异时的感受 。每个人都有属于他们的一段故事,围绕在他身旁的人、事、物,都不可能与 其他人相同,套一句德国社会学家 M. Weber 的话来说,每个人的生命经历都 是一种「历史社会情境中的巧遇」。

  所以,当一个人遭遇到生活中的难处时,一定是从他的价值观和社会处境 来看,这个问题才会成为问题,这时候倘若我们企图从旁人的眼光或预设来理 解他,那么不仅可能无法清楚掌握受助者的感受和问题核心,更可能让受助者 感因不被了解而放弃诉说他的难处;助人者有意或无意所强加的强势价值观不 但会让受助者出现更加沮丧、无力感的现象,甚至当他们发现到责骂他、与他 对立的人已经多到一个数量,他在生活中已经不再在乎名誉或他人的看法,而 在衡量违法所可能获得的好处扣除违法可能招致惩罚后,所得到的结果又多于 守法的利益时,他们会选择以各种极端的手段发泄他们的不满与情绪。

  其实,在许多受助者中我最常看到的不是愚昧者,而是那些很清楚自己该 怎样走,但却缺乏毅力去行的人,虽然确实也有不少人需要助人者帮忙厘清问 题。对他们来说,面对一些生命中无法可改变的事实时,他们早已相当理性、 清楚地厘清自己所有可能的选择,以及走其中任何一条路的利弊得失。这时候 ,助人者一切的建议、或那些企图帮助受助者看清「问题事实」的动作,都只 会让受助者觉得厌烦,因为许多时候助人者介入受着者问题的主观价值观,并 不能看到受助者问题的核心关键。

  以上所谈的「助人者 ― 受助者」之间的关系同样适用于「团契辅导 ― 契友」或「契友 ― 契友」之间,因为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了解,其实 就是人类所使用的语言结构和理性逻辑相同所致。我如何知道河里的鱼很快乐 地在游泳?因为我假设如果这时候我自己在河里游泳,我一定感觉到悠游自在 ;但是问题是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鱼相同吗?如果今天我看到一个人满脸笑容 地在河里游泳,或许我比较有理由说:我觉得他很自在快乐,因为人类所使用 的思考方式基本上是符合「理性」(reason),藉由人与人之间这个理性的「 眼镜」,我们便可以看到他人眼中所看到的东西,并从一些人类基本的本性中 ,体会到他们的可能感受。

  但我们别忘了,人类用以作为理性衡量事情利弊得失的目标很多,它可以 是「金钱」、「信仰」、「爱情」等等,当我们希望了解他人的感受时,很重 要的就是掌握他们究竟在意什么?他们的终极目标究竟在追求什么?做为一个 助人者,重要的是从他们的逻辑去厘清、体会他们的问题所在,即便自己并不 赞同受助者的价值目标。助人者可以透过对话、讨论、分享的方式,提出另类 的思考方式,或其他可以作为生命终极目标的可能选择让受助者选择,而没有 论断或强迫受助者接受某种价值信念或生活方式的权力,只要受助者的言行举 止没有妨碍到其他人,不违反法律的基本规定。

  因此,无论是作为一个义工、社工员、辅导还是一般的契友,当我们听到 身旁有人遭遇困难,需要关怀时,请大家在开口安慰或给予回应前先弄清楚: 他的问题、难处和感受究竟是什么?一味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所提出的建议、 安慰或责备,是否能让受助者得到重新出发的动力?当我们想要说出「我为你 祷告」的时候,这份祷告是否出于对受助者的感受和困难点有较清楚地了解, 并愿意附上代价陪伴受助者一同走过困难的路程?还是只是睡前的三两句祝福 的话语?凡事祷告、凡事仰望、凡事感谢固然是一个基督徒该有的生活态度与方式 ,但是除了「个人 ― 上帝」的关系外,是否有也该有属于「信徒 ― 信徒」 较为真实、合宜,而且是可以实际去付出的安慰与支持呢?如果是的话,这份 信仰生活和助人工作该怎么做、做些什么,相信是每一个信徒和助人工作者所 必须思考且不可逃避的功课。

【延伸阅读】: